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成为了我国当前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还能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因此加大对智能电网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一、智能电网的概述
电网的建立可以合理的分配电力的使用,便于管理。智能电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几年前,美国为使经济得到良好的运行,便将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了发展的核心策略,用来解决能源所引起的危机,并运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之一,能源在我国的境内分布十分不均匀。所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是要将结构强硬的网架能够和智能化的建设融为一体。综合我国的特点来说,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可以有效的缓解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能源过度紧张的问题,并可以对能源进行反复的加工利用,也减少对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二)结构牢靠
这几年来,自然灾害在我国频频的发生,这对我国的电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网的结构比较牢靠,这就可以保证在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中,智能电网能够有效的工作,也保障了人们的生活。
(三)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需要对电网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考虑,同时,智能电网也需要具备资源化的提点,这可以保证智能电网的状态以及质量,从而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有效利用资源
以往传统的电网建设是需要多个资源共同配合,因此时常会出现资源能源消耗的现象,同时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对电力资源进行全面的优化,这样可以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也能够避免电力能源的损耗。
二、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实现电网每个环节的供需平衡,提供给不同设备所需的电源,主要类型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频以及变频电源。而智能电网通常需要高质量且稳定的电源能源,为了保证达到电能的标准要求,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技术进行实现,无功补偿技术也可以保证电源能源的稳定性。由于电力工程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内在的改变,比如出现新设备与装置、变换器类型的转变、无功补偿装置的更新等。在某些特殊的国家以及地区,线路较长或者输电容量较大时候,通常采用直流电源进行电能运输。我国在电能运输中,通常利用闸管变流装置充当整流阀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网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电网输送容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利用逆变闸进行配电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电压的不稳定事故以及各种突然停电事故,提高了供电效果,有效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常规电力技术在电力公司的应用不胜枚举,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如下:当公司的电力负载出现异常的电压变化或者出现电源突然中断的现象时,就会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异常敏感以至于出现整体断电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威胁,这时可以通过更换电力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表明,使用两套常规的电力设备能有效避免电力公司的断点情况,再次投入使用后,还会极大改善公司电力质量水平。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碳的排放量。智能电网的使用就是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而对于整个电网系统来说,在进行电能转化的时候存在着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转换效率更好的能源转换器,从而为整个智能电网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能源,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有完善的电能质量等级和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进行充分地考虑,以实现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方面的优化。与此同时,对于市场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保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平衡。此外,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对直流有源滤波器、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减小供电成本的基础上帮助电力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直流输电技术仍然一直被沿用。虽然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以交流电为主,但在电网系统中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必须以直流电的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逆变技术来将直流和交流电进行转换。为了更好地实现换流的操作,还需要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更好完成。目前在直流电传输的过程中,不管传输距离的远近,或者是为山区等偏远地区进行传输,都可以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完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今后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会被应用到容量更大、距离更长的电网系统中,因此加大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流输电网络中,这一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央处理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广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更好,需要做好对电网结构和系统的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有效地隔离和清除,最终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使用中,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最终通过采取柔性操作避免电网出现过度的波动和变化,以保证输电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促进智能电网的更好建设与发展,需要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智能电网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在技术上对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和功能建设的有效保障,最终加速电网建设的发展。
四、结论
在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同时,需要符合客观的规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可急于求成。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更好的使我国智能电网事业更好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人民提供稳定环保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郭育初.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6.
[2]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07:176-177.
[3]柳天鹏.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3:109.
[4]王吉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19:127-128.
论文作者:赵晨惠,褚炳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