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建筑修复中的若干问题论文_麻田

论古建筑修复中的若干问题论文_麻田

浙江通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6

摘要:当前人们一直投身于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因而忽略了对古建筑的关注,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受损,部分古建筑受损程度相当严重。为了使古建筑得以完整地保存,一定要对古建筑受损的部分进行合理修复。同时,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避免古建筑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做好古建筑修复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还可以传承古建筑文化。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技术问题

引言

古建筑属于珍贵文物,对其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严格遵守古建筑的修复原则,端正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从长远考虑,保护历史留下来的这些瑰宝。本文旨在对古建筑修复中的一些问题予以研究讨论。

1古建筑的价值

1.1承载历史文化

古建筑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古代文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国内很多建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如北京的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等。它们无论是在整体结构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值得后人详细钻研。近些年来,有一些区域出现了仿古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在外观上和古建筑别无二致,但是具体的制造工艺、材料、做工等方面与古建筑千差万别。由于仿古建筑缺少历史背景与古代建筑工艺,所以并不具备历史研究价值。

1.2促进旅游业发展

古建筑不仅可以促进所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丰富该地区的文化。古建筑作为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在旅游业中十分受欢迎。特别是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山西的平遥古城,洛阳的白马寺等,历年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在传递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近几年来,很多城市都将古建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积极促进旅游业与古建筑的有效融合,进而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增长。

1.3为现代建筑提供灵感

古建筑不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灵感。我国的一些古建筑无论是在整体造型方面,还是在结构布局方面都别具特色。这其中既包含了古人的智慧,也包含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尚。这些古建筑对于当今的建筑设计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古建筑中寻找一定的设计灵感,然后将其与现代化建筑进行融合,不仅能扩大古建筑的影响力,也让现代化建筑更加富有传统特色。

2端正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

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展开适当的具体分析,我国的文物古建筑施工工艺和原材料都与西方的古建筑有着鲜明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特定的损坏问题制定特定的修复方案。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西方古建筑一大部分为石构建筑,而我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刚一柔的风格非常鲜明,因此在做修复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建筑的本真特征,同时尽可能的保证古建筑可以承受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修复工作,真正做到为后代留下历史遗产这一沉甸甸的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能让古建筑延年益寿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正确的,都应当坚持;凡是影响甚至破坏古建筑寿命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错误的,都应当纠正。在如何保护修复中国古建筑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古建筑维修的正确指导思想,寻求妥善的修复方法,这是唯一正确的路线。

3解决好材料和技术问题是修复的关键

修复古建筑要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文物修复原则、搞好文物古建筑修复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当前的文物古建筑修复中,材料和技术都存在问题。现在,古建修复的最大难题是木料缺乏,尤其干木料缺乏,大材积的干木料更缺乏。我国本身森林资源短缺,建筑市场木材需求量又很大,供不应求,只能现采现用,木材含水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建修复受工期和资金所限,又不能事先买进木材等待自然干燥。湿木材用于古建修复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极易糟朽,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其次是砖瓦。砖瓦是人工生产的建筑材料,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非常严格、讲究,现在的砖瓦厂,即使了解这一系列传统工艺,也没有一个厂会按这套工艺去做。因为那样会使成本提高,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厂子倒闭。所以现在生产的砖瓦,质量都大不如前。再次从技术上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继承和传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建文物修复质量的提高,当前我们的古建修复队伍素质不高,水平低等问题。材料、技术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自身原因,必须寻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古建筑修复与改建的实践方案

4.1古建筑修复实践方案

第一,综合设施。首先,要做好供配电系统的修复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实际特点,合理搭建电路,目的在于确保电线之间可以维持整齐连接的状态。对于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我们需要严格地落实与贯彻线路的绝缘保护工作,对于老化问题严重或者开裂问题明显的线路,必须予以及时更换。其次,做好给排水系统的修复工作。古建筑内的各个用水点必须配备好对应的水网管口,满足供排水需求。最后,做好消防系统的修复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建筑消防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消防系统的修复方面,做好单独设置供水点,建立健全微型消防站。结合古建筑的特点,在不改变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在建筑物四周隐蔽部位设置消防栓,在走廊、拐角等处放置灭火器材。

第二,主体工程。首先,应以古建筑原有的基础工程为修复主体,对基础工程存在隐患问题或者损害问题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加固,并予以适当修补。在修复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取与原有结构相似的材料进行修补,确保整体的观赏效果。其次,主体结构不同部位所采用的修复措施要有所区别。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修复,确保新木材与原有结构的协调性。最后,对于损坏相当严重的古建筑结构,可以予以拆除,并按照传统工艺重新砌筑。

4.2古建筑改建工程实践方案

首先,要因地制宜、呈现古建筑主体的文化内涵。所谓因地制宜主要是指在古建筑改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当地的气候、文化与资源等作为改建的参考。所运用的装饰材料应该与古建筑本身年代、特点、文化相符,如伏羲庙的改建工作应以伏羲庙本身的特点为主,进行合理的改建。

第二,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古建筑的修复与改建并不是单一化的工作内容,它的建设水平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实际实行改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改建工作可以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实施。除此之外,在这一原则指导的基础下,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确保古建筑自身的文化价值得以有效传承。

结束语

随着当前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当前国家对古建筑的日益重视,用于古建筑修复的费用也在逐渐增多,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古建筑修复期间,要结合具体实际,采取合理的修复措施,同时遵循相应的修复原则,避免对古建筑造成二次破坏,最终确保古建筑能长久保存下去。

参考文献

[1]王首伟.古建筑保护中的伦理考量[D].中原工学院,2017.

[2]龙思涛.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探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5):16.

[3]张鼎.中国古建筑石牌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修复加固研究[D].西华大学,2016.

[4]徐琪歆.布兰迪修复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5]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04):196.

[6]林道友.论古建筑修复中的若干问题[J].浙江建筑,2006(07):5-6.

论文作者:麻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论古建筑修复中的若干问题论文_麻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