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县人民医院 江西新余 336600)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层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层级护理。对比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层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67%,远高于常规组的87.3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满意度分布和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层级护理干预在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中应用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还可改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层级护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成功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261-02
母乳喂养是婴幼儿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喂养方式,也是母亲和其交流的重要方式。母乳喂养对产妇和婴幼儿均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快速康复,同时还可提高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力,保障其健康生长发育。但是调查显示[1],当前母乳喂养的状况并不理想,4个月龄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45%,6个月龄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则下降至21.6%。可知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率。为此,本研究特选取300例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作为受试对象,引入层级护理,并将其应用成效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医院妇产科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中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所有纳入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层级组。常规组150例,年龄20~40岁,平均(31.2±4.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4±1.0)周,男婴78例、女婴72例;层级组150例,年龄20~40岁,平均(31.4±4.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1.1)周,男婴80例、女婴70例。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向产妇发放母乳喂养指导手册,告知其详细阅读,并及时向医护人员询问自己的疑问。
层级组均接受层级护理,首先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对产妇泌乳情况、新生儿母乳喂养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分析,分为1~3共3个层级,其中①1级:将泌乳情况和新生儿状态均比较好者归属于1级,护理人员只需要指导新生儿母乳喂养时注意事项即可,包括喂养频率、母婴姿势配合等;②2级:将泌乳情况不佳或者新生儿状态不良者归属于2级,嘱产妇家属注意给产妇补充营养,可给予促泌乳食疗,如猪蹄汤,玉米排骨汤、鲫鱼汤和红枣鸡蛋汤等,对于新生儿状态不良者提醒产妇小心喂养,注意避免造成呛咳的情况;③3级:将难以泌乳或者新生儿状态极差者归属于3级,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乳房护理,手法按摩乳房,理疗疏通乳腺管,正确挤奶等方法,促进乳腺管疏通。并利用吸奶器刺激乳头,在喂养前用湿热、干净的毛巾将乳头擦拭干净,若新生儿状态极差,则可先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至奶瓶中,放在其嘴边刺激吮吸,避免抽灌的动作,以免导致窒息。
1.3 观察指标
对比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均在护理后由产妇本人根据卫生部满意度调查表完成评定,所得评分≥95分者记为非常满意,≥60分且<95分者记为一般满意,<60分者记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 17.0软件,计数数据(%)借助完成检验。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条件。
2.结果
2.1 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层级组和常规组分别有142例和131例母乳喂养成功,层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67%,远高于常规组的87.3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401,P=0.004)。
2.2 满意度比较
层级组与常规组满意度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前者总满意率(98.67%)远高于后者(92.67%)(P<0.05),见表1。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建议对4~6个月的婴幼儿给予纯母乳喂养,并且应当将持续母乳喂养与辅食联合喂养维持至2岁,但是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在母婴同室产妇中给予常规护理对母乳喂养状况的改善作用并不理想,部分产妇由于担心身材拒绝配合母乳喂养新生儿。此外,常规护理模式下很多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并不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也不理想,因此母乳喂养状况不佳。
层级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产妇中应用后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改善作用显著。该护理模式首先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孕妇和新生儿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2]。相较于常规护理操作,层级护理模式更有针对性,并且更符合产妇及新生儿的综合情况和母乳喂养指导需求,因而临床应用的效果更佳,对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也更理想。本研究中,层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远高于常规组,且组间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差异也有显著性,证实层级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产妇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还可改善满意度。综上,层级护理在母婴同室产妇中应用效果理想,作用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云娟,尹巧绵,王艳,等.新生儿病区母婴同室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 30(6):414-417.
[2]高云燕.优质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6, 45(21):2585-2587.
论文作者:何红英 刘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层级论文; 产妇论文; 同室论文; 母婴论文; 新生儿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