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张尧,耿建刚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张尧,耿建刚

张尧 耿建刚

陕西建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宝鸡市陇县 721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成为支护工程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支护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安全性分析对策。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要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问题。在不断扩大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规模和深度的同时要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好提前预防和准备工作。

1.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问题是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最重要的问题,在进行建筑基坑施工时,必须对即将开挖的建筑基坑做好全方面的支护工作,保证基坑施工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2]。为了做好建筑基坑的支护工作,施工人员必须在进行施工之前对即将开挖的建筑基坑做好全方面的考察,其中包括:水文和地质特征、基坑的种类和特点、基坑适宜挖掘的深度和范围、是否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周边环境正负面影响、机构设计、质量保障期限等。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使得空地利用率空前提高,建筑密度非常大,不利于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基坑相互之间的距离只有十几米,甚至是几米,虽然我国技术人员已拥有丰富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经验,但是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安全问题也是极大的挑战。现代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不仅对周边环境有这不良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密集对施工的技巧也造成很大的阻碍,原本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施工人员无法使用合理的设计原则、运算公式等进行设计,经常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2.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支护结构设计的物理参数问题

基坑支护结构所能够承受的土地压力直接影响了结构的质量,正确计算出土压力的大小有利于保障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情况经常会发生改变,难以准确估计;另一方面,即使地质情况不变,计算土压力也十分复杂,难以精确的计量。大部分时候人们选用库伦公式或者朗肯公式来计算土压力,物理参数该如何选择是其中一个关键点,尤其在开挖之后,土体的含水率、内摩擦力和粘聚力都是不定值的参数,因此很难精确的选择正确的土体物理参数[2]。物理参数的一点点取值不准都会很大程度影响工程设计的结构和结果。有数据表明,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只要内摩擦角的度数有5°到6°的区别,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就会有区别。土体的内凝聚力在开挖前和开挖后的变化极大,含水率也并不稳定。同时,不同的支护结构的设计和工艺对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土体物流参数的选择不当会严重影响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2基坑土体取样工作的不严谨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有科学依据,其中取样调查土体很重要。但是目前的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由于时间等各种成本的增加,过于要求经济效益,在进行土体取样时随机钻孔取样,敷衍了事。土体取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科学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可以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相关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地质的复杂性要求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必须要多钻孔研究,以防止有地质变化的情况。为了减低工作量,减少时间成本和工程造价,大部分的土体取样钻孔都不多,具有随意性和危险性,这样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支护结构,有很大的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出现地质问题。

2.3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问题

事实上,我国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依旧是以基本的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的,例如我们所说的朗肯压力理论,就是根据半空间体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理论得出的土压力计算理论。极限平衡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但是因为支护结构受力的复杂性,使得它在应用到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手机计算中会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实践表明,按照极限理论计算出来的安全系数,在理论上绝对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却受到了破坏;而有的支护安全系数较小,甚至没有达标,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问题。这就说明,虽然极限理论的科学原理能够适应一般压力计算,但是它是静态的计算理念,而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和施工之后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状态,二者需要经过充分研究,才能相互结合,保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3.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对策

3.1转变传统设计观念

虽然我国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拥有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的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除了目前计算土压力的库伦公式和朗肯公式外,我国也依然使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没有多加创新和实践,因此经常造成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不符的情形,对于支护工程的安全性问题是个隐形的威胁。因此,在以后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应该再使用“结构荷载法”和“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要转变传统的建筑设计观念,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及时发现反映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3.2创新工程设计方法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是将之应用到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中,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空间受限制的支护工程建筑中并不是最佳选择[3]。运用极限理论知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能够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但是无法保证它的刚度,容易使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在无数工程事故中,结构变形是主要的引发因素。因此可以知道,在以后的工程设计问题中,不仅要能够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还要结合基坑的周边环境,控制好支护结构变形的程度,将支护结构设计的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效应来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的复杂性和各物理参数的不稳定性要求技术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技术革新,结合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综合性要求和受力的复杂程度,建立新型的支护结构计算体系,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安全和长久性。

3.3搞好支护结构设计的科研工作

创新离不开科研的力量,目前我国深基坑支护结构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技术人员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和创新,要弄清楚施工设计失败的原因,用精密的数据研究为支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我国深基坑支护工程乃至建筑行业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科学研究包括土体取样的研究其实都是必要的,支护工程的规模和投资都是巨大的, 做好科研再进行合理设计实际可以节省了大笔后期再施工的经费,因此,应该多进行工程现场的实验,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确保建筑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4.结语

建筑基坑的支护工程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要求从整体出发,协调好各部分才能确保其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常利,魏晓会.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279.

[2]张静.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建材,2015,01:262-263.

[3]秦勇,魏瑞兵.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160-161.

论文作者:张尧,耿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论文_张尧,耿建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