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2
摘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具有功能多元化、结构多层次、地域性等特征,在特定的空间环境将商业、居住、办公、酒店与餐饮集为一体,设计协同性较强。基于此建立的建筑综合体具有高效性优势,可以满足城市立体化发展需求。但是因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多种多样,内部构成复杂,设计难度较高。对此,需准确掌握设计要点,旨在打造高质量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1、前言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这也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最广泛的综合体实践,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因此需要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工作,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商业运营招商计划有效结合,并保持同步实施,从而为商业综合体成功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商业综合体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2、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概述
商业建筑综合体是以商业功能为核心,对办公、居住、酒店、餐饮、文化、交通等多种城市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在各自功能模块中建立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能动关系,构建多功能、复合型、高效率、复杂又统一的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强调商业功能的主导功能与其他辅助功能的复合化,弱化了建筑的其他构成功能和规模。商业建筑综合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可达性,商业建筑综合体位于交通网络健全、发达且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和外部环境建有密切的交通网络与信息网络联系;②高密度、集约性,商业建筑综合体是城市高层建筑的重要标志,人口流动性较大;③整体统一性,建筑风格趋于统一,单个建筑为相互配合、影响和联系,需与外部空间相互协调;④功能复合性,为了突出商业统合体的整体性,需建立健全的工作与生活配套运营体系,突出功能间的相互联系与重要性,功能区分类如表1所示。
3、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
3.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酒泉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
项目位置:甘肃省酒泉市。
规划用地面积:5.30万㎡
总建筑面积:9.60万㎡
3.2设计理念及原则: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对酒泉市城市格局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城市设计、商务、办公、商业、居住及休闲活动等空间模式和景观环境各要素,从现代城市功能、景观要求出发,对规划用地进行整体设计,使该项目成为西安市区内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精心规划,保持项目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法,合理进行功能安排与结合。
设计原则:
创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休闲、娱乐、生态、环保为一体的新城市生活中心;充分挖掘地块的最佳商业价值,合理布置商业建筑,提高整个地块和周边地区的活力;合理组织人流、车流、物流等相互关系,争取人车、人货分流;按国际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消费心理组织商业室内空间,结合商业室内步行街与中庭的设计,体现公共空间的公用性、舒适性和休闲性。
3.3?商业流线
该商业综合体广场的占地面积为长方形,建筑内部采用“U”字型商业动线布局形式,这是一种方向明确、高效简洁的动线形式,路径简单,可避免客流量的分散与交错。在动线设计中需要注意,如果“U”字形动线的长度比较大,则会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顾客行走量过大,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对此,在该商业综合体广场的中间位置设计中庭空间,同时,在动线的端部位置设置主力店,进而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避免“U”字形长度过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在商业综合建筑工程中,扶梯和客梯也是十分重要的客运方式,对于综合体广场的自动扶梯,可采用平行和交叉相互协调的布置形式,注意避免遮盖店铺,由于自动扶梯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此,可应用自动扶梯将客流引入至端层店铺中。
3.4?功能布局
该商业综合体建筑功能的设置及容量,是根据该城市的消费能力、市场情况进行设计。区别与一、二线城市额商业广场,该项目地下仅有1层,主要功能为设备机房及货运停车。该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上楼层为4层,其中,1层和2层为黄金楼层,可设置零售上铺,注意优化动线设计形式,协调好各个零售店铺之间的关联。另外,有些主力店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将其设置在动线的端部位置,带动零售店铺发展,盘活商场客流量。为了促进超市消费,并充分考虑首层商业金铺的价值,该项目超市设置在二层,首层设独立的超市扶梯出入口空间,引导客流即可直接前往超市购物,也可享受首层商铺购物的便捷。在3层,主要设置儿童业态商铺及游乐设置,著名的万达宝贝王就设置在三层,同时还能够协调商场中各个楼层之间的关联。4层的客流量相对比较少,主要设置影院、餐饮、健身场所等,将其作为中高层的主力店,增加客流量,延长客户消费时间。该项目设置了8个大小不同的影厅,可满足多种放映需求。
3.5?广场与区域高密度环境融合
3.5.1?地下商业空间与轨交融合
该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条件比较好,在商场中心位置有2条地铁汇合,在该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前,地铁已经投入运行,因此,在商业综合体轨交联通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对地铁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当地轨道交通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了该商业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接驳,同时强化了周边交通设施,为消费者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3.5.2?商业停车配套与周边设施共享停车
该商业综合体周边建筑工程密集程度比较高,同时城市道路交叉以及轨道交通都对商业综合体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在停车配置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专属定制方案。首先,对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可见,该商业综合体周边医疗建筑工程与商业建筑工程的车辆存放差异比较大,具体体现在停车高峰期、车辆停放时间等多个方面,另外,综合考虑区域规划需求量,对于不同部分的停车位,不可进行简单叠加。在该商业建筑工程停车位规划设计中,综合考虑周边土体使用性质、停车设施条件、车辆停放时间等特征,采用共享停车方式,与周边停车位协同使用。通过实施共享停车位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停车位占用土地资源,为商业综合体广场、绿化等提供更多空间条件,避免浪费。
3.5.3?商业综合体与社区活力融合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施与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促进二者协同共生。比如,在该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在塑造空间造型时,应该注意兼顾北侧住宅建筑的日常需要以及交通通行要求。比如,综合考虑建筑工程与社区日照条件,可以采用逐级递减的北侧退台,通过应用退台空间规划布局形式,可避免临街侧产生较大噪音,干扰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形成商业建筑景观花园,将绿化景观与日照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通过应用上述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商业综合体周边居民对于住宅区日常的需求,同时还能够营造出空中花园景观,丰富城市生态环境。在商业通道规划设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该商业综合体北侧社区,该社区居民的步行条件良好,为了避免对居民出行造成不良影响,可牺牲第一层商业建筑的连续性特征,在中间位置保留步行通道,即在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中形成一个次要的节点空间,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虽然这一设计方案会影响商业利益,但是可有效带动社区活力,使得该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社区能够形成协调共生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综合体建筑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用和价值,为了最大限度上保障设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设计师必须综合具体的案例加以分析和论证,以此提高工程的实际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东光.基于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设计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0).
[2]米乐,陈鹏.新时代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
论文作者:马亮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综合体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功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