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青
呼和浩特博物馆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 呼和浩特博物馆有一件馆藏的萨满教狮头面具。此面具就是当时萨满教跳神所戴的面具。他借助面具的法力战胜妖魔,以跳神的仪式边唱边舞,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后来这样的跳神仪式统称为“跳神节”。并设在每年的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长期盛行于中国北方民族。
关键词 萨满教 自然崇拜 面具 舞蹈 风格特色
在呼和浩特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件清代萨满狮头面具。面具曾被用于萨满跳神活动。此面具高76厘米,宽66厘米。头戴用纸浆做成的五个骷髅冠,骷髅顶部饰火焰珠,宝珠内嵌有红珊瑚和绿松石。红棕色头发,头顶饰有绿樱金矛。额顶戴宽条铜鎏金箍,箍面刻有缠枝花,在两鬓角处做成花形卷云纹。整体面部用大量的红珊瑚珠蹿缀而成。大眼圆睁,张口露牙,舌尖高挺,火焰眉中间还有一只大眼珠,大而下垂,耳戴木质镂空祥云耳饰,两耳侧挂彩穗。面目狰狞,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此面具无论是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民俗价值及文化价值都是非常珍贵的。由于萨满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能由萨满传世珍藏,因此很难见到。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此面具,就得从它的起源来说起了。
一 萨满教的起源
萨满教是古代蒙古人的原始宗教。最早是在中国史籍中出现的。《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变通如神。”从这一段话足以解释萨满教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是自发产生的。将舞蹈与宗教结合在一起,并戴上形式各异的面具和服装,与神灵相通,并借助神灵的力量来驱赶妖魔,保求平安。巫师头戴面具登场表演,主题是镇邪除魔,传播佛教普度众生。红色珊瑚代表威武和正义,给百姓带来和平的英雄形象。白色可以体现骷髅恶魔的形象。类似这样的面具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了诸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称之为“跳欠”,卫藏地区称之为“羌姆”,康巴地区称为“巴羌”,内地称之为“跳神”,“打鬼”,“跳鬼”,而寺院的僧侣则多以“多吉嘎尔羌姆”称之。在藏区,人们特别崇拜狮子和老虎,这是和狮虎本性的威猛是分不开的,古代藏族人把狮虎视为战神和附着在人左右两肩的生命保护神。这样,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要把面具做成狮头面具了。面具曾被用于萨满跳神活动。萨满跳神戴上此面具,模拟各种动物和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就需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部系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鼓,边唱边舞,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三 舞蹈背景
西藏的宗教舞蹈“羌姆”(跳神)。羌姆为藏语,也被称为“卡尔羌姆”,起初的意思就是跳的意思,后来就慢慢习惯成为宗教舞蹈的“专用词汇”。羌姆的舞蹈形式主要是以身体的仪态和步履节奏为主,并用十二种扶妖降妖的表情来表现的被称为“羌姆”,无论是什么称谓,总的反映了人们娱神、破灾、图腾崇拜的一种心理。他们都是用舞蹈的形式来宣传宗教教义。因此在有寺庙的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久跳不衰。
四 民族风格及艺术特色
藏族面具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其色彩具有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了性格化特征。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较固定的角色。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段达到荒诞怪异、浪漫奇幻、狰狞恐怖、严肃威慑之效果。这是藏族人对艰苦单调的生活在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补偿,在面具上得到自然表露。匠心独具和变化丰富的纹饰,考究的用料,大胆的色彩,高超的制作工艺,使面具显得金辉银灿,神圣典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赵江滨,卜英姿《和硕恪靖公主府》[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3
2 郭净,《心灵的面具——藏密仪式的实地考察 》[M]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3 华锐,东智 《藏族面具艺术浅识》[J] 中国藏字;1998年04期
4 古兰丹姆 《青海塔尔寺“羌姆”舞蹈特色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刘健,孙龙《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6冯双白《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源头及其流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乌国政,李宝祥《查玛探析》[J]民族藏字;1998年04期
罗惠青(1973-),女,汉族,山西代县人,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论文作者:罗惠青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面具论文; 萨满教论文; 舞蹈论文; 藏族论文; 呼和浩特论文; 宗教论文; 萨满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