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效果对比评价论文_徐燕华,史咏秋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江苏金坛 213200

【摘 要】目的:对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对比及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血压在140/90mmHg以上的60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对其血压参数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患者的诊室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动态血压的平均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全天)高,P<0.05,并且在男性患者中,诊断率较女性患者更高,P<0.05。结论:单独给予患者诊室血压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女性更为显著,其临床中须对动态血压及诊室血压2种诊断方式进行结合对高血压进行诊断。

【关键词】高血压;诊室血压;准确率;动态血压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极高,40至50岁为该疾病的高发年龄,高血压患者经确诊后须长期用药才可维持体内血压平稳[1]。因此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尤为重要,临床常给予具有高血压特征(头痛、头晕)等患者进行诊室血压(OBP)诊断,但该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故易发生误诊,我院为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率,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数据及准确率,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数据及准确率,患者的基线资料具体如下:共有60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30例,男、女各占比50.00%,患者在参与诊断之前均未口服任何降压药物,其年龄范围在(36-57)岁,平均年龄为(40.25±2.31)岁,身高范围为(153-182)cm,平均身高为(167.63±2.33)年,体重指数在(20-28),平均体重指数为(24.52±3.01)kg/㎡。

1.2 方法

诊室血压监测:指导患者端正坐位,待患者呼吸频率恢复正常5分钟后,采用汞柱血压计为患者的上臂进行血压测量,次数为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分钟,然后取三次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值。

动态血压监测[2]:在为患者进行诊室血压的同时给予动态血压监测,由专人安装血压监测仪,并选择相关的精密记录盒,规定测量方案,6点至22点为白天测量,22点及凌晨6点为夜间测量,每过15分钟测量一次,其测量数据为患者的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患者的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的各项情况(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及准确率[3]。诊室血压参照标准为140/90mmHg;动态血压参照标准为135/85mmHg(日间),125/75mmHg(夜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版进行处理,患者的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的各项情况(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采用(X±s)表示,用T检验,患者的准确率采用%表示,用卡方检验,若P值小于0.05,表明患者接受不同血压监测方法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诊室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动态血压监测的脉压、收缩压及舒张压,P<0.05,其心率无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为男女间相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临床中常给予患者利用诊室血压进行诊断,其诊室血压为传统的高血压诊断手段,其诊室诊断职能对患者某时刻的血压进行测量,无法对患者的血压变异的情况及波动性进行精确的检测,合并患者在科室内诊断会受其环境因素影响,医护人员的检测手法,操作误差,患者自身的体位因素,从而影响血压诊断的准确性[4]。

动态血压诊断,是对患者在昼夜24h内,给予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的方法,以患者每个时段的血压为该患者的动态血压。其动态血压较诊室血压具有以下优势[5]:1)避免了患者因运动、情绪、烟酒等因素对血压造成的影响;2)于早期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3)该动态血压可提供较多的血压数据,能够确切的反应患者全天血压;4)医护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心脑血管发病时间的预测,以此避免高血压高危现象的发生;5)可依据动态血压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剂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降血压效果[6]。

研究数据表明,患者经动态血压监测的全天、白天及夜间的脉压、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诊室诊断的血压低,也较动态血压监测的任何实点高,P<0.05,此情况发生于未经过降血压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患者经诊室血压的确诊率为40.00%,说明患者在接受诊室诊断易受主观及客观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准确率较低。其女性的诊断准确率为26.67%,男性的诊断准确率为53.33%,其因素与女性更易受到情绪及客观环境干扰相关。

综上所述,当动态血压监测及诊室血压监测的血压均小于140/90mmHg时,则反映患者的血压为正常值。由于血压监测会受较多的客观因素所干扰,因此对诊室血压诊疗的患者应给予动态血压的进一步监测,当血压值在140/90mmHg以上时,则可确定为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姚涛,董岩,李占杰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达标情况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1145-1150.

[2]文佳,陈轶愔.24h动态血压在高血压分级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0):926-929.

[3]白延涛,石全宝,王金星.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22(1):52-55.

[4]潘露,刘梦姣,靳银欣.血压相关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1141-1144.

[5]张云,王树贤.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符合率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950-951.

[6]孙琳,杨萃.医院环境对从业群体各类血压及血压负荷值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827-829.

论文作者:徐燕华,史咏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诊室血压与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效果对比评价论文_徐燕华,史咏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