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发展我国软件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环境论文,创造良好论文,软件产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克服制约的因素铺就健康发展道路
寻找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使软件产业能够充分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并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其中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由于软件产业与其它应用产业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决定了软件产业必然生存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环境对软件产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与软件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问题
业界对涉及软件企业的税收政策一直有争论。普遍的看法是,软件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产业,在以智力劳动为生产方式的软件产业中,“研究开发”成为生产的核心,知识产品的生产几乎完全是在研发过程中完成的。真正用于软件载体的生产成本则很低,同巨大的软件开发和市场营销费用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我国的税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软件产业的这种生产特点,造成软件企业税赋偏重。
在税收政策上印度政府对于软件产业实施的优惠措施可谓最彻底,这一点应该说与印度软件产业今天的发展密不可分。
产业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软件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这也是高技术产业具有的共同特点。发展软件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软件产业目前仍处在发展时期,基础相对薄弱,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由于企业缺乏融资手段,一般只能依靠经营利润的积累求得发展,面对软件企业自身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其它投资和融资方式又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从而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提高软件人才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软件产业被称为智力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较之其它产业更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软件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更集中地反映到对人才的竞争上。国际上由于信息化带动的巨大需求,使软件人才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抢夺的资源。
虽然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人擅长于软件开发,但当前这种优势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待遇相对较低,使得国家多年培养的人才纷纷外流,造成我国软件人才比较严重的流失。目前软件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已经威胁到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
软件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从软件企业构成数量上看,国内软件企业数量并不少。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使得抗风险能力较弱,必然形成追求短期利益的趋向;对有市场机遇的产品蜂拥而上,而对有开发或市场开拓难度的产品则退避三舍;致使多数企业集中在比较明朗但却相对狭窄的市场中。由此造成产品种类单一,低水平竞争和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发展软件产业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
国内的基本状况是,计算机普及程度与用户应用水平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其中原因之一是传统产业对软件在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部门分割,行业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使得软件企业面对的应用市场相对狭窄。而对于在信息化建设中对软件的需求,应用开发又缺乏系统的规划,或者由于相互之间沟通不够使得开发周期过长以及产品不能充分满足用户要求。
就软件产业自身来说,也还存在着视野不宽的问题,未能建立满足软件大市场需求的观念,忽视了经济和社会众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软件盗版仍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软件产品具有容易复制和便于大量仿冒生产的特点,而且对软件产品进行盗版以及销售在现实中非常容易做到。由于盗版的影响造成开发投资无法回收,并使深度开发和升级难以为继,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从而极大地挫伤了软件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地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国内一段时间以来加强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其中包括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通过行政手段打击软件盗版行为,以及运用司法审判保护软件企业和软件权利人的利益。尽管如此,软件盗版现象仍屡禁不止。
在打击盗版和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方面,企业对打击力度不甚满意,而对建立有效措施怀有更多的期待。软件盗版现象随同软件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是软件发展环境中最具普遍性的问题之一。也是软件产业诸多问题中影响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和最具代表性的“社会问题”。
社会对发展软件产业尚缺乏足够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人们对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对处于信息技术核心地位的软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由于软件产业的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研究开发是其生产方式的实质,软件产品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形资产的存在及其价值往往为人们所忽略,因而造成在社会中建立对软件这种以无形资产为本的产业,给予扶植的社会意识确有一定难度。
发展软件产业建议采取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档次
1.对软件产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国家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可分为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直接支持方面,国家可以在建设软件园区、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对政府软件方面的采购加以引导、全力支持软件出口,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招投标向国内软件企业倾斜。间接支持方面,国家加大软件技术的研究、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减低软件企业的税负、创建有利于软件企业的融资风险投资机制等。
2.加强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建设
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通过严格的执法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尽快解决网络应用带来的新的法律问题。
3.软件企业应加强产品链的深度和广度
软件企业增加产品链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减少因软件盗版带来的损失。调查发现,受软件盗版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系统集成及软件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少,为此软件企业应注意业务的专业,减轻软件盗版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4.软件企业加强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
调查发现,中国的软件企业规模绝大多数在200人以下, 由于企业规模太小,势必造成产品单一,市场运作也受到规模的限制。做大规模,不应只是量的扩张,应该是利用现有资源,寻求与自身软件产品有互补性或是具有延伸产品应用的企业间的联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软件企业应注意跟踪国际软件市场动向
不管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是面向国外市场,软件企业必须跟踪国际软件市场的动向,了解产品面临的国际环境,掌握先进的开发技术,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开拓软件应用市场
软件产业社会环境有待完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软件企业员工人数在百人以下的占多数,这种情况说明国内软件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尚处在发展阶段。
关于“国内软件业发展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的问题,有60.8%的被调查企业将问题集中在“软件盗版”、“缺乏资金投入”以及“法制和政策环境不完善”上。
政策环境
在软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应列在首位的是政策环境。美国、日本和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政府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对发展软件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软件市场发展的实际,指导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是以面向全行业的为主,而是多以地方和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优惠政策为主。据了解北京、深圳、沈阳等地均有扶持本地软件产业的具体措施,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这对促进地区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的情况看,国内各地方软件产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沿海地区软件产业发展快于内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软件产业发展优于中小城市。
为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中关村“硅谷”,北京市推出了八项重要举措。
对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给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经验,其中部分省、市和地区也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推动该地区软件产业的发展。
法律环境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软件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因此,鼓励技术创新,加速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有效保护智力劳动者的权益和推动软件的应用与传播,成为法制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健全法制和加强执法的重要任务。
1.法制建设情况
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针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国内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地方行政法规,加强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通常情况下,完善的法制环境能够从多方面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但是,从软件产业发展的历程看,在世界范围内软件盗版给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为打击盗版所作出的长期努力说明,立法和执法的任务是长期和艰巨的。
从对国内软件企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软件企业对于法制环境的满意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法制不健全是我国软件盗版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立法机关以及有关社会组织都在寻求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有效途径,并且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中实现法制化。
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软件保护的立法,被访企业认为,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同时,应充分听取国内软件企业的意见,以及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软件及其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建议。
实践证明,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有效地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发展软件产业的过程中各国的经验也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给予保护,以及严格执法,是各国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2.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状况
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工作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 截止到1999年,全国司法系统受理的著作权纠纷案件累计已接近4000起,涉及计算机软件的案件约500件左右。 司法审判在一些国家是寻求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方式,同样国内的司法审判也为软件企业保护其利益提供了保障。而且,对一些案件的审理,其影响已经超出了案件本身,为知识产权法律的普及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软件企业就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情况进行的调查,产业界普遍认为通过司法和行政执法打击盗版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在调查关于企业打击软件盗版通常采取哪些措施时,被访企业中有近38%表示会请求行政处理,另有20%的企业表示要向人民法院起诉。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对通过行政或司法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缺乏信心,或者是对通过这种途径解决侵权纠纷的程序不够了解。
调查反映,企业最需要的是有效和快捷的保护措施。
市场环境
目前,国内软件市场以两个方面为重点,首先是开拓市场,特别是应用软件的市场;第二是规范市场并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在软件开发方面有较好的资源,计算机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在未来加速推进社会信息化的一段时期内,包括企业和个人用户在内的软件产品市场将继续扩大,这给中国软件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1.开拓软件应用市场
目前,通过软件开发和市场竞争的实践,软件企业针对不同的应用已经开始形成专业化的分工格局,如激光排版软件、CAD支撑软件、 财务管理软件、中文处理平台、ERP软件等, 都有在该应用领域比较出色的企业。
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来看,国内软件产业占据的应用领域仍显狭窄,其中多数局限在传统的计算机领域内。软件产业还没有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开发体系,对其它领域的软件需求缺乏统一规划。多数企业挤在有限的软件产品市场中,忽视了经济和社会众多领域的需求,未能建立开拓更大的软件市场的观念。
加强软件产业向相关应用产业的渗透,对于软件产业来说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在国内软件产业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在经常提到中国软件市场潜力巨大时,真正的软件应用市场却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出来。
在我们进行的调查中,受访企业普遍看好软件应用市场的前景。调查显示,多数软件企业将产品目标瞄准了较广泛的应用领域。显然,国内软件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将重点定位在国内市场上,同时,多数软件企业把产品市场目标定位在企业,这是份额最大的市场,也是应用软件目标市场的首选,这是企业的选择,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软件应用市场极具潜力,这是中国软件产业生长的根基。
2.规范软件市场秩序
发展软件产业的前提之一是拥有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国外许多有规模的软件公司都把中国作为重要的市场目标,国内软件企业也必将加入到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因此,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将是保证竞争有序进行的关键,其中包括建立市场运作规范,打击软件盗版,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等。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多达78%的城市消费者承认因公或因私消费过盗版产品,只有12%的人没有消费过盗版产品,另外10%的人不知道是否消费过盗版产品。在消费过盗版产品的人群中有83%的人消费过包括办公、学习、游戏等各类盗版软件。
软件盗版对软件产业的发展危害极大。长期以来,许多消费者心中都存在着一个误解,即“制造、销售盗版软件违法,而使用盗版软件并不违法”。其实,最终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的违法性,在我国已经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不得使用非法复制的计算机软件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软件盗版现象给中国软件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单就软件盗版对软件企业的直接危害已是显而易见,软件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软件产品上市后又极易被复制,软件企业无法从市场收回投资,从而极大地挫伤了软件开发单位投资这项事业的积极性,进而严重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单凭法律手段来解决盗版问题是不够的,软件盗版现象的存在同样与社会道德观念、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等全局因素有关。因此,打击软件盗版,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培育和长期的正确引导。
中国软件业发展状况
中国软件产业自80年代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据资料显示,从1991年到1999年,中国软件销售额从4.6 亿元增长到176亿元,特别是近几年, 中国软件产业的增长速度年平均都在20%以上。如果将信息服务纳入软件的统计,中国软件市场的规模1999年达到了414.5亿元,同比增长27.5%。 中国软件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长率。
目前涉及软件开发、销售、维护和服务的企业有2000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中国与软件有关的企业大约有5000家。但这些软件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占55%,50—200人的企业占 42%,1000人以上的只有少数几家。软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技术人员约10万人。此外还有30多万人从事各种与软件应用、科研与教学有关的工作。
中国政府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软件的经验,自1990年开始建设软件园区,并取得了较大成效。沈阳东软园、成都西部园、长沙创智园、济南齐鲁园、北京园、天津华苑园、湖北武汉园、杭州园等,到1997年底,这8个软件园已实现软件产值40.6亿元。除此之外, 很多地方软件园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国内外软件产业比较
近年来,世界软件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软件产业的地位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被提到空前的高度。1998年全球软件及信息服务的销售额为3800亿美元,到200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将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销售额将接近或超过5400亿美元;世界软件市场销售额增长率保持在15%—20%之间,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软件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3%—15%之间。
软件产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软件产业必须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国家必须为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倾斜的投融资机制和贷款政策等。
与国外相比,中国软件产业存在的差距还很明显,尤其是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比较也存在多方面的差距。其一、与软件产业相关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其二、投入不足且技术相对落后;其三、软件企业缺少特色和与市场的融合;其四、软件盗版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软件产业整体的市场状况看,199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额325亿元人民币,按现在的比价约合39.16亿美元。其中软件产品市场销售额为138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世界软件市场份额的1%。
如果中国软件产业按每年平均增长率为29%计算,到2005年国内软件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750亿元人民币,也仅占世界软件市场份额的2.2%。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中国软件产品出口约为6500万美元,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承接海外软件加工的出口业务。这一数量仅为印度同期软件出口额的1/4。
在软件人才保有量上,人们已普遍感到国内软件人才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软件专业人才只有10万人左右。而国家多年来培养的人才纷纷外流,人才匮乏正在成为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