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多,并在不同程度上给所在地区地质带来了损害,影响到了周围环境,这也是很多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的一项重要原因。对此,为了尽可能避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的深入探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
引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不仅在日益增强,而且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提升。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是涉及的范围广泛、灾害的类型复杂、灾害的危害程度大。所以,相应的单位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探讨,积极的提出一些建议。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征
岩土工程包含了地质土层的开挖和加固,而地质灾害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岩土施工区域所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两者项目关联,相互影响。从实践过程来看,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隐蔽性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特征。工程建设中,岩土项目施工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在土层开挖和加固过程中,原有的地质基础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这就使得土层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密性受到影响,容易造成工程潜在危害。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建设人员若不能及时的发现这种变化,就容易造成后期地质灾害,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2)突发性。与其它工程危险因素相比,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具体而言,若地质条件存在一定潜在威胁,其会随着人为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扩大,并且当基础地质无法承受这种影响时,就会直接迸发,从而给岩土工程的建设造成较大影响,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社会性。社会性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附带属性。社会实践中,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社会各界会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救灾工作开展,从而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从实践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具有社会公众参与的特征,由此可导致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2在岩土工程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2.1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善环境
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无法承受施工给环境带来的一系列破坏是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重视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这类生物性措施的有效落实来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各类自然灾害的产生。对此,各个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防治措施。如,大面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等,也只有将这些预防措施落实好,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因为岩土工程带来的各类自然灾害。
2.2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想要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有效预防,降低其损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要求施工方对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其进行防治,以此来降低灾害的威胁性。通常来说,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集中在了护坡、支护和排水上,所以施工方在采取防治措施时,需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手段。另外,之前施工方还需要做好严谨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对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从而决定防治措施。
2.3崩塌防治手段
由于崩塌地质灾害是不同缝隙面或结构面组合而引发岩体脱落现象,在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期间,需从加固岩体结构等方面入手,防治岩体滑落,降低裂缝区的扩展,保障施工场地岩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而言,细致开展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看场工作,分析施工现场所存在危险岩石区、卸荷裂缝区等。及时清除危险岩石结构,在岩石结构表面增设挂网喷射锚固,更好缓解岩石结构卸荷缝隙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危险岩石结构加固设计的过程中,需整合边坡的岩体结构、卸荷系数等因素,划分重点加固区域,切实提升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的方法是绿化,因为绿化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从而能够为岩石工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自然的生态平衡。要想减少投资的成本,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和种草护坡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运用不仅非常合理,而且还能够长期的发挥出防治效果。在制定防治措施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常对岩土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还要经常探讨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从而充分的了解地面塌陷灾害的区域、泥石流的区域地质的特点,根据地质特点来种植符合该地区的植被,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的损失。
2.5重视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其实,很多自然灾害在真正发生之前都会展现出较为显著的前兆,如,滑坡在发生之前,地面会呈现出很多大面积位移、裂缝等现象。基于对这些前兆的时刻观察与准确把握,可以制定出更科学有效且适合的预警措施,进而将地质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同时,还要重视、完善现代灾害监测技术的科学引用。如,可以加强如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系统的科学整合,基于全球定位系统来充分、准确的定位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层,并对其各个阶段的移动情况作出时刻观察。基于此,再引用遥感系统来对其地形、气候等方面做出充分调查,通过有机整合两者数据,可以更精确的统计出某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更科学、完善且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6实现滑坡现象控制
滑坡地质灾害对于岩土工程具有深刻影响。病害防治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规范:其一,注重山体斜坡岩土力学的强度的有效提升。具体而言,岩土工程建设人员可在进行削坡度减载重量与边坡加固方式的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坡体承载能力的提升,降低山体滑动现象。其二,实现易滑坡区域地下水的防治。即在实际水文和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地下水的排除,避免地下水对山体结构的影响。实践中,垂直孔排水、水平钻孔疏干等都是地下水排除的有效方式。其三,注重截水沟的规范修建,避免地表水流流入滑坡范围,造成地质灾害。
2.7编制防治工程方案
在编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期间,应实现开展防治工程设计工作,分析地质灾害成因、制定地质灾害防治目。依照地质灾害类别,选择专项防治手段,如建设排水工程、支挡工程、加固工程等。注重特殊天气下施工工序的避让,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方式,在工程成本合理的前提下增大森林面积、种草护坡,切实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通过从根本上改变自然条件等方式,控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治来讲,其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往往都要经过较为漫长的一个过程,且要承担的任务量也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成果。对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各类新颖、先进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对施工工艺的不断完善来促进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尽可能避免各种损害、经济损失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瑜.刍议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风,2018(30):121.
[2]郭华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41(02):51-52.
[3]阙东明.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93-94.
[4]宋睿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 43(22):68-70.
[5]雷林.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 (15):134-135.
论文作者:杜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成因论文; 地质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岩土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