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后的思考——也谈“3种思路”破解中考压轴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佳作论文,中考论文,也谈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1]从初中数学新课程要求的角度,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了2009年山东中考压轴题的多种证法.笔者在阅读后,很受启发.
一、对原题和文[1]的认识
原题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点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求证:EG=CG;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0°,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结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
第(1)题:在Rt△FCD中,因为G为DF的中点,所以CG=FD.同理,在Rt △DEF中,EG=·FD.所以CG=EG.
第(2)题:(1)中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
证法1:如图4,延长CG至M,使MG=CG,连接MF、ME、EC.
在△DCG与△FMG中,因DG=FG,∠CGD=∠MGF,CG=MG,所以△DCG≌△FMG.所以CD=MF,∠DCG=∠FMG.所以MF//CD//AB.在Rt△MFE与Rt△CBE中,因为MF=CB,EF=EB,所以△MFE≌△CBE.所以∠MEF=∠CEB.所以∠MEC=∠MEF+∠FEC=∠CEB+∠CEF=90°.所以△MEC为直角三角形.因为MG=CG,所以EG=MC.所以EG=CG.
证法2略.
第(3)题:(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EG=CG.其他的结论还有EG⊥CG.
中考压轴题通常由几个小题组成,小题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此题亦然.第(1)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知识,第(2)题采用由第(1)题旋转变换而来.命题者提供的两种证法对第(2)题来说算不上最佳,证法1不惜作4条辅助线,这样做有何深意呢?
命题人似乎在玩魔术师的障眼法.在第(1)题的基础上,旋转变换得到第(2)题,给人一个错觉,误认为第(2)题要用到第(1)题的知识,其实第(2)题的△EFB不一定要从第(1)题旋转而来,完全可以自由设置一个适度大小符合题意的△EFB,这样解题不易受限,思维空间更加广阔,照样可用文[1]的18种证法,甚至更多.
文[1]的主要解题观点是:综合性几何题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作辅助线,二是怎样探索证明思路,而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文[1]认为该压轴题主要困难集中在第(2)题,故其主要内容是用3种思路18种证法探究第(2)题.3种思路分别是:旋转变换、对称变换和剪贴重合法,其中旋转变换证法11种、对称变换证法4种、剪贴重合法证法3种,辅助线有1条到4条不等.
文[1]的18种证法有何特点呢?用四个字概括:以虚探实.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这些证法思路都是在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想象出来的.笔者在品读文[1]时,见其多种证法均采用旋转90°,曾不以为然,欲提出质疑,待读完全文,方知作者的“匠心”,文[1]独特的视角正体现在这里.旋转是虚拟的,旨在“帮助产生数学想象,导出辅助线与启迪证明思路,而非实际的旋转操作,证明中没有直接应用旋转的性质”.实际的证明过程书写与平时无异.虚拟为何成立呢?这是因为在题设下第(2)题不仅有结论EG=CG成立,还有结论EG⊥CG成立.作者知道了EG⊥CG成立,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才能居高临下.命题者要求只证EG=CG,把结论EG⊥CG隐藏起来,意欲何在呢?是为了不给第(3)题做暗示,递点子,试想第(2)题证明了结论EG⊥CG,第(3)题还有味道吗?然而,第(3)题只是要求观察猜想出结论,不要求证明,这就谈不上什么难度,结论好猜,证明较难,原题那样设计压轴作用不大.笔者赞成文[1]“此题的难度被许多人夸大了”的判断,不赞成某些专家“此题作为综合性的压轴题,其综合性是无可比拟的”说法,也不赞成文[1]“第(3)题的结论判断与新结论的发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观点,因为有第(1)、(2)题垫底,凭经验与直觉,第(3)题的结论判断与新结论的发现,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便是“懵”也不难“懵”出结果.
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地研究一个题,源于什么?源于对数学的热爱,因为“数学好玩”(陈省身语),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数学解题无禁区,数学教学有讲究”(罗增儒语).由此笔者想到这18种证法有没有最佳证法,还有没有其他较好的证法,如何教学和拓展这道题?
什么是最佳证法?对纯粹解题而言,就是思维回路少,解题长度短,自然简易,能揭示题目本质的证法;对教学解题而言,还要注意体现通性通法,注意学生是否容易想到,容易接受.如果过程复杂,技巧生僻,学生难以想到,难以接受,这样的证法就最好不要用于课堂教学.
二、对原题的再探究
这道中考压轴题还有哪些证法?哪些证法更有利于教学呢?
1.容易想到的两种证法(思路一)
如图5,过点G作MN//AD,交AE于点M,交DC于点N.易证△GME≌△CNG(SAS),所以EG=CG且EG⊥CG.这两个结论是同时得到的,原题却只求证EG=CG,若不是为了给第(3)题增加点难度,岂不显得太做作?这种证法只作了一条常见的辅助线,只证了一次全等,清爽,学生容易想到,容易接受,教学中应该予以考虑.
如图6,连结GA,过点G作GM//AD,利用GA搭桥,GA=GC太显然,GM又是梯形AEFD的中位线,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GA=GE,故GE=GC.这种证法自然简易,有平时经验可借鉴,教学中也应该予以考虑.
2.数形结合的一种证法(思路二)
数形结合是中学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威力随处可见,中考复习时应当强化数形结合法.此题用数形结合法非常简明.如下页图7,以点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BA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BD是正比例函数y=x的图像,因此可设直线BD上的三点坐标为F(a,a)、G(x,y)、D(b,b).显然x=y=(利用梯形中位线或中点坐标公式),则有E(0,a)、G(b,0).用勾股定理或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算得:
.所以GE=GC,而,所以∠EGC是直角,即EG⊥CG.这种证法,沟通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联系,为高中数学学习作了铺垫,解题功能强大,干净利索.
3.彰显题目本质的一种证法(思路三)
文[1]称该压轴题的主要困难集中在(2)题,故用3种思路18种证法探究第(2)题,又说第(3)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又没说要求高在何处,如何在中考复习中解决思维发展的问题,让人觉得有点遗憾.要求高在何处呢?高在不是“懵”出结论了事,而是高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开头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命题者提供的两种证法对第(2)题来说算不上最佳,其证法1不惜作4条辅助线,这样做有何深意呢?此时有答案了.因为证法1是通性通法,能揭示出题目本质.命题者是想让你循着证法1的思路去理性地得出第(3)题的结论.第(1)题之法非通法,它不能用于证明第(2)题,第(2)题证法1是通法,它不仅可以用于第(1)题,还可用来证明第(3)题的结论.
4.对此题的拓展研究
原题可作下列拓展: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点F,连结DF,G为DF中点,连结EG、CG.
(1)求证:EG=CG;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结EG,CG.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EG与CG还有何特殊位置关系?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结相应的线段,问(1),(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这样拓展,难度增加了,即便不适合作考题,但未必不是一道好的思维训练题.证明如下:
如图8,延长CG至点M,使MG=CG,连结接MF并延长交BC于点N,连结ME、EC,在△DCG与△FMG中,因为DG=FG,∠CGD=∠MGF,CG=MG,所以△DCG≌△FMG.所以CD=MF,∠DCG=∠FMG.所以MF//CD//AB.所以在△MFE与△CBE中,因为MF=CB,EF=EB,∠EFM与∠EBC都与∠EFN互补,所以∠EFM=∠EBC.所以△MFE≌△CBE.所以∠MEF=∠CEB.所以∠MEC=∠MEF+∠FEC=∠CEB+∠CEF=90°.所以△MEC为直角三角形.因为MG=CG,所以EG=MC.所以EG=CG.又由△EFM≌△EBC,得EM=EC,所以EG⊥CG(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与命题者的证法1比较,不是一样吗?的确一样,只是∠EFM与∠EBC由直角变成了钝角,所以证法1是通法.
三、结语
中考复习,经常会遇到压轴题,如何进行教学需要认真研究,方法多未必就好,一切要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核心.上述3种思路是笔者长期实践与研究的心得,还望同行指教.文[1]在教学反思中也谈到:“由于旋转中心、旋转角、对称轴、平移的直线可能都不唯一,这在思路的选择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18种证法,作为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值得称道的,但若不顾学情,盲目地用在教学中,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用虚拟手法分析,一定得当心,谨防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