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输尿管镜下碎石;输尿管结石术;并发症;安全性;满意度
输尿管结石一般是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导致的。输尿管结石通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如肾绞痛、血尿,输尿管结石还常造成梗阻和肾积水,这些都需要尽快治疗[1]。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对于泌尿科患有结石患者能起到高效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手术而言,输尿管镜下碎石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本研究对比普通手术治疗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方式,转变治疗方式,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研究两组,组间分布为常规组(n=20)与研究组(n=20)。常规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为17/3,年龄范围为35-57周岁,平均年龄(46.25±9.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为18/2,年龄范围为36-55周岁,平均年龄(46.28±9.72)周岁。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统计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纳入标准:(1)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大小大于一厘米;(2)肾结石直径大小为1-2厘米;(3)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过讲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全身出血性疾病或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2)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1.2方法
术前对患者结石位置进行检查,因结石可能在管腔内上下移动,如果结石是X线不透光的,需术前重复摄片,有的由于结石移位在手术时难以寻找,需在手术台上摄片定位[2]。如果结石在X线中是透光的,则术前要行尿路造影或逆行充气造影,将有助于定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腰麻或全麻。在此基础上常规组运用普通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输尿管结石部位采取不同手术取石办法。对于腰部输尿管结石患者,正对结石部位纵形切开管壁,切口延及结石上下两侧则结石更易于取出,对结石必须轻轻取出,结石取出后需确定输尿管是否畅通,并以盐水冲洗,手术野放置引流物,依层缝合手术切口。对于骼部输尿管结石患者,确认结石部位后宜将此段输尿管加以固定,取出结石,以导管向上向下插入,探索输尿管通畅情况,切口内放置引流物[3]。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的治疗方法。通过采导管引导输尿管镜入镜,直视下进膀胱镜,在输尿管口内做引导并通过持续灌注后旋转、抖动方式将输尿管镜移至结石下部,将气压弹道碎石碎探扦插入,将其于输尿管壁上轻压,将空气压缩阀启动。对患者结石进行连续脉冲碎石,待结石粉碎后,用钳子将较大的结石取出,直径低于2毫米的结石患者自行排出[4]。记录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最后进行满意度评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传统手术治疗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后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治疗安全性高,患者得到痊愈。比较满意: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通过调整治疗后护理方案等,可有效患者,治疗安全性较好,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不满意: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干预,治疗安全性较差,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越低,治疗安全性越好,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进行普通手术治疗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干预的所有相关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概率、满意度)用(n%)表示,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研究组接受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接受普通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概率。差异对比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治疗安全性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接受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后的患者对治疗安全性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接受普通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治疗安全性满意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血尿、漏尿、输尿管周围炎症、感染、输尿管狭窄等。普通手术治疗因临床经验较多,手术技术较为成熟,对于直径大于10mm或粗糙多角表面的结石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明显的后遗症,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结石体质容易复发。随着医疗内镜技术的革新,输尿管内镜逐渐较多的应用于治疗患者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上。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并未对患者造成创伤,降低了感染概率,对患者的治疗疼痛感也降到最低。其拥有微创、康复快、同时处理两侧输尿管病变等特点,患者的接受度及满意度较高。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最好,且治疗方式多样,但是容易造成患者的输尿管狭窄,或使患者转变为结石体质容易复发。
综上所述,本文观察对输尿管结石分别运用传统手术治疗及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对比研究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5]。传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但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的并发症也有一定发生概率,需要配合术后护理达到最优的康复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冬.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2016, 10(4):81-81.
[2]王健宇, 胡宗阳, 陶朝发.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1):44-46.
[3]刘育明, 孟祥军.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7).
[4]龚宗永.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5).
[5]李海丹, 杨德林, 李志鹏.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8, 38(6):950.
论文作者:谭彬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输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碎石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结石论文; 满意度论文; 镜下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