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研究——基于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耦合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源论文,三大论文,经济区论文,产业结构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源头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不断带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经济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转移,在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方面存在各自的问题,而人力资源是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宝贵的要素,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对结构的优化起着关键作用。产业从业人员在三大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会改善区域就业结构,进而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同时,人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能加快人力资源一体化的进程,进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在区域间流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区域人力资源流动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观点来解释人力资源流动问题。威廉·配第[1](1676)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指出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异,会促使社会劳动者从低收入部门流向高收入部门。希克斯[2](1932)指出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差异,特别是工资差异是劳动力迁移的首要原因。勒温[3](1936)提出场论,一个人贡献的大小是由个人条件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如果一个人无法发挥作用,那他就流动到能发挥作用的环境中去。M·P·托达罗[4](1969)提出预期收入理论,认为由乡村到城镇人口流动决定于流动者在城镇中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的差异越大,人口流动的动力就愈强。Bouvie[5](1977)认为地区人才承载力差距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中松义郎[6](1985)认为,若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就可能进行人才流动,流动到与自己目标一致的单位去。Martin[7](1979)、Margaret A[8](1997)、Buehan[9](1998)、Jean Marie Hiltrop[10](1999)对影响人员流动的因素如晋升机会、报酬、工作预期、企业文化等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区域人力资源流动问题。谭清美[11](2000)认为效用最大化是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只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孙冰、安子鹏[12](2006)指出决定人才流动的主导因素是收入,但就业机会、预期收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洪传春,张雅静[13](2008)认为人力资源地区间配置的主要动力来源是经济上的因素。沈国琪,陈万明[14](2009)认为教育因素是区域人才资源流动最根本的成因。卫聚金等[15](2010)指出我国人才跨区域流动频繁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人才承载力不够,即人才没有足够的用武之地。陶晓波[16](2010)认为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调控区域间人力资源的流动。
综上所述,现有成果主要侧重对由人和企业引起人力资源流动的研究,对由区域间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发的人力资源流动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从区域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耦合的视角,对三大经济区产业从业人员跨区域流动的动因进行探讨。
二、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三大经济区处于我国不同地带,有着不同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在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各区域在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的同时,也存在各自的问题。
从产业结构格局看,长三角经济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其他地市呈现“二、三、一”格局。总体仍然是“二、三、一”的格局,但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潜力和趋势非常明显,见表1。从产业布局来看,上海正着力打造以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江苏以工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由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浙江的工业、金融业和其他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同时,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是长三角的奋斗目标,因此,从长远看,技术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是长三角的用工需求。
近年来,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为珠三角各市腾出空间,珠三角正逐步改变长期以来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和外向型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由制造转为创造,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第三产业增速猛烈,产业总体格局趋向于“三、二、一”,见表2。从产业布局来看,珠三角东岸将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带、西岸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沿海将形成生态环保型重化产业带的产业布局。比如珠三角西岸的中山、佛山、珠海和江门目前的产业基础主要是制造业,要推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珠三角的产业发展趋势表明,该地区对高新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需求很大。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包括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产业带。京津冀是偏重于重工业的产业带,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辽东半岛属于重型工业产业带,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山东半岛属于轻型工业产业带,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17]。从产业格局看,除了北京市是“三、二、一”外,其他各省市仍然是“二、三、一”的格局,且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差较大,见表3,原有的雄厚工业基础对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影响甚大。因此,建筑工人、制造工人、技术工人等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仍会是环渤海的用工主要需求。
三、三大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与供需状况分析
(一)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结合长三角产业结构,从表4可以看出,长三角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远大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劳动力滞留;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除嘉兴、宁波外,均小于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说明长三角技术技能型人才存在短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均小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说明长三角高层次人才不足。因此,促进技术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向长三角流动非常必要。
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从表5可以看出,珠三角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过大,一般劳动力滞留;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城市间差别大,总体看较合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均小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说明高新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不足。因此,珠三角引进高端人才或促进高端人才向珠三角流动是非常必要的。
结合环渤海产业结构,从表6可见,环渤海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很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均小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且差距不小,环渤海对技术工人等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才存在短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相对合理,这源于京津地区高质量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和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因此,促进技术工人向环渤海的流动对改善环渤海就业结构非常必要。
综上分析,长三角急缺的是高层次人才,珠三角急缺的是高新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环渤海急缺的是技术工人。而珠三角很多城市技术人员充足,且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远大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例如广州、东莞、中山、深圳。而环渤海知识型、高层次人才充足。可见三大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互补性,人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能有效改善各经济区人力资源结构。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从长三角产业看,第二产业是吸纳求职者的主要渠道,尤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需求主要集中在低层次的服务业。从职业类别看,对低层次服务业的基层岗位需求大。长三角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占全国的14.4%,研究生在校人数占全国的18.6%,高等教育人才充足,但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
从珠三角产业供需看,第三产业用工需求逐步上升,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有所下降。第三产业中的高端人才、知识型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从职业类别看,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职业有操作工、低层次服务业的基层岗位。
环渤海地区高校、研究机构云集、高新区众多,教育堪称国内最优,因此不缺乏高等教育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显示,环渤海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低层次的第三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需求较大。北京2010年第三季度的人力资源供需状况显示,按职业类别,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是市场需求的主题。总体看来,环渤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电气电子设备装配工、电工)短缺。
综上所述,三大经济区在人力资源供需方面有所互补。因此,人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能有效缓解各区域的供需矛盾,优化就业结构。
四、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耦合度分析
耦合度是对两个变量间关联程度的度量。本文中的耦合度指的是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与人力资源结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可称为两者之间的相似度。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就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a越接近于1,表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越相似,就业结构越合理。a>1,表明从事本产业的人员比例较小,对从事本产业的人员有一定需求,a越大,人才短缺现象越严重,就业结构越不合理;a<1,表明从事本产业的人员比例较大,a越小,人才滞留现象越严重,就业结构越不合理。
根据上文分析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得出的三大经济区各产业的耦合度,见表7和图1所示。
通过表7和图1可以看出,三大经济区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三大经济区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耦合度远小于1,说明一般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促进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事制造业和低层次服务业,对于优化各区域就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表明,三大经济区对缝纫工、操作工、服务员、营业员等基层岗位的需求很大,因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员流动主要指的是区域内的流动。
第二产业:珠三角第二产业的耦合度接近于1,就业结构最完善。说明珠三角技术型人才比较充足,能有效满足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而言,从事采矿业、制造业、建筑、电力业等第二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在长三角和环渤海较为短缺,尤其是环渤海。因此,人才的跨区域流动能更有效的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优化各区域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促进第二产业更好发展。
第三产业:三大经济区第三产业的耦合度均大于1,说明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珠三角最为严重。结合各经济区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状况,可以知道,珠三角缺少的是高端人才和知识型人才,长三角缺少的是高层次人才,而环渤海的高新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众多,它缺少的是第三产业中较低层次的服务人才。因此,第三产业人才的跨区域流动,能有效缓解各区域人才短缺现象,改善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人才合作、交流、融合。
综上所述,各区域的就业结构都有自己的不合理之处,且不同区域同一产业人力资源供需存在互补,因此,合理的跨区域流动就成为必然。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三大经济区由于经济发展进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各区域的就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就业结构存在互补性,决定了合理的跨区域流动成为必然。
(一)三大经济区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路线
根据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人才供需状况,三大经济区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的路线如下。首先,珠三角缺乏高知识人才,而环渤海尤其是京津地区是知识人才的宝库,长三角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均滞留着许多未找到合适工作的高等教育等知识人才,因此,可以向珠三角地区流动。其次,长三角缺乏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而环渤海作为高新技术产区,不乏这样的人才,因此可以向长三角流动。最后,珠三角不缺乏技术工人等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而长三角、环渤海在制造业、建筑业等方面的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因此可以向长三角、环渤海流动,见图2所示。
图2 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路线
(二)实现三大经济区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除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外,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建立三大经济区人才协调合作机制,通过统一的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和区域间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人才市场信息共享与互动。第二,构建具有高度流动性、系统化和层次化的人才流动机制。充分利用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上的互补性,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竞争规则、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开放、公平、宽容的城市政策体系[18],促进人才流动。第三,建立各城市自身的城市户籍管理一体化制度,促进省市之间有层次的、有引导性的户籍制度的规范化和一体化,以消除户籍、社会保障等影响人才流动的政策障碍,改善人才流动环境[19]。此外,应加强人才市场的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人才流动秩序。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长三角论文; 珠三角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