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经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工作中,实现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海绵建设能改变地下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对我国的自然情况起到了改善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重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引言
目前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建设理念就是海绵城市,该理念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促进城市建设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当下在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通过对该理念的应用不仅仅能够保证实现园林基本的观赏功能,还能够促进环保理念的落实和发展。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人员来说应该要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将这一理念不断加强实践和应用,以此保证园林景观在具备观赏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发挥出来更大的生态效果。
1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
不同地域环境有着不相同的气候条件,我们在进行以海绵城市为主导思想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原则。我国的海绵城市起步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海绵城市设计规划和理论,这就导致我国的相当一部分设计师过度的依赖国外的相关设计理念,照搬成功的案例。而忽略了我国的城市环境与国外城市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对具体的项目用地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调查发现的水文等特征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对于雨水量较大的地区,增加高大乔木的栽培,加强雨水的下渗,减少地面径流的形成。而对于降雨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可以适当进行广场及其他园林景观设施的建设。
1.2整体性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整体性是将整个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从周围原始地貌环境中进行特征要素的提取,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当的将这些元素融入进去。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海绵城市的作用和效果,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基础工作,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行保留式设计,增强城市储水,净水的能力。
1.3生态优先的原则
海绵城市理论的园林景观设计建设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园林生态模式,我们要将生态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首先,我们的规划要在保障城市原本排水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保障江河等雨水储藏场所的安全;另外,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能够对我们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更新和净化,我们更应该加强生态原则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地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1花园式绿地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到花园式绿地建设工作中,可以将其建设成一个雨水花园的形式,利用人工的挖掘,将绿地打造成下凹形式,可以在大量降雨时,对雨水进行聚集,借助沙土与植物的共同作用,将雨水进行净化后用来进行园林植物的灌溉用水及景观水,或者可以将净化后的水渗入地表,使雨水转化为地表涵养水,提高地下水位,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情况。
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花园式绿地建设为主,景观水为辅的设计方式。花园绿地的建设要相对低于周围景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在花园式绿地附近建设景观池水,可以通过微倾斜的道路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在雨季来临时,花园式绿地将收集与净化后的水注入到景观池中,作为景观池水的供给来源,又能与景观池水形成一定的美感,使人们在生活中能看到园林景观建设的美感,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要加强对景观池水周围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可以将各种颜色的鹅卵石有设计的铺设在景观池水的周围,将地面的美感设计与景观池水的设计相契合;在花园式绿地与景观池水的周围,种植一些具有超强净化能力的植物,类似一叶兰、德国鸢尾、玉簪、麦冬等植物,在植物种植前,要根据视觉艺术效果,对植物的种植搭配与种植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将植物错落有致的栽种在花园式绿地周围,与花园式绿地以及景观池水形成一幅美景图,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到花园式绿地的建设中,不仅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更可增添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美感。
2.2渗透式路面建设
渗透式路面建设,可以将雨水渗透到路面下层。在平时可能此项建设工程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在雨水旺盛的季节或者一些降雨量较多的地区,这项过程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中,园区中心路面要加强渗透式路面的建设,车道、人行以及广场等人流相对较密集,道路压力较大的路面都可以采用渗透式路面建设,增强路面的排水能力,减轻路面积水情况,使人们能顺利出行。在渗透路面的的施工材料选择上,要经过严密的分析与材料质量检测,要结合园林景观区域内的土壤与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路面建设材料。最常见的施工方式有嵌草旱汀路面、可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透水砖路面,要在施工前完成路面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检测工作。如人行通道以及广场路面的铺设,可以选择透水砖路面,以透水性较好的混凝土为建设材料,这种材料与建设方式成本较低,同时又能保证工程的美观程度,又具有良好的透水效果。
2.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引进更多不同方向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并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设计出既保证生态环境,又能充分体现城市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加深当地城市的文化底蕴的绿化方案,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环境再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环境气候、地质土壤条件以及水文环境提前做好相关调研,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城市环境。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与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把握设计尺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4公园绿地
一般是在山顶或者是半山的位置上建设湿塘,以此将径流的速度降低。对于陡坡来说应该要使用LID技术,对于坡度比较平缓的位置可以设置多个坡面,以此来控制径流。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半山位置上建设生物滞留带,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对于山体的侵蚀。
2.5雨水利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将雨水进行高效使用,主要是将雨水进行净化然后运用到需要的环节之中;除此以外还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这样在绿化浇灌的时候就能够进行使用,以此就能够将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优化,还能够节约水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时候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进去能够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能够给人们营造出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具体应用的时候应该要遵循生态原则、引导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的真实情况对应用方案进行制定和规划,保证该理念的作用能够被完全发挥出来,保证园林工程整体功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静茹,秦华.试论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担当[J].现代园艺,2016(21):84-85.
[2]吕伟伟,郭鸣,吴志刚.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133.
[3]吴忠荟,黄文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农技服务,2017(20).
[4]廖立鹃.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6(21):234-234.
论文作者:李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路面论文; 雨水论文; 绿地论文; 理念论文; 景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