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思考
◆ 巨艳蕊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职教中心 712000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日益多元,观念日益开放,资源日益丰富,这些虽然极大的改善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却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而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面对如此现实,我们认识到进行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关键词:必要性 精神状态 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自杀及其它暴力事件频发。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国内的有关报道也指出,近几年来,自杀已成为我国15-34岁青少年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位死因,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已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浙江的调查表明,13.3%的中小学生曾计划自杀,4.2%考虑离家;上海市的调查表明,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达到15.23%。
2.学生的精神状态较差。2014年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中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中,68.49%的初中生78.11%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但有时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67.84%的高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的体验,同时,来自身边人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他们感觉不到幸福,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出现了焦虑性病症,严重者甚至会为摆脱生命的困扰、得到生命的超脱而走向生命的不归路。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功利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1.生命教育的狭义理解: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内容”,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学校生命教育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2.生命教育的广义理解:将“生命”定位为“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育目标的本质回归。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生命教育关注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立足于个体生命来帮助人们学会生存,成为优质自己的教育。生命教育作为关怀一切有生之命的教育理论,它必将要把视野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它必将要教育学生爱护自然、感受自然的一切生命的奇特与精彩。
三、生命教育的实践
生命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天然的密切关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生命是教育的本原,教育是生命的发展的方式之一。然而,正是如此重要的生命,却长期受到社会无视,遭到教育漠视。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重视生命教育”“学会生存生活”的概念。生命教育的实践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学校应切实落实一下几点。
1.安全防范、安全措施教育。我国青少年轻生现象的时有发生和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而引起的人们对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视。因此,各个地区先后开展了有关如何让学生学会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教育。
2.敬畏生命、体验生命教育。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道德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道德源于生命,提升生命。道德以自然生命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自然生命,它引导人们对意义的追求,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道德教育是用理想的标准对事做出善恶的评价,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这种人的超生命本性使道德成为人的必需,使肉体生命具有了意义,成为真正的人。
3.生命教育中要注重生命体验。生命不同于呆板的、外在化的知识,生命是有灵性的。生命只有在体验中才有活力,才有意义。叔本华认为,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证明的存在,“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生命化的道德教育是情感的道德教育,它坚持道德教育以激发情感为关键。显然,生命只有诉诸体验,才有激发情感的可能。
我相信,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必以最不可动摇的决心来选择生命教育的事业,必能以最坚韧的个性来捍卫对生命教育的信仰,用这个信仰去成就每一朵生命之花的鲜活。
论文作者:巨艳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生命论文; 道德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自然论文; 青少年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