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受到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施工原材料、建筑工程施工实际等问题的影响,出现了各类隐患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建筑工程经济和管理目标角度入手,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创新和变革,从体系、机制、要素的强化和建设方面入手,构建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水平的新对策和新方式,这是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造价;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指建筑工程投入的资金费用。从市场经济发展层面进行分析,建筑工程造价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意向工程价格总额两个方面含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主要为某项建筑工程项目预期开支涉及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或者建筑工程实际开支涉及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费用资产总和;而意向工程价格总额则是在意向工程建设完毕后,预先估计所得的工程价格总和,或者实际建设阶段各模块价格总额,意向工程价格总额又可称为承发包价格。
2建筑工程造价特点
2.1动态变化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建筑项目决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验收等几个模块。上述模块均存在多种不可预计的施工造价影响因素。如在建筑施工阶段,任意施工模块构件信息变换,均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造价。
2.2分项组合
建筑工程项目大多为若干个分项工程组合的模式。如房屋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土建施工、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几个模块。据此,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就需要预先进行各分项工程造价预算及管理。随后将各分项工程造价管理模块进行有机整合,最终进行完整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核算。
2.3不可复制
不同的建筑项目在施工类型、建设区域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具有独特、不可复制的特性。
3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3.1建筑工程设计对造价水平的影响
建筑工程设计包含资金使用、计价结构等重要内容,这是工程造价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控制对象,当前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忽视造价体系建设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价值难于体现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设计工作中,很多单位出现了突出质量、效率而忽视成本、造价的问题,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实施造成困难。
3.2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问题
原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建筑工程造价重要的调控客体。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原材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价格难于控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针对原材料价格的调节与控制体系,造价工作只能单方面接受原材料市场的波动,出现原材料成本过高而引发建筑工程造价上升的问题。二是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技术性能和指标控制不严,不能达到建筑工程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原材料巨大浪费,造成建筑工程重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3.3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缺位
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造价工作只停留在传统和僵化的认知上,这造成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和经济体系中缺乏造价机制与控制体系,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制约和影响。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不能结合施工实际,难于获得建筑工程造价的一手资料和信息,不能对建筑工程实施调节和动态调控,难于达到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预计目标和应用功能。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过程、环节和重点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根据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要求建立好相应的调整、控制系统,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出现失实、错误和疏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4.1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控制的体系
为造价控制工作提供施工过程的管理体系和调控机制是发挥造价工作功能的基本前提,必须结合施工任务、自身特点和环境要素建立起支持造价控制工作开展的管控系统,建设和优化企业技术、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真正为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实时、动态管理提供组织支持和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失误和疏漏,改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实施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氛围,将工程建设目标、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加以深层次整合,实现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全面的管理、控制功能。
4.2做好建筑工程设计的现场验证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依据施工现场和技术条件对工程设计进行系统而全面地验证和检验,进一步密切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的联系,真正将设计和施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再认知和再深入。要尊重建筑工程设计的指导性和完整性,遇到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相一致的问题必须进行科学分析、系统研究,确定工程设计实施的可能性,积极进行工程施工条件的改进和优化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设计的可执行性,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严重违背的问题要做好设计变更,认清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提出的主体、改进的措施,以规范性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工作。
4.3做好建筑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
具有经营、管理和经济能力的人才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而当前施工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列为中心任务之一。利用企业既有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机制展开管理能力、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工作,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管控工作,推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现代化、系统化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人员招聘和选拔过程中要将高层次人才和待发展人才引入到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体系中,通过系统培训和持续提升使他们掌握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水平的能力,真正打造一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人才发展梯队。
4.4构建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施工环节,造价管理人员只有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才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果。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管理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可全面搜集区域内建筑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确定对应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及建设层面的可行性。以此为依据,设定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限额范围。
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阶段,依据建筑工程各模块施工质量标准及安全标准,造价管理人员可采用限额设计的方式。严格依据建筑市场变化进行设计方案的合理编制。同时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完毕之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可对全部施工机构进行详细考核,归纳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合理调整建筑工程合同条款,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
最后,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可依据造价管理目标体系,以建筑材料为要点,对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全部施工变更情况进行签证管理。并对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资料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动态规范化、全方位管理。
4.5加强建设各方的沟通联系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立项到竣工结算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造价管理。
施工单位应加强与业主、设计方及监理方的沟通联系,尤其是施工图纸与现场不符时,应及时向建设各方汇报,以免影响工程进度,不能未经建设各方的同意,就自行施工,由此产生的返工费用需由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与建设各方的良好沟通,能推动工程顺利开展,及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自始至终贯穿于施工阶段。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存在多种因素影响其工程造价,通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策略,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使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研究[J].门窗,2014(9):294.
[2]杨海萍,朱丽.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40(10):249-250.
[3] 徐小梅.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6(12):211-215.
[4] 贺晓.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4):245-246.
论文作者:任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