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浅析论文_李释然1,谢凤汁2,沈玉婷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浅析论文_李释然1,谢凤汁2,沈玉婷3

1、湖南大学法学院 410082;2、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410082;

3、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410082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几年的工作构成日趋复杂化,贫困生认定工作、资助育人工作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亟待解决。将企业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引入高校资助管理模式,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手段、方法和举措,对于繁杂的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完善高校资助管理体系,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一词来源于企业管理理念当中,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书中提到,是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现今,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从企业管理领域延伸至教育领域,并在高校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适用于许多高校的工作,如团学工作、党建工作等,特别是工作范围较为广泛的资助管理工作。

一、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助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近几年来,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国家白穷县等偏远地区放宽了高校入学政策,更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同学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读书,也直接导致近几年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国家的帮扶项目仍然仅仅局限于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难以覆盖和满足更多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加之近几年因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同学们求学的成本不断提升,部分大学生可能家中仍有多个孩子读书,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及其家庭无力承担生活费用。

2.贫困库数量有限,贫困认定难度大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每个学校报送的在校大学生入选贫困生库人数是有比例限制的,这就导致有部分贫困生群体因为家庭困难程度的不同而无法入库,进而导致一小部分贫困生群体无法得到切实的政策照顾和保障;此外,学校确实根据国家的规定严苛筛选入库学生,希望帮助每一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但是针对贫困生群体而言,认定工作存在一定难度,认定资料不完整,部分资料真实性有待考察,但是因为时效性要求,不能切实考察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而导致评价标准无法量化。

3.高校从事勤工助学岗位专员较少,专业化不强

高校的资助管理中心或者学工部下辖勤工助学中心,勤工助学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给高校需要的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大家减轻生活压力。但是由于高校勤工助学中心大多数依靠学生干部和部分学生助管协调,没有专门化的管理人员,所以导致勤工助学中心的管理者与社会资源等其他渠道沟通较少,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从而无法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勤工助学中心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

二、高校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构建体系

1.完善资助管理工作教师队伍

高校的资助管理工作教师队伍主要是班主任、学院负责资助的辅导员老师,学院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等,在资助管理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成体系的资助事务管理培训,致使队伍成员流动性强,对于资助政策不熟悉,资助管理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成效不显著等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这一队伍教师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资助事务管理的熟悉程度,同时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保证队伍的稳定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实现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2.建立资助管理学生监督反馈渠道

针对资助管理工作中的若干行为,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监督反馈的渠道,学校相关部门将信息下发,同时也要依托网络载体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可采取“论坛”、“博客”、“网络信箱”等方式,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在评选贫困库或者各类助学金时,可随时接受来自同学们的不实信息举报,针对评选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实信息的行为,发现之后严肃处理,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与此同时,也可利用网络渠道实现贫困库学生动态化管理,随时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针对铺张浪费的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实现学生资助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化。②

3.量化资助工作人员考核标准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等也会对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因此,学校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并纳入年终考核之中。同时,在考核过程中,也要本着实事求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严格考核,领导和员工统一标准,无特殊化;此外,针对资助管理工作队伍自上而下全面考核,可根据不同职务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但不能出现不参与考核的特殊化情况;最后,根据考核的实际情况,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给予一定的出发措施,实现奖罚分明、奖惩有度,从而提升整体业务人员素质,为资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

最后,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校的管理工作不同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程序化和规范化,而高效管理工作更多的是考虑做人的工作,因此面对突发性状况也要学会灵活化处理。因此,在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也要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在资助助人的同时也实现资助育人的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董杜斌,张霞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发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29-31.

[2]李智慧,王小风.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52-53

注释:

①谢少娜,浅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②柯东贤,林广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构建和实现[J],大学教育,2014,(10).

论文作者:李释然1,谢凤汁2,沈玉婷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浅析论文_李释然1,谢凤汁2,沈玉婷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