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理念下的习作评改论文_孙有华

在生本理念下的习作评改论文_孙有华

孙有华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赵庄完全小学 271406

摘 要:在习作评改中,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并有计划地开展训练。鼓励学生参与习作评改,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以生为本 习作 评改

传统的习作评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究其原因,一是反馈慢,二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并有计划地开展训练。让学生认识到习作自改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是推动学生主动评改习作的动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文人都有修改文章的逸闻趣事。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如我国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反复修改的故事、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曾先后改过七遍的事例……这些故事如春雨滋润大地般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使其明白“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从而点燃了他们自改习作的兴趣。

二、铺路架桥,授之以渔

1.教给修改符号

在看图写话教学时,我就把常用的修改符号介绍给学生,并在平时的习作修改中严格要求自己使用教科书上的修改符号。每批改一篇习作,都要让学生看懂,读懂老师批改的意思,并要求学生誊清老师批改后的习作。与此同时,我十分注意批语的规范化,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自改打下了基础。

2.教给修改方法

在指导学生自改时,应让学生掌握修改要领,深入浅出、从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地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始可从简单的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修改,如错字、病句、标点使用等,再指导学生如何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方面修改。

三、由扶到放,逐步提高

1.师生共改

在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初始阶段,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步骤。讲评前,我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然后进行启发和点拨,再组织集体讨论,让学生从字、词、句、篇四方面进行合作修改。修改时还要对学生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及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修改的方法、策略和思路,知道一篇习作应从何入手批改。这种讲评,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习作铺好路、架好桥。

2.学生自改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后,教师要把修改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着力引导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引导他们根据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主动大胆地去改,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自改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习作先进行全部浏览,然后进行扼要的总评和提示,让学生明确每次自改的要求和重点,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修改。

3.小组互改

“学生互改”是提高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好方法。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可把学生分成四人一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后三类学生组成,开始可选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当组长。

每次互改前,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明确提出修改的范围及内容,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根据习作要求和修改范围边听边想边评注。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征求作者的意见。对有争议的问题,可先在组内讨论或征求老师的意见。这样在修改过程中,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提高了修改能力。

四、激励评价,培养自改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因此、教师对学生自改习作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在写评语时,教师可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对全班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闪光素质和点滴进步。这样,能激发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树立能改好习作的信心,从而培养自改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习作评改,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论文作者:孙有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在生本理念下的习作评改论文_孙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