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_科技论文

论我国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_科技论文

试论我国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30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 (1999)03-0085-0089

国别比较研究证明,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占世界第3位, 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然而,我国科技的整体实力,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世界上却处于较低的位置。按照系统理论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系统的结构影响了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科技系统的功能,必须从调整科技系统的结构着手。本文就此发表浅见,以就教方家。

1.对我国科技结构调整的回顾

1.1.科技结构调整超前于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从体制外开始的,在90年代以前,改革的重点是调整集体所有制经济结构,发展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通过扩大增量,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原经济体制的主体部分,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增强企业活力上,计划管理体制尚未从根本上触及。90年代以前的改革,只是局部性的改革,是对微观结构的调整。经济领域中的宏观结构调整开始于90年代初,当前正在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如行业转换、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可以看作是国有企业进入了实质性的改革。按常规理论,只有当国民经济主体——国有企业参与时,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称得上是宏观结构的调整。

相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科技系统的宏观结构调整起步较早。众所周知,建国以后,我国科技体制、经济体制全面引进前苏联模式,结果是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到70年代末,各级政府和各行业部委共拥有4000多个科技机构,近百万科技工作人员。尽管高校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却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纯粹成为培养人的场所。相形之下,企业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很多企业科研工作成为一片空白,仅等同于一个生产车间。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科技领域进入微观结构调整阶段。主要表现是:

第一,政府科技机构在科研方向选择、科研课题组织、科研经费筹措、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科技机构的活力,密切了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高等学校从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模式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模式过渡和发展,重点高等学校逐步成为“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并重,从而带动了其他高校科学研究的展开,高校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军。

第三,培植企业科技力量,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成长壮大起来。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以《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我国科技进入宏观结构调整阶段。主要表现是:

第一,政府科技机构内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尽管这一改革是从局部开始的,但它的影响却是全局性的,所以可以看作是宏观结构的调整。由于政府所属科技机构众多,队伍庞大,经费与人员形成尖锐的矛盾。“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调整改革方针一石三鸟:一是促进大部分的科技机构转向应用开发研究,通过技术市场养活自己,同时可以促进技术市场的发育和成熟;二是推动一部分科技机构进入企业,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三是缓解政府科技机构人员与经费的矛盾,腾出一部分人头费用于科学研究。可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尽管是政府科技机构内部的改革,但它的影响却波及全局,可带来宏观科技结构的调整。

第二,科技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8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要,科技工作的重点从基础研究领域转向应用开发研究领域,国家要求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科研经费,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第三,科技经费结构的改革。经费来源由单一政府拨款向多渠道筹措科技经费的格局发展,特别是扩大企业的科技投入。

1.2.科技结构的调整受制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客观评价我国科技系统近20年来的结构调整,应当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应用开发研究领域每年有逾万项的科技成果,科研人员面向经济的意识大为增强;其次是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部分企业科技力量有所增强;第三是企业科技经费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经费来源结构有所变化。但是,从宏观上看,科技结构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相对于教育、文化等其他领域,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致使科技结构的调整远远没有到位。

第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实际效果与改革初衷相去甚远。贯彻这一方针的关键是“放开一片”,而做到这一点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是成熟的技术市场体系;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吸纳科技机构的强烈愿望。由于80年代的经济改革集中在体制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没有进入市场,技术市场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转轨尚未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因而科技改革的进展十分缓慢,真正放开的科技机构数量很少,作为事业单位的政府科技机构依然是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科研效率低下。从已经放开的一部分科技机构的情况来看,能够靠承担科研课题和出售科技成果养活自己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在那里参与市场中非科技行业的竞争,导致国有科技资源的严重流失;整体进入企业的科技机构更是寥若晨星,企业科技力量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加强。

第二,三类研究比例失调,基础研究严重削弱。大多数国家三类研究的投入比例为,基础研究占10%—15%,应用研究占25%—35%,开发研究占60%—70%。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仅占2%—5%,处于极低水平。科技结构调整中,科研重点的转移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为了扭转我国过去基础研究比重过大,通过加大应用开发研究加强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但是要求高等学校将70%以上的科技力量转到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应当看作是权宜之计。作出这一决定的背景是,企业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基础研究的成果还不可能在企业通过应用开发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所以,高校必须同时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以取得成果直接向企业转化。说它是权宜之计,是因为只有基础研究才是高校的优势,应用开发研究是企业的优势,这已为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所证明。高校开展应用开发研究只能作为一个过渡,待企业科技力量壮大起来,应用开发研究的主体应毫不迟疑地转移到企业中去,高等学校则应回到基础研究上来。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转向同样具有权宜性,政府把大部分经费投向应用开发领域也是因为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一旦企业实力增强,科技投入自觉性提高,企业科技经费在总经费中占到一定比例,政府就应该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建立自己强大的基础研究体系。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企业整体科技力量依然故我,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大面积亏损,根本无心或无力向科技投入,致使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不能回到自身的优势上来,长时期的“扬短抑长”,政府的科技经费重点只能放在应用开发研究上,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少。三类研究比例长期失调,基础研究严重削弱将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三,科技成果积压。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始终站在科技圈的外围,生产发展仍然依靠外延扩大,即使是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也总希望能直接得到无偿或低成本的科技成果,不愿意在科研工作中投入资金去冒一定的风险,致使科技成果大量积压在高等学校和政府科技机构。多少年来,从政府到科技成果拥有者,为成果转让可谓用尽心机,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科技成果积压的深层原因,是科技结构的问题,如果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应用开发研究机构,企业自身投入,自己研究的成果就不会出现积压。企业科技力量长期得不到加强,正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结果。

2.新一轮科技宏观结构调整的内容

如前所述,过去是科技结构的调整受制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致使科技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进入大幅度调整的时期,企业的大分化、大改组,强强联合,减员增效,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同时,高校结构的调整亦如火如荼,打破条块分割,打破学科壁垒,校际之间正在开展广泛的联合。经济结构和高校结构的调整为科技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宏观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几年由于科技结构的调整屡屡受挫,科技改革的步伐明显减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改革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否则,科技改革就会从超前演变为滞后,反而拉经济结构和高校结构调整的后腿。那么,如何调整我国的科技结构呢?鉴于工业企业中资产重组和高等教育中院校合并的做法,我们认为,科技结构调整应当从重新布署科技机构着手。

2.1.大部分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开发研究及其投入应切实做到以企业为主体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改组、大分化,经过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后,超大型企业将对科技的认识发生质的变化,必然对科技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合并以后的企业尽管规模扩大了,科技力量还不可能随之增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常规办法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机构。那么,企业就会把眼光转向政府科技机构,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则可利用这次机会大规模地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科技工作的主体。企业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科技机构,就不愁企业不投入。有了机构,有了投入,企业自然就会成为我国应用开发研究的主力军。届时,前面所述由于科技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大部分问题,就将不复存在。

2.2.部分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进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以高等学校为主体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的主体无不是高等学校。为避免政府科技机构与高校争基础研究的项目和经费,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部分研究所,在地理条件和学科条件具备时,应该有计划地以所为单位整体进入高等学校。我国重点高校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特别是有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有着强烈的发展科技的欲望。在发动广大教师开展科研的同时,往往采用扩大专职科研人员的做法,在这一点上,正好与政府部门相反。如果高水平的科技机构,特别是有著名学者率领的这类机构整体进入学校,势必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学校会张开双臂迎接他们。过去,高等学校规模较小,一次容纳几百人的科技机构有一定困难,高校合并以后,拥有数千名教职工、数万名学生的学校将不鲜见,一次接受几百人的科研队伍将不成问题。何况高水平科技机构进入高校对机构本身的发展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多学科优势互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研究生作为生力军进入科研等,这些都是现代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3.政府科技机构走集约化之路

我国科技机构星罗棋布,规模小,效益低是有目共睹的问题。据国家科委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我国有近一半(44.6%)的科技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1993年,全国近5000 家科技机构中, 只有1396家获得专利权,获得专利超过20项的只有4家。 企业资产可以重组,高等学校可以联合,科技机构更应该走集约化之路。发达国家有着数千人以至上万人的科技机构,其科技成果如获准专利数以天为单位计算,规模效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国科技机构拥有上千人规模的十分罕见,科技结构调整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政府科技机构之间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界限,通过合并提高科研效率和效益。

3.如何实现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

科学地提出科技宏观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也是更为困难的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实现这样的设想?例如,科技机构进入企业是自80年代以来就开始着手的工作,但就是无法取得突破。经济结构和高校结构的调整,为科技结构的调整从大环境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做法上积累了经验,为开拓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3.1.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参与科技结构的调整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政府科技机构进入企业的改革,主要依赖于市场的作用。试图通过市场竞争,一方面使科技机构从技术市场获得研究经费和课题,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与企业发生密切的联系,科技机构整体逐步进入企业;另一方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对科技的认识,产生吸纳整体科技机构的欲望。翻开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从自然经济到自由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见,靠自由竞争形成市场体系、实现结构调整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后发型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同样具有后发型优势,在发展阶段的选择上,可直接避开从自然经济到自由市场经济、从自由市场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然演变阶段,直接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即政府从一开始就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介于市场经济,减少因为市场缺陷而带来的损失。西方国家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已越来越大,市场和政府被称为是操纵经济的“两只手”,前者保证微观活力,后者控制宏观结构,科技和教育更是作为国家的事业来举办。我国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政府在经济结构和高教结构调整中顺应市场规律,运用行政手段发挥主导作用,其效果是显著的。既然政府在经济和高教领域能够做到,那么,政府在科技结构的调整中,同样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科技结构的调整涉及到科技、经济和高教三大系统,其难度远大于经济和高教内部结构的调整,所以政府更应该调整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条块分割是我国结构调整中的一大痼疾,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弊端。新一轮的科技宏观结构调整,既要打破科技系统内部的条块分割,又要摧毁科技、经济、高教之间的樊篱,利用行政手段消除弊端可以称之为“以毒攻毒”。例如,当科技机构与企业合并时,如果合并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设置障碍,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强行划拨;如果是各主体的主管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阻碍结构调整,更高一级的政府主管部门就可以运用更高层次的行政手段,消除下级行政部门设置的障碍。在这里,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管理原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3.2.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参与科技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科技投入中政府投入占70%以上,政府可以利用科技投入的倾斜,促进科技结构的调整。

基础研究投入可以适当向高等学校倾斜,引导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进入高校。目前的基础研究投入,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除了“面上项目”高校稍有优势外,在“重点项目”上,高校处于明显的劣势,政府科技机构占有绝对优势。国外高校基础研究一般占总数的60%以上,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基础研究投入大部分是向高校倾斜,考虑到发达国家有一部分超大型企业也在进行基础研究,那么,政府科技机构承担的基础研究比例就很低了。这样的布局,说明只有高校才能充当基础研究主体这样一条科研规律。政府利用经济手段调整科技结构,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重新调整投入的方向,把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基地,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大幅度地减少对政府科技机构的投入,推动政府科技机构主动进入高校。

应用开发研究投入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政府科技机构进入企业。这里可以借用美国高技术研究的经验。美国高技术研究由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一个科技机构主持,一般是高校或政府研究所,高技术的基础研究在科技机构内进行,应用开发研究由科技机构向企业招标,政府投入的经费小部分用于基础研究,大部分用于应用开发研究,中标的企业可以得到可观的高技术经费,但中标的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雄厚的科技实力,二是巨额的科技投入。因为政府的经费只能作为研究的引导资金。由于企业一旦中标,就意味着企业在该领域占领了制高点,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在高技术研究招标时,众多企业趋之若鹜。我国高技术研究项目亦很多,现行的研究方式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研究,主要由科技机构完成,原因是企业科技实力不足,结果有了成果却转化难。如果仿效美国的作法,主持项目的科技机构向企业招标,对企业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首要的是提高科技实力,那么整体科技机构进入企业无疑是一条捷径,这将成为企业吸收科技机构的强大动力。

重大科技项目同样可以引导科技机构之间的合并。重大项目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对科研队伍的数量、结构,对科研条件等各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只有那些强强联合的科技机构,才具备承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能力。因此,在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时,政府完全可以制定倾斜政策,鼓励科技机构走联合之路。

3.3.市场在科技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对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范畴,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调整科技结构,这与过去强调政府一元化主体,由政府包办一切是根本不同的。强调运用政府手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政府手段,而不是过去那种根本否定市场作用的政府手段。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不成熟阶段,我们强调政府在调整科技结构中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为了促进市场体系尽快建立和成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强调政府的作用外,仍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涉及到科技机构、企业和高校三个最重要的领域,三个领域内部的竞争和三个领域之间的竞争,围绕着提高科技水平展开。市场主体既要面对国内的竞争,又要参与国际的竞争。由于国内市场发育暂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科技结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把一部分优秀的、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高校和科技机构推向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培育市场主体,从而带动国内市场的发育。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生产要素重中之重,对于那些已经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条件的高等学校,政府科技机构优先进入,提高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对于一流研究所要通过集约化改善学科结构和学术环境,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市场主体对科技的认识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科技机构和科研人员将真正成为社会最稀缺的资源,科技在国内市场的身价就会倍增,届时,科技结构的调整就能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政府和市场相互补充,共同调整宏观科技结构,促进科技、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1998-06-18

标签:;  ;  ;  ;  

论我国科技宏观结构的调整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