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员工对医疗废物风险认知调查论文_杨倬

医院员工对医疗废物风险认知调查论文_杨倬

(深圳市龙岗区卫生监督所 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目的:了解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进而如何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方法:利用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362位员工进行调查。并将回收后之资料,通过统计软件包(SAS)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一、在不同年资及不同性别,对放射性废弃物之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差异。二、医院员工在获取医疗废物信息之传播媒体主要来自于报纸、电视以及同事等途径。三、不同单位的员工在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主要来源为:医疗人员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护理人员经由工作例会和同事;医技人员经由杂志以及单张小册、行政人员经由报纸。从报纸以及朋友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的风险认知得分较高。但从电视接收过有关医疗废物信息,其风险认知得分却较低。结论:医院管理者应了解医院中不同单位的员工对于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以作为医院相关单位在管理医疗废物上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使员工对医疗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关键词】风险认知;传播途径;医疗废物;医院员工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331-03

深圳市由于工业的日益发展,且在长期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的政策下,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渐渐的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在有害废弃物处理、管理工作上,已经存在一定的危机。但是医疗废物处理相对于其它污染事件而言,医疗废物的危机似乎又较不为民众所重视。对于产生量越来越庞大,且也欲趋于复杂的医疗废物而言,如果处置不当,不但会污染环境更可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1]。并且一旦医疗废物污染到医疗院所的工作环境,则首当其冲的便是原即罹患疾病的病患及天天在其中工作的护理人员。这对于医院员工而言,其在面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过程更是时时面临各种被感染的危机。假如稍一不慎的话,便会经由各种感染废弃物的处理过程造成病原菌二次感染的危害,其后果之严重,令人不容置疑。

医院应该重视其员工对医疗废物的心理层面(风险,知觉)问题,以藉此来了解医院员工对医疗废物在心理层面(风险认知)的看法。并藉由传播媒体对医院员工在医疗废物风险认知上有何影响,以做为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上的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三家医院之员工为受测对象,将医院员工分为医疗、护理、医技及一般行政人员等四类。本研究再利用此分类,对这些人员进行分层比例随机抽样,将医院员工分为医疗、护理、医技及行政人员四层,并通过各个医院之总务部及人事室,利用统计公式求得所需总样本数为362份,医疗人员52 份、护理人员148份、医技人员60份、行政人员102份。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共分为两次进行。第一阶段总受测样本数为362份。医疗人员52份、护理人员148份、医技人员60份、行政人员102份。回收之问卷共237份,回收率65.5%,扣除填答不完全之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为225份。第二阶段总受测样本数为362份。医疗人员52份、护理人员148份、医技人员60份、行政人员102份。回收之问卷共192份,回收率 50.8%,扣除填答不完全之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184份。

第一、二阶段问卷回收后,将问卷进行整理,并在剔除填答不完全的无效问卷后,将其一一编码并输入计算机之中。再依据各部分研究目的与假设检验之需要,利用SAS6.12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及因素分析,藉以了解各变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存在,或探讨其相关性为何?包括: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各单变量采取平均数、次数分配及百分比等分析,以初步了解变量的分布状况。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分别检验样本特性(不同所属单位、性别、年资及学历)对四项医疗废物风险认知平均值之间的差异。三、卡方检验:用以检验样本特性(不同所属单位、性别、年资及学历)与医疗废物消息来源的传播媒体之相关性。

2.结果

2.1 医院员工对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结果

受测的医院员工对四种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平均分数,以废弃物的种类作区分,在一般性废弃物方面,医疗人员的风险知觉平均数最高(6.081),医技人员最低(5.479)。感染性事业废弃物方面,医技人员的风险认知平均数最高(9.292),护理人员最低(8.506)。化学医疗废物方面,医技人员的风险认知平均数最高(9.208),医疗人员最低(8.622)。放射性废弃物方面,医技人员的风险认知平均数最高(9.521),医疗人员最低(8.811)。

平均数相等之检验显示,(1)在不同单位的医院员工在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上,不同的所属单位对一般性、感染性、化学性及放射性等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影响未达α=0.05之显著水平,因此,此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并不会因员工所属的单位不同而有差异。(2)在员工年资的不同。在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上,不同的年资,对一般性、感染性、化学性等三项项废弃物的风险认知影响未达α=0.05之显著水平,故此三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并不会因员工年资的长短而对其风险认知有影响。但在对放射性废弃物上显示其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以,由于年资的不同将会影响其风险认知的判断。(3)在性别的不同。在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上,不同的性别对一般性、感染性、化学性等三项医疗废物之风险知觉的影响未达α=0.05之显著水平。因此,员工对此三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判断,并不会因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放射性废弃物上,由于其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P<0.05),故员工的性别不同,在放射性废弃物的风险认知判断上也有所差异。(4)在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上,不同的学历对一般性、感染性、化学性及放射性等四项废弃物的风险认知未达α=0.05之显著水平,因此,员工在对此四项废弃物风险认知的判断上,并不会因学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传播媒体与医疗废物风险认知之研究结果

2.2.1医院员工在有关医疗废物信息传播媒体之接收情况 在184位医院员工中,接收医疗废物信息之传播媒体以大众传播中的报纸为最多(102:16.9%);其次为人际传播中的同事(100:16.6%)、以及大众传播中的电视(96:15.9%);而人际传播中的家人(6:1.0%)则是医院员工在获取医疗废物信息比例较小的信息接收渠道。但由于医疗、护理、医技及行政人员的样本抽取比率并不一致,因此,经由不同单位的员工比率算出加权值加权,用以推估医院员工在医疗废物相关信息的接收情形。其经过加权之后,则医院员工在医疗废物信息来源接收渠道的结果排序与未加权时相似,报纸(18.2%)仍为最多医院员工的消息来源渠道,其次为电视(16.9%)与同事(16.4%)。

2.2.2医疗废物信息传播媒体与医院员工特性的关系 利用卡方检验来分析医院员工的特性与各个传播媒体关系。以所属单位比较时发现,在大众传播——“报纸”与“杂志”;小众传播——“工作例会”与“单张小册”;以及人际传播——“同事”与“师生之间的讨论”等项均达显著水平,意即医疗人员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护理人员在经由“工作例会”、“同事”;医技人员在经由“杂志”、“单张小册”;以及行政人员在经由“报纸”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比率均高于其它不同单位的人员。以年资比较时,大众传播——“电视”;小众传播——“工作例会”;以及人际传播媒介——“师生之间的讨论”达显著水平,意即年资在3年以下(含)之员工经由“电视”;年资在7~9年之员工经由“工作例会”以及年资 10 年以上(含)之员工经由“师生之间的讨论”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比率均高于其它不同年资的员工。以性别比较时,在大众传播——“杂志”;小众传播——“单张小册”等项也达显著水平,也就是说,男性经由“杂志”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比率高于女性,以及女性经由“单张小册”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比率高于男性。以学历作比较时,在大众传播——“报纸”;小众传播——“工作例会”:以及人际传播——“家人”等项均达显著水平,意即学历在大学以上(含)之员工经由“报纸”;学历在中专以下(含)之员工经由“工作例会”;以及学历在专科之员工经由“家人”获得医疗废物信息的比率均高于其它学历之员工。

3.讨论

3.1 员工所属单位、年资、性别及学历对医疗废物风险认知之影响由本研究结果得知,除了性别与年资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有显著性差异外,所属单位、性别、年资及学历的不同,在对四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上并无显著差异。性别的不同,虽只在放射性废弃物放有显著差异(女性平均分数高于男性),但性别对其他废弃物的分析结果也发现,女性的风险认知平均分数均高于男性,这与Riechard & Peterson(1998)[2]研究结果相符。女性在对危险物的风险认知会较男性来的高。

在年资的不同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结果上是有差异的,而这差异在通过多重比较后发现,年资7~9年与10年以上(含)的员工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发现年资10年以上(含)的员工,在风险认知的平均得分上较低于年资7~9年与4~6年的员工。但大致上,年资较深的员工均有较高的风险认知,这与Mansour(1990)[3]的研究结果相符,其发现在针扎危害的风险中,年资较浅的员工较容易发生扎伤事件,也就是说,资浅的员工风险认知较资深的员工来得低。因此,医院应对资浅的员工应加强相关的在职教育,以提高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此外,护理、医技及行政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平均分数最高,而医疗人员则在感染性事业废弃物的风险认知平均分数最高,但与放射性废弃物的风险认知平均数仅差0.081,故大体上医院员工对放射性废弃物有较高的风险认知。这可能由于放射性废弃物存在着辐射的特性,而员工对放射性废弃物特性的不了解,及辐射给人们大部分是负面的印象,例如:癌症与死亡等,才会使得员工对放射性废弃物有较高的风险认知。但这并不代表医院员工对其他医疗废物就可忽略其潜在之危险,例如:感染性医疗废物,若未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置,则除了会造成院内的感染外,亦也可能会造成疾病之流行。因此,对于医院之员工应加以倡导各项医疗废物之风险,如此,才能使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有深入了解,进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伤害。

3.2 医疗废物讯息的传播管道与医院员工特性之关系

由结果显示,在以所属单位作比较时发现,医疗、护理、医技以及行政人员,对医疗废物的主要讯息来源均不相同。造成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因为医疗、护理、医技以及行政人员,由于其所属单位的不同,而且工作性质上的差异,以致导致这样的结果。

此外,本研究也发现,男性的社经地位越高,其接触报纸及杂志的机会也越高[4]。也就是说男性的医院员工,其社经地位越高,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得医疗废物讯息的机会也越大。而学历为大学程度以上、以及性别为女性之员工主要是经由单张小册获得医疗废物讯息。由于其传播范围较大众传播来的小,接触者往往须在特定的地点或情境下,且采取较主动的态度去参与。所以,医院的女性员工极有可能是在岗前培训或其他的说明会场合中接触到诸如单张小册这样的小众传播媒介。

所以,医院管理者应了解医院中不同单位的员工对于医疗废物之风险认知,以作为医院相关单位在管理医疗废物上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并可针对不同的对象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体,使员工对医疗废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员工对医疗废物的风险认知。

【参考文献】

[1] Mato,R.R.A.M.& Kassenga,G.R.(1997),“A Study on Problems of Management of Medical Solid Wastes in Dar es Salaam and Their Remedial Measures,”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1:1-16.

[2] Riechard,D.E.& Peterson,S.J.(1998),“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Related to Gender,Community Socioeconomic Setting,Age,and Locus of Control,”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30(1):11-19.

[3] Mansour,A.M.(1990),“Which Physicians are at High Risk for Needlestick Injuries?,”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18:208-210.

[4] Sztanyik,L.B.(1993),“A Re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Wastes in Medical Institutes,”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11(5):429-439.

论文作者:杨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医院员工对医疗废物风险认知调查论文_杨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