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方式——电子预印本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本论文,信息交流论文,方式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电子预印本
互联网为知识的互换和分享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载体,在“通用公共许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和“创意共用”(Creative Commons)等开源、共享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意识到科学研究成果应该视为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财富,科研论文的完全免费、公开、共享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一方面,对科研成果公开、共享的要求日益迫切,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的学者引用或者参考来自网络的文献和观点。科学研究发展迅速,时效性强,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学术动向,而互联网是最快捷最广泛的渠道。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也需要尽快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成果和见解,这样可以在行业内保持及时的信息交流,避免重复性的研究,同时也能作为学者本人"首先发现"的证明。然而,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虽然体现了高效快捷的特点,但是在规范性和准确性上相对不足,怎样才能在体现网络优越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学术交流的可靠性呢?这就要介绍一下电子预印本。
198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物理学家Paul Ginsparg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一次会议上最先提出了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的设想,1991年8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下,Paul Ginsparg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建立了第一个电子预印本文献库(http://xxx.lanl.gov)。
电子预印本(e-Prints)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出版,而出于同行交流目的自愿通过Email或网络等方式传播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电子文献。与刊物正式发表的论文相比,预印本具有交流速度快、利于于学术争鸣、可靠性高的特点。电子预印本(e-Print)文库囊括的文献种类有期刊文章、论文、会议或简报资料、灰色文献、学术报告及草稿资料等不同的类型。电子预印本文库中的文献具有两种出版形态:PrePrint和PostPrint。PrePrint指文献资料在出版前或未出版的形态,PostPrint指电子预印本文库收录的PrePrint的文献资料在出版发表后的形态。
2 中外几个电子预印本系统介绍
2.1 国外电子预印本文献库arXiv
1991年建立的arXiv(http://arXiv.org,主站设在康乃尔大学),作为第一个出现的电子预印本文献库,目前在世界各地设有17个镜像站点,包括中国的镜像站http://cn.arXiv.org。现在的arXiv已经由最初的理论高能物理电子预印本文库发展到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非线性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多学科电子预印本文库。在物理学、数学的某些领域,arXiv已经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知识库,成为该领域题录式和归档式研究信息的承担者。到2004年3月arXiv已经收录文献267000篇,现在arXiv每天处理100000次以上的访问请求,每月提交到arXiv的电子预印本多达3500-4000篇。收录的文献除作者自己提交外,还包括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Institute of Physics等12种电子期刊全文。每篇电子预印本都按照:文献出处、收录时间、arXiv存档号、标题、作者、文摘、学科主题分类进行著录,并提供参考文献和被引情况的链接。数据库的全文文献有多种文件格式,例如:PS、PDF、DVI等,需要安装对应的浏览器才能阅读。向arXiv提交论文既可以通过网页方式,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或匿名FTP。根据arXiv提供的2003年1-6月的统计数据,所提交的论文中84%使用网页方式,电子邮件和匿名FTP提交各占16%和2%,这些论文按学科类别上传至相应的数据库中。论文作者在将论文提交e-print arXiv的同时,也可以将论文提交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旦在某种期刊上发表,在arXiv的该论文记录中将加入正式发表期刊的有关信息。
arXiv预印本文献库检索方法:
(1)WWW界面检索方式:用户可通过学科、标题、作者或关键词检索所需文献。
(2)E-mail检索方式(http://arxiv.org/help/ archive-list):通过E-mail将检索结果送到用户的信箱中。
①检索(find)文献,例如要检索作者"Harvey"在1994年hep-th高能物理学-理论(High Energy Physics-Theory)中的全部论文,则可发出如下邮件:To:hep-th @arXiv.org
Subject:find Harvey 94
②获取(get)全文,例如要获取hep-th中的9603067号文献,则发出如下邮件:To:hep-th@arX-iv.org
Subject:get 9603067
③用户还能通过注册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范围,一旦有更新的论文,则会用E-mail通知用户。
(3)Catchup界面检索方式:通过该方式可迅速检索出某学科某一主题某段时间内所收录的全部论文。
(4)arXiv存档号检索方式:用户如果知道arXiv存档号,则可以直接从浏览器中键入:http://arXiv.org/abs/hep-th/9603067进行检索。
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http://prep.nstl.gov.cn/eprint/index.jsp)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的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条件基础平台面上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系统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子系统构成。
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收录的预印本内容主要是国内科研工作者自由提交的科技文章,一般只限于学术性文章。科技新闻和政策性文章等非学术性内容不在收录范围之内。系统的收录范围按学科分为五大类: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除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其他每一个大类再细分为二级子类,如自然科学又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可以实现二次文献检索、浏览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
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子系统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丹麦技术知识中心合作开发完成的,它实现了全球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通过SINDAP子系统,用户只需输入检索式一次即可对全球知名的16个预印本系统进行检索,并可获得相应系统提供的预印本全文。目前,SINDAP子系统含有预印本二次文献记录约80万条。
目前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实现了用户自由提交、检索、浏览预印本文章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注册后直接提交自己的文章电子稿,并在随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改动情况追加、修改所提交的文章。系统将严格记录作者提交文章和修改文章的时间,可以向作者提供发表文章时间的证明,便于作者在第一时间公布自己的创新成果。由于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只对作者提交的文章进行简单审核,因而具有交流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点,避免了由于学术意见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的某些学术观点不能公诸于众的遗憾。此外,SINDAP系统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文献资源也会给用户的科研工作带来便利。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只对上传文章进行粗略的审核,系统会删除非法、有害、淫秽、胁迫、骚扰、中伤他人的,诽谤、侵害他人隐私或诋毁他人名誉或商誉的,种族歧视或其他不适当的信息,以及其他与学术讨论无关的内容。系统不对文章进行学术审核,文章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的观点。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完全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进行管理。系统不拥有文章的任何版权或承担任何责任,在本系统发表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作者可以自行以任何方式在其他载体上发表。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鼓励作者将预印本文章投递至传统期刊发表,一旦文章在传统期刊上发表,作者可以在预印本系统中修改该文章的发表状态,标明发表期刊的刊名和期号,以方便读者查找。
2.3 奇迹论文预印本
奇迹文库论文预印本项目(http://www.qiji.cn/eprint/)是由一群中国年轻的科学、教育与技术工作者效仿arxiv.org等模式创办的非赢利性质网站,是专门为中国研究者开发定制的电子文库。该网站宣传提倡完全免费公开共享,其目的是促进在线交流,为中国研究者提供方便、稳定的E-print平台,使科研人员、学生及公众及时接触最前沿、最权威的科学研究。
网站主要收录中文原创科研文章、综述、学位论文、讲义及专著(或其章节)的预印本,同时也收录作者以英文或其他语言写作的资料,目前学科范围主要包括物理学、数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化工、地球科学、信号处理等。奇迹电子文库不是出版物,也没有审稿流程,资料全部为奇迹注册用户自行上传,这些资料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在奇迹电子文库张贴“preprint”之后,仍然可以向期刊投稿,作者与奇迹电子文库之间不存在任何版权转移关系,并可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撤消已经张贴的文章。
奇迹文库网站除提供论文预印本服务外,还设立了其它一些栏目,包括科学报道、百科知识、视觉艺术、奇迹动态、论坛讨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教育中国、网上答疑、精彩网址、学科参考、电脑网络、旅游、教育就业等。对了解各类科研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通过如下使用方法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与获取别人的文章,并且可以修改与撤消自己发表在上面的文章:
(1)浏览及下载文章:可使用分类浏览的方法或关键词查询的方法查找所需资料,完全免费。
(2)提交自己的文章:添加资料需要用户首先注册一个奇迹电子文库帐户。帐户激活后,用户就可以登录奇迹电子文库并提交自己的文章。
(3)更改自己的文章:只有资料的提交者才可以编辑更改资料。请使用添加资料时使用的帐户和密码登录奇迹电子文库,选择“更改资料”编辑资料。
(4)撤消自己的文章:只有资料的提交者才可以向奇迹电子文库提出撤消自己的文章,请使用注册奇迹电子文库帐户时使用的Email地址发Email,说明希望撤消文章的题目即可。如果仅仅是出于更新文章的目的,希望用户使用“更改资料”功能,而不要撤消文章。
想要引用奇迹电子文库的资料方法如下:如果该资料已正式出版,请按作者提供的出版信息引用。如果该资料未正式出版,请按:“作者,qiji.cn/eprint/abs/ID”的格式进行引用。
3 优缺点分析与一些问题的思考
3.1 E-print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快:能迅速地将研究成果公布并与他人分享,免去需等待数月审核及出版的时间,进而达到与其他研究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目的。进入E-print系统中的论文可以受到同行随时随地的评论,论文作者也可以对这种评论进行反驳。因此在一些非营利的图书馆或研究机构,配置相关学科(如物理数学预印本)的预印本服务器更有利于学科交流。
(2)费用少:E-print大多可免费获取信息,是一种花费少而可取得信息的好方法。研究者可以避免研究工作的重复或从中得到启发,作为对后续研究的参考。
(3)有版权:大多数的权威期刊要求作者必须签署版权归出版者所有的文件,但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是属于作者所有的。
3.2 缺点及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同行评议Peer Review是杂志区别于网络出版保证文章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引入预印本系统中的论文是不经过任何审核或只是粗略的审核,大部分E-print可能通过严密的同行评议等待在传统出版刊物中(部分可以以电子形式出版)出版,但许多E-print则是仍在同行评议当中或根本未经同行评议就公开。虽然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无法保证绝对正确,但仍有人担心这些未经严密的同行评议的论文内容暴露出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准确性不够,更可能会发生错误,误导其他研究者。因此最好在预印本系统网页上特别提醒,声明此系统内收集的文献包括尚未经过期刊同行评议的文献,在参考这些文献时读者应特别注意。还有就是这些文章Peer Review后的修改内容如何在系统上反应出来也是值得思考的。
文章收取是个大问题,预印本系统是为广大学者服务的,如何保证源源不断的文章进来?也只有受到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自己努力进行推广工作,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经营模式问题,由于大多数预印本系统都是非盈利性的,需要大量资金来运营整个系统,资金缺乏将使一个机构不能提供完美的服务质量或根本无法运营下去,如在奇迹文库的官网主页上可以看到运营机构为购建服务器与增加网络带宽筹集资金的公告,这些机构能否运营下去还是逐渐消亡,这样的一个E-print系统如何支撑和发展?靠国家?还是可以商业化?都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 前景展望
目前网络文献已成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并有调查表明网络文献引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网络资源的不稳定性导致此类资源的引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根据统计,以网页链接形式出现的文献引文的可获取率平均每年下降10%到20%,几年之内,超过半数的内容将不能获得。而预印本文献是稳定性最高的资源,有专门的机构收集管理。在国际学术界,预印本已获得广泛的认可,并得到足够的重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甚至为此修改了出版发行方面的有关规定。目前国际上有各类预印本站点数以千计,覆盖了包括物理、天文、数学、化学、医药等多个研究领域,同时大部分的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日常工作中都有专门收集预印本资源的内容。
在信息化社会中,科技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长期以来,资源共享一直是科技界不断呼吁却没能解决的问题,预印本系统的广泛应用是信息公开共享原则的体现,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电子预印本具有网络信息快捷超前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传统出版物管理规范、内容专业的优点,因此在网络资源中是被引用率最高的。电子预印本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更有利于帮助科研人员追踪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避免了研究工作的重复劳动。
在Internet迅速发展的今天,预印本的用途和传播范围得以迅速扩大。预印本系统的建立,使预印本真正成为一种在学术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文献资源。可以预见,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对科研发展日益迫切的交流需求,预印本必然在国际学术界的信息交流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如何管理维护预印本资源,建立更成熟更完善的管理系统也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对于国内的信息工作者来说,尽早开展一些探索尝试和应用的工作,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