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历史思维定势的思考与实践_历史论文

纠正历史思维定势的思考与实践_历史论文

纠正错误历史思维定势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势论文,思维论文,错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定势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迁移,形成准确的学习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错误的思维定势却相反。

一、错误历史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

第一,教材编写的局限性

历史学科是普通中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历史教材的编写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压缩成了真正的“教材”,缺乏对丰富历史事实和人物的叙述。对于学生来说,只剩下了高度浓缩的单一的历史结论,只看到了历史的“骨架”,而没有接触大量历史的“血肉”,只能凭自己的臆想去理解和丰富历史,让一些娱乐性的不严肃的历史文学作品占据了真正的历史现实和真相位置,从而形成了错误的历史思维。再者,由于教材编写大多以普及性的大众认可的历史观念为主,观念较为保守,没有及时更新最新的学术观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

第二,教师教学的局限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学生看来,是教材的最有权威的解释者。特别是历史学科,学生的历史观点基本上是教师观点的复制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教师的教学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一些历史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掌握的资料有限,也没有及时了解学术研究的最新观点;其次是一些历史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上课也就是照本宣讲,根本无意去钻研教材,钻研历史观点的正确与否,更不要说是去研究学生的固有的错误观点了;再次是为了应试的需要,不少历史教师上课是满堂灌,无意去重视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三,历史影视片的负影响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在时间上,贯穿古往今来,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在空间上,横跨世界各国各个地区;在内容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各个领域。丰富的历史题材为影视片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末代皇帝》等优秀影视片,无论是历史细节,还是艺术加工都享誉海内外。影视片声形并茂,生动形象,成为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辅助教具。但是,当今社会的一些影视片,于商业操作的需要,虽然冠以严谨、认真和大制作,但许多内容与历史脱节,许多观点都以现代的要求理解历史,根本无意顾及必要的历史责任感,从而严重误导广大的青少年。而以这些所谓的历史题材片的观点来评价、衡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势必会形成歪曲的历史思维。

导致错误历史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个体的原因,也有学校教师的原因,也有社会文化的影响。除知识性的错误历史思维外,一般理解性、评论性的错误历史思维也有规律可循。

二、错误历史思维定势的一般特点

结合常见的一些错误思维定势,归纳如下:

第一、评价只强调局限性,而忽视了进步性

如对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政策(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我们评价说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害怕劳动人民”等。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用传统的阶级立场分析法,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但如能正确的分析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实事求是地分析,就不会得出这个错误结论。资产阶级革命早期,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它要求生产资料的绝对私有制,不能容忍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尤其是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严重的阻碍了当时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提出的这些口号是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的,有利于当时正在进行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并且当时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还不明显,反而是反封建的同盟军(如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对付共同的敌人——封建地主阶级。同样,当时提出的另一些口号,如“自由、平等、博爱”等,也是在思想上反封建的产物,所以不应再加上那些什么“虚伪性”的标签,而应大胆地肯定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是进步的。

又如中国近代史中,1861年清朝总理衙门设立。我们的教材只强调“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这容易对总理衙门存在一种片面的思维定势。但如能全面地了解总理衙门的职权、运行,就能客观地加以评价。实际上总理衙门在推动当时的中国历史近代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明清政府已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到近代外交的转变,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也使中国的封建体制开始有了近代化的影子。这样才形成了完整的评判。

第二、评价只强调进步性,而忽视了局限性

如世界近代史中关于印度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之一为“回到纺车去,提倡人民以手工纺织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这段内容在教材中是加以肯定的,而仔细分析,其实值得我们商榷。如果从反侵略和道德性角度去分析,这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如果以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呢,结论刚好相反。因为它反对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结果只能使印度回到落后的封建农耕社会中去,是不可取的历史倒退。所以对这段历史应该全面的分析。

再如中国近代史中对“百团大战”的评价。我们的教材给予充分的肯定:“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带有全国性的伟大的战略意义,……它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的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对于百团大战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对鼓励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是无可非议的,笔者也没有私毫否定的意思。但对百团大战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是回避不了的,同样应弄清楚:它反而过早地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坚定了日军以主要兵力来巩固敌占区,对付八路军的方针;也使蒋介石对八路军怀有更大的戒心,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对解放区在1941~1942年的军事进攻。对此,我们的教材没有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第三、评价只强调主观性,忽视了客观性

如中国近代史中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只强调主观性,而忽视了客观性。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使中国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内容文章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但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和作用却没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正如马克思所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完整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时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的空气便必然会解体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在马克思看来,“旧中国的解体是件好事,是值得欢迎的事”。而事实上证明,在那些通商口岸,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顽强的自然经济逐渐开始瓦解,客观上推动着中国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提早产生和发展。

又如世界近代史中,对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在美洲提出的“门罗主义”政策。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只强调其主观意图是:想排斥列强,独霸美洲,使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是羽毛尚丰满的美国资本主义迈出向外扩张的第一步的宣言书。但如能结合欧美两大洲的现实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美国的这一政策却在客观上维护了美洲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暂时的主权完整,为当时进行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具有反封建性,它打击了维护欧洲封建秩序的“神圣同盟”,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我们不能以道德性作为标准而只作主观性的评价,而应坚持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为唯一的标准对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第四、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了主观性

同样,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主观性也同样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对于中国东北现在是我国重工业的中心原因的分析,居然有人这样说:“中国东北工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得感谢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这个结论自然是错的,问题是怎样去进行批驳。中国东北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中国东北人民的辛勤劳动,虽然日本在殖民统治期间,对东北工业进行了一些投资和管理,确实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东北变为它进行侵略战争的基地,把中国东北的工业变为它战争机器的一个组织部分,并从东北掠夺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战略物资、劳动力和大量农产品等。所以这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又如世界史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评价,教材中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评价并没有错,但容易给我们造成这样一个错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如美英等他们参战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其实,在二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既得利益;而客观上又符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潮流。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可以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的分析中来了解。

三、培养正确历史思维的几个原则

历史是一门严肃严谨的基础学科,但每个人的历史观又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这也正是历代历史学家的追求。作为一般的学史者,要克服错误的历史思维的影响,培养自己客观公正、科学严肃的历史观点,应掌握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以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衡量评价历史的唯一标准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同时也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评价历史现象的标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看它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注:黄安年)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原则

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察看其主观活动、事件或现象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进而研究对当时历史发展起到何种作用。不能以传统的公式,也不能用感情和道德作为标准论断。

第三、坚持全面,力戒绝对化的原则

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它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任何历史现象也不是单独的存在,有它发生的原因。所以分析评论历史现象应全面地加以分析,不能断章取义,以局部代替全部,以偏概全;也不能“非此即彼”,对历史现象进行一刀切。

第四、坚持质疑的原则

常言“学贵有疑”。确实课本内容是学习的主要依托,但不能学死,不能限制在课本的表述形式中,应尽量地拓宽知识面;对课本中某些史实、观点、概念和结论等的不当说法或错误理解学会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打破一些习惯性的模式。

标签:;  ;  ;  ;  ;  

纠正历史思维定势的思考与实践_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