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远东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势及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东地区论文,俄国论文,经济形势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解体以后,远东地区陷入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 1991—1992年期间,远东工业生产下降31—32%,当时尚低于全俄平均下滑水平(全俄平均为37—38%)。但是,从1993年起下降幅度开始超过全俄平均水平。1995年全俄工业总产值下降3%,远东地区下降9%,其中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下降22.5%,阿穆尔州下降17%,1996年远东的工业生产仍呈下滑趋势。但是,有些工业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纸浆产品从1995年起有所增加。远东的捕鱼量也在增长。远东农业处境艰难,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播种面积缩小,产量不断下降。1991年谷物产量为114万吨,1994年降至94万吨,同时, 远东地区的肉类和奶产品分别下降18%,禽蛋下降50%,远东的粮食、蔬菜和肉类等都不能满足本地区的基本需要,存在较大的缺口。
随着全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俄国政府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投资急剧减少,该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呈现出明显下滑趋势。苏联解体以前,国家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投资最多时达到占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28%。1991年其比重降至25%,目前的比重不足18%。在西伯利亚与远东,许多主导性产业部门都具有资金密集性特点,投资不足使它们面临生产规模迅速萎缩的威胁。
俄国一些著名学者对远东地区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远东经济区处于“半崩溃”状态。
一、远东地区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与困难
远东地处遥远的边陲地区,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畸形发展,因此,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该地区除遇到全俄一般性问题外,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问题和困难。
1.远东同中央地区和东欧一些传统经济伙伴的联系基本中断。
苏联解体以后,交通运输费用成十倍、百倍地猛涨,运输费用在一些重要产品成本中的比重高达15—30%。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已经没有能力同遥远的经济伙伴保持正常的联系,而处于某种与中央地区隔绝的状态。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原来应向中央地区和东欧传统伙伴输送的产品,只能向相邻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出口。该地区由于不能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对外地区和邻国的依存度明显增大。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口的食品、日用消费品和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对缓解远东地区的经济困难、稳定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远东地区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同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远东各州、边区要求中央给地方更多自主权和对外经贸联系行动自由的呼声日见高涨,它们喊出:“不给钱,就给自由!”的口号。
2.远东地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出现许多新问题。
①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化或初级产品化趋势明显加强;
②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可以看到,其出口商品结构呈不稳定状态,而进口商品结构一直相对稳定。食品、日用轻工产品一直在进口商品结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③目前远东的中转型贸易占相当大比重。这种贸易对本地区生产的拉动力不大。
④为应付危机,远东区被迫牺牲本地区生产需要,而大批出口化肥、钢材和木材等。
3.远东地区大中企业、军工企业众多,改造工作十分艰难。
远东地区大、中企业比重较大。在机器制造业中,军工企业占80%左右,大企业多、军工企业多是这里的一大特点。目前由于资金短缺,大企业和军工企业改造工作十分困难。在全俄出现的“国有企业太多、太大,而俄国人又太穷,搞私有化改造找不到买主”的现象在这里更加突出。
由于订货急剧减少,远东的大企业和军工企业生产大幅度下滑。目前的生产规模仅相当于1992年的5—10%,生产设备开工率很低。 电力、运费、原材料价格猛涨,把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目前,远东军工综合体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俄国其他地区同类企业高60—30%。1993年以来,全俄动力价格相当于1991年的1000倍,而远东的动力价格又比全俄平均水平高1倍。现在有些企业每生产1卢布的产品,要投入1.4卢布。 可以预计,如果不能搞活大中企业并完成军转民改造,远东地区就难以摆脱困境。
4.俄罗斯东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州、边区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虽然同在危机条件下,但各州、边区的状况差异很大。
一些资源丰富的省份,它们的处境要好一些,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极力主张加强同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联系;而象阿尔泰边区这样的农业省份及远东的一些边区和州则主张加强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联系。这就是俄国东部地区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所出现的“欧美化倾向”和“亚洲化倾向”。
目前,西伯利亚与远东这两个传统的兄弟地区自顾不暇,各奔东西,两个大区的区际关系趋于淡化。在每个地区内部,各州、边区多从本位利益出发采取克服危机的行动,相互间的支持与协作正在减少。这实际上削弱了俄国东部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克服困难的能力。
5.西伯利亚与远东各州、边区居民的劳动报酬和生活水平差距明显,这引起人们普遍不满,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低落。
据近几年的统计,秋明州、克麦罗沃州、伊尔库次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这四个省份职工工资分别超过全俄水平的1.65倍、65%、40%和45%。其他一些省份职工工资则大大低于全俄的平均水平。秋明州职工工资最高,是阿尔泰边区职工平均工资的2.4倍。在远东地区, 职工工资较高的地区是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州、堪察加州和萨哈共和国,而经济较发达的阿穆尔州、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职工的平均工资却大大低于上述地区,仅为上述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50%左右。此外,在远东地区,月平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用的居民比重要明显高于全俄的平均水平。这一比重在全俄约为26%,而在滨海边区为50%,萨哈林州为52%。
二、远东区的三大主导产业和农业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危困之中
渔业、有色金属采炼业和林业号称远东地区三大主导产业。现在,远东经济的这些支柱性产业部门处境艰难。
渔业
苏联解体后,远东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鱼类和其他海产品的供应基地。其鱼类资源的蕴藏量占全国的90%左右,提供全俄65%以上的鱼和海产品。
近年来,远东鱼产量和鱼类制品大幅度减少。同苏联解体前相比,鱼产量下降20%以上、鱼粉产量减少29.4%,非食用鱼产量下降40%左右。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渔业遇到巨大的困难:
1.造船费用和有关服务费猛烈上涨。
自1990年以来,远东渔船造船费用上涨200余倍, 修船费也大幅度上升。此外,运输、港口和通讯等服务费用1993年比1991年上涨300 余倍。目前,各种服务费用占远东渔业总产值的32%。1995年一公斤明太鱼成本为800卢布,如果运销到俄国中央地区, 每公斤鱼还要增加2000卢布费用。这种情况导致远东传统的销售市场日趋缩小。
2.渔业生产设备严重老化。
远东地区许多渔业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磨损严重。到1995年该地区渔船的有形磨损为64%,加工船磨损为95%,急待更新。由于生产资金短缺,渔业生产单位无力更新生产设备。
3.拖欠货款现象严重。
目前远东渔业企业从运出鱼产品到收回货款往往需要5—6个月,收回的货款在通货膨胀中严重贬值,使生产部门蒙受损失。
有色金属采炼业
自1991年以来,俄国国内对有色金属产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同1988年相比,铜、镍、钨、钼的需求量分别下降17%、22%、28%、33%。由于电价大幅度上升,电能在有色金属成本中的比重升至15%左右。目前,远东有色金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仅占10—12%左右。其余产品由于得不到国际质量保证书,只能以低于同类产品20%的价格出售。1993年以来,铜、铝、锌和锡的价格平均下降14—48%:
除上述情况外,远东有色金属采炼业遇到的困难还有:
1.探矿费用严重不足。1986—1990年期间, 探矿费用平均每年为4亿卢布,近几年为6.75亿卢布。同时期美国每年的探矿费用为6亿美元。
2.三角债问题十分突出。在三角债的严重困扰下,企业难以正常运转,其支付能力仅在53%左右。1992年放开物价以后,有色金属企业利润率上升约50%,但是仍然感到生产资金不足。
3.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老化。俄国政府虽然制定了《1993—1995年及2000年俄国发展矿物原料产地工作纲要》,但是,这一纲要的实施缺乏必要的资金保证。
林业
远东拥有2.75亿公顷林地,木材储量210亿立方米, 占全俄木材蓄积量的26%。远东区是俄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但是,自1992年以来,远东林业综合体生产下降幅度超过全俄的平均水平,该地区在全国林业生产中的地位有所降低。近几年同苏联解体前的生产能力相比,原木生产量降低60%,木材加工品产量下降80%。森工企业在远东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2%降至6%左右。
远东林业生产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有:易于开发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该地区50%以上的木材运销外地区,运输费用大幅度提高以后,同传统销售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木材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林业的发展。远东区在出口的木材产品中,原木占78%,其余主要是锯材和木片。
除上述三大主导产业之外,远东的农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处于危机之中。
1.由于资金不足,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保障率不断降低。
苏联解体前远东的农机保证率本来就低于国所规定的地区标准:拖拉机为地区标准的30%、谷物联合收割机为地区标准的25%、载重汽车为18%。苏联解体以后,远东地区的农业机械设备又进一步减少:拖拉机减少11%、谷物联合收割机减少13%、载重汽车减少6%。 在现有的农机中,只有57%左右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目前同1990年相比,远东地区化肥保证率下降57%,每公顷农业用地施肥量从124公斤减少到59 公斤。农业资金严重不足,现在地区农业投资量仅为解体前的1/7左右。
2.全俄物价放开以后,政府停止对农、畜业的差价补贴,农业负担不断加重。
农业产品价格放开以后,畜牧业产品成本平均提高11—16倍,而其销售价格只提高4—6倍,这样,远东畜牧业产品全部成为亏损产品。同1991年相比,1992年一年里俄国国内配合饲料价格上涨15倍、化肥上涨20倍、农机和牧业生产设备上涨18倍、拖拉机上涨24倍、燃料和润滑油上涨34倍,而同时期农产品采购价只上升9倍。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在危机件又下依然存在。
3.农业贷款利息过高,农业生产部门一般不敢使用这种高利贷款。
1993年远东商业银行的贷款年利率为170—180%,1994年初上升为210%。 现在远东各农业单位面临困难的选择——或者是使用高利贷款,背上沉重的债务,或者不使用贷款,让农业慢慢地衰亡。本来根据国家的规定,贷款利息超过28%的部分由联邦预算为农业部门提供补偿,但是,实际上政府并没有兑现这一承诺。
4.政府把农业推向市场,但在产品分配领域却继续使用非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农业,加深了农业的困难。
根据政府的规定,远东农业生产单位必须按规定价格向俄粮食贸易公司交售30%的谷物,收购价格仅为自由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30%的谷物这在远东农业水平条件下实际是全部的商品粮数目。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曾规定,各国营农场生产的蔬菜其80%必须以低于自由市场价格交售给果品蔬菜贸易公司。
远东农业进行私有化改造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私有化以后,农户生产单位的物质技术力量进一步削弱。现在平均每两家农户生产单位拥有一台拖拉机、每3家有一套机械犁、每4家有一台载重汽车,每8家平均有一台联合收割机。80 %左右的农户生产单位没有平坦的运输道路。
2.农户生产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比大型农业部门低1/3—1/2。平均开支却比大型农业部门高2倍。
3.人们从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分得的生产资料有相当多一部分没有再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许多人变卖生产资料后从事商业活动。远东地区有30%的农场被改造后,根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总之,远东农业经过私有化改造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想维持以往的生产水平也十分困难。只有一些拥有肥沃土地、装备较好和生产集体没有完全拆散的企业才得以保持正常的生产规模和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指标。私有化改造后,不少农业生产单位出现亏损。它们仅依靠延长工作日和减少集体和个人消费开支勉强维持生存。
三、远东地区发展前景问题
研究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开发问题,可以发现: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除四十年代卫国战争时期外),每隔十年,政府就在该地区实施一项大型的长期投资纲要。正是在这些长期投资纲要的引导下,西伯利亚与远东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区特色,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国穷于应付国内出现的严重危机和矛盾,没有能力在远东地区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仅具有应急性质。
为帮助远东地区早日摆脱危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过两年酝酿,1996年4月24 日叶利钦总统正式批准了《俄罗斯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1996—2005年社会和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从远东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一“十年专项纲要”,认为它不仅具有地方意义而且具有全俄意义。
十年专项纲要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阻碍远东地区适应新的内外经济环境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现有的发展潜力;集中人力、物力解决经济结构改造问题;保障就业、稳定人口;通过加强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将远东纳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这一纲要目标预计分三个阶段实现(1996—1997年;1998—2000年;2000—2005年),每一阶段都规定有具体的工作重点。该纲要为远东的前景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参考这个纲要,并根据所掌握的远东地区的大量资料,可以对远东地区的发展前景做出以下四点预测:
1.远东区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综合体的有机构成部分,虽然该地区存在着某种“离心力”和“分立主义”倾向,但是,俄国政府不会放松对它的全面控制。远东区的命运是同整个俄罗斯的命运相联系的,实际上俄国同远东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远东离开俄国,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其生存将发生困难,远东也不可以比其他地区更早地单独摆脱经济危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至少在今后十年内俄国政府不会大规模调整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远东仍将是俄国重要的渔业、有色金属、木材和机器制造业的生产基地。这是因为:
①同西伯利亚一样,远东地区的产业构成是根据全国生产力布局、国内生产分工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要改变它,就需要变动全国的生产力配置。另外,远东同西伯利亚一样,都是全俄重要的原料生产基地,其他地区不可能代替它所发挥的作用。
②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主导产业群是由采掘工业、原料生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构成的。在全部工业部门中,采掘工业占绝对优势。在全部工业产值中,采掘业占70%左右。采掘工业作为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它的前后相关联度是较小的,产业牵动效应微弱,无法有力地带动整个产业群的有效发展。不仅如此,远东采掘工业的超先发展挤占了大量基本建设投资,抑制、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看到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稳定状态,五十年代所基本形成的产业结构一直维持到今天而没有发生产业比例关系的重大变化。
今后,远东地区的加工工业会逐渐有所加强,该地区的木材、有色金属等原料性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成品率会有所提高。
3.从今后的发展前景看,远东是俄罗斯东部地区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大经济区。因为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邻近东北亚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同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联系密切。它拥有若干方便的出海口,对外开放程度比西伯利亚地区要大,起步也较早。借助外资和国际合作力量加快本地区发展的条件要比西伯利亚优越。可以预计,今后远东的发展将比西伯利亚更快一些。另外,应当指出:在远东今后的经济生活中,贝阿干线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000多公里长的贝阿干线把东西伯利亚、远东和出海口连在一起,其意义和作用不容低估。建筑贝阿干线是七十年代苏联加速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开发,推动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后无论在本地经济开发方面,还是在加强对外经济联系方面,贝阿干线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4.今后远东地区外向型经济成分的比重会逐渐增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会不断加强,远东地区将积极开展同亚太地区的经贸技术合作。国际合作开发远东将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形式。日本、韩国和中国都将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在合作开发远东方面,日、韩的作用会大于我国。远东也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日、韩等西方国家身上。六、七十年代,苏联就曾多次与日本等西方国家合作对远东地区的森林等资源进行过有成效的开发。
俄国著名学者B ·涅姆欣诺夫早就指出:只有为远东经济确定面向出口的发展方向,远东地区的矿物、生物资源才能得到经济上合理的利用。戈尔巴乔夫也曾提出把远东建设成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和苏联面向亚太开放的窗口的主张。现在新的十年规划第一次以国家长期专项纲要的形式明确提出“通过同亚太合作将远东地区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任务。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和许多学者都认为,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合作是帮助远东实现十年纲要目标并尽早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从总体目标可以看出:十年专项纲要是一个低调子的计划,这个纲要间接地反映出俄国政府对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估计。十年专项纲要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为远东制定的摆脱危机、恢复经济的纲要,而不是以往意义上的长期投资发展计划。这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纲要。同时,这个纲要又是实事求是的、追求务实的。纲要准备针对远东的特殊困境,采取有力措施,有步骤地改善远东的经济状况。实现十年纲要所需资金量为371万亿卢布(按1995年汇率计算约合740亿美元)。从资金来源看,联邦政府预算拨款占20—25%,其余资金来源渠道为地方预算拨款、预算外拨款和吸引外资。看来资金能否如数如期到位恐怕是十年专项纲要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本文是1996年全国西伯利亚问题研讨会的交流论文,并在研讨会上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