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逐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只有做好管理工程,方可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需要配合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维护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方法;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想真正落实各项工作,要从施工现场情况出发,安排足够的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工作。此外,施工现场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确保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为减少管理经费,节省人员开支,未建立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管理期间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的正常开展。而施工现场监理单位也未制定健全的管理机制,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未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匮乏,施工期间不能将工程监理的监督管理职能发挥出来,从而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1.2施工材料与设备因素
当前,因为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将导致出现各种工程事故,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进行中,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不到位,包括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使用、管理以及维护保养等内容。通常来说,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采购人员很少深入建筑市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也没有对施工材料质量与价格作出细致对比,在选择材料供应厂商的时候,也未开展实地考察工作,这样无法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经常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偷工减料的问题非常普遍。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未能严格做好检验工作,同时必须送检查站开展二次检验复试的原材料也未能送检,导致施工材料与规定要求不符。从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来看,未能按照施工材料性能实行分类堆放,一些重要是施工材料未做好遮挡措施,导致材料被损坏,如钢筋被雨水淋湿后会生锈,水泥被雨水淋湿后会结块变质。在使用施工材料的时候,管理也不到位,存在着材料被浪费、乱丢弃的现象,这样使得施工材料不足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由于机械设备使用与管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
1.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看,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来自于基层,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但是缺少专业管理理论知识,而一些来自于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现场实践经验却很匮乏,无法真正将管理只能怪履行到位,这样很难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现场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也不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管理技能不强,管理知识不扎实,工作中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与业主、施工单位等沟通了解很少,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开展。甚至个别监理人员还有着“吃、拿、卡”等行为,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这样很难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构建动态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以此来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类似于缺乏管理制度与管理力度的问题长期存在于很多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中,鉴于此,建筑企业应一改传统、落后的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建筑市场发展的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掌控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根据动态信息的反馈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另外,动态的管理制度可以让建筑工程的管理从动态施工项目中找到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率。
2.2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所有建筑工程需完成预定目标、社会效益等均应当真正确保施工安全。安全管理融汇于整个工程施工当中,包含了对施工中的安全情况的辨别及控制。建筑工程身为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酿成庞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涉及到施工人员乃至周遭人员与建筑物的安全。进行工程安全管理,则应当将安全管理制度给予完善,需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责任主体,项目经理身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首要责任人,则应当具备较高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施工单位需将项目经理当作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控制方式,还应当依照项目的规模设定专职安全人员。
2.3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任何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部分的支持和管理,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各个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而建筑单位也应建立起监督部分和监督人员队伍。在进行监督管理时需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妥善结合起来,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如内部监督队伍其往往会因为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利益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政府监督部门则不会这样;同时,政府监督部门对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多潜在的问题未必能够及时发现,而内部监督人员却可以发现,由此可见加强两个监督部门的工作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2.4加强技术管理
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图纸会审过程的技术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协调好成本、质量、进度的关系。严格施工过程技术监督,要针对工程施工中的关键与隐蔽部位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强化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断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从而在施工中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消除质量事故隐患。
2.5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都极其繁琐复杂,为减轻负担企业往往会选择分段外包的方式与承包方合作施工,因此企业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施工单位。其次,建筑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并且还要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如期进行。再次,建筑企业强化施工现场的签证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变更,工程验收等工作要做详细的记录。最后,强化对工程进度费用支付的管理,工程进度的费用支付要严格按照合同或招标文件并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工程量和进度进行,并且要对这些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形式的建筑被人们创造出来,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针对涉及因素多的实际,应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1]王荣世.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1:42-43.
[2]曾应泉.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17.
[3]叶利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2:183-184.
论文作者:谭桦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