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方病型贫困的思考——以贵州省地方病氟中毒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病论文,贵州省论文,为例论文,贫困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农村贫困问题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加快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
我国幅原辽阔,农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别显著,农村人口贫困问题多种多样。因此,分析不同类型的农村贫困,有针对性地选择扶贫政策,对于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农村地方病型贫困是农民因病致贫的一大根源,在各种因病致贫的地方病中,氟中毒具有患病人数多、覆盖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结合2003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题为“地方病氟中毒调查”的新闻报道资料,以贵州省的病情为例,对农村地方病型贫困的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扶贫对策。
一、农村地方病现状
新闻调查栏目对贵州织金县所做的“地方病调查”提供了一系列数据:32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地方氟病威胁。中毒人数为75765人,占调查数的13.89%。轻度病区涉及15个乡(镇),中度病区涉及17个乡(镇),重度病区涉及17个村。在该县的普翁乡化落村,氟骨症发病率为75.34%,氟斑牙率占99.71%,整个织金县氟斑牙率占总人数的92.72%,织金县的氟中毒病情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贵州省全省共有人口约4000万,2003年统计,受氟中毒威胁的就有19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患氟斑牙的为1000万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氟骨病患者约有65万人。贵州全省到底有多少人已是氟中毒患者,不好统计,因为氟中毒潜伏期是20年。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3部门发布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指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上海市以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其中重病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就有576个是地方病流行的重病区。截至2003年年底,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口共有6791万人,其中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口4194万人,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有2597万人。我国流行的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据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国流行的各类地方病中,氟中毒患者数量最大。全国有氟斑牙患者3877万人、氟骨症患者284万人。此外,全国还有大骨节病患者81万人、克山病患者4.08万人、地方性砷中毒患者9686人。地方病防治一直是国家疾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其发病和病理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一些顽疾仍未彻底根除,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陷入了因病致贫的困境,生命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以贵州省氟中毒为例,因病致贫可分五种类型:
生活饮水型致病致贫。一些偏远的高原、山区,农村居民饮水中含有过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日积月累,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贵州部分农村的山区居民饮用水中含氟量过高,导致氟斑牙,氟骨症,轻者牙齿缺损,骨骼变形,重者起居不能自理,生命垂危。而且往往是一家老小无一幸免。
生活燃料型致病致贫。部分农村居民使用成本低廉,含有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矿物质的煤炭等燃料,引起中毒,致病致贫。贵州农村的煤污染型氟中毒,是由于居民长年使用便于采挖,成本低廉,含氟量过高的无烟煤生火做饭所致。炉灶没有安装通风排气装置,导致室内空气和食物中含氟量过高,致使居民氟中毒,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产型致病致贫。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农民采用非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结果招来大病之灾。贵州一些山区的居民,主要种植玉米等杂粮,到了八、九月份玉米收获季节,往往阴雨连绵。为及时晾干收获的玉米,便将其挂在室内用含氟量高的无烟煤炭火进行烘烤。据专家检测,玉米经此烘烤后,其中的含氟量大大提高,超过标准100—400倍,居民食用后严重中毒。这种迫不得已的生产方式,为其致病致贫埋下了祸根。
知识缺乏型致病致贫。落后的文化教育,使得农村居民对地方病缺乏科学认识,疏于防范,结果患病后在无力救治的情况下往往归因于天命,陷入愚昧—致病—致贫的恶性循环。据记者的调查,在贵州地方病氟中毒地区,被采访的老人大多将病症归因于天命,年轻人大多对病情一无所知。信息的严重闭塞,预防意识的极度缺乏,导致疾病快速蔓延和居民极度贫困。
扶贫不力型致病致贫。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扶贫工作缺少可持续性,扶贫成果不够显著。据报道,贵州目前受到氟中毒威胁、急需改造的炉灶有300万户,以户均100元的改造费标准,共需改造费300亿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年投入仅50万元,照此速度,改造完共需600年,投入严重不足,改造步伐过慢。同时,上个世纪政府部门曾经个别改造过的炉灶,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已废弃,政府部门未能进行后续投资,农户自身又无力更换,结果重又陷入病魔的困扰。
二、农村地方病型贫困的危害
劳动生产方面,氟中毒等农村地方病,直接影响农民的生命健康,严重侵蚀其劳动能力。类似于氟中毒的地方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预防。处于这些贫困山区的居民,一旦患病,只能任其发展,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从2000年我国农村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及构成来看,损伤和中毒死亡居第五位,占死亡总数的11.3%[1]。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产出, 而这些地区的农业完全依赖劳动力的投入,地方病的大面积发生,致使这些地区收入水平极其低下。例如织金县三甲乡马家庄村2002年年人均粮食产量仅为140公斤,人均年收入仅为280元,勉强只能解决生存问题,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一旦患病只能听天由命,更谈不上进行教育投资改善生存环境。在这些地区,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疾病缺乏科学认识和相应的防范意识,这些地区居民认为牙齿发黄发黑是很正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听说过还有氟中毒的说法;驼背残废是自然的天命,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结果出现当代患病,下一代也难以幸免的悲剧,出现代代因病致贫的贫困代际传递效应。居民也没有能力进行投资来改良土壤和生产品种,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对农业实行改造,以致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劳动者生活质量的良好选择。当前,农民工大多通过流向城市务工来改善自身及其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目前,我国流入城市的农民工有一亿左右。调查显示:全国农民收入的17%来自劳务收入;在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和四川,这个比例高达30%。农民工在城市主要从事繁重而简单的体力工种,身强力壮是基本前提。在这些地方病多发区,农村劳力流向城市基本上没有可能性,目前只能陷入贫困的深渊。若不能尽快从疾病防治方面脱病,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处于贫困状态。
产品的交换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障碍。贵州患病地区农民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和辣椒,由于产品中的氟严重超标,城镇居民不敢购买,换不回家庭所需要的生活与生产资料,只能在氟的危害中自给自足求得生存。
社会影响方面,不利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身患顽疾,生活缺乏保障,对疾病缺乏科学认识的情况下,部分因病致贫的居民生活无望,失去了战胜疾病、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往往乞求于所谓的神灵,以致越是贫困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越是猖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近年来“法轮功”不法分子在农村活动嚣张的重要原因,社会政治秩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应是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而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其中因地方病致贫占相当大的比例,消灭贫穷、共同富裕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保证。如何解决因地方病致贫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村地方病型贫困的扶贫思考
坚持可持续性扶贫战略。可持续性扶贫,是指在拟订扶贫思路、确定扶贫目标、选择扶贫方式、评估扶贫成效等扶贫工作环节,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全局出发,从长远考虑,从根本上治贫反贫。地方病型贫困根深蒂固,复杂多样,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实行中央政府主导型扶贫反贫。扶贫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中央政府必须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为目标,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从贫困盘查摸底、资金拨付到位、扶贫方案设计、扶贫工作监督、扶贫成果巩固、持续扶贫反贫等重点环节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就煤污染型氟中毒而言,改灶降氟,疏通烟道被认为是有效的防治举措。但从长远考虑,笔者认为,替换生活燃料才是根本性选择。但目前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村民生活相当艰难,只能逐步推进。加强已改炉灶的管理和使用,加快未改炉灶的改换工作,应作为当前主要的扶贫方案选择。若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除非国家直接给予更换生活燃料补贴,否则,村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若酿成严重的洪涝或地质灾害,则后果不堪设想。
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地方疾病性贫困多发于高原和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涉及人多面广,病情危害严重,急需大量资金扶贫。地方投入往往是杯水车薪,中央财政应专项拨付地方疾病性贫困扶贫资金,有计划的专款专用,进行拨付,并逐年有所增长。在省市级财政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作好资金的使用和审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综合开发式扶贫。不同的地方病型贫困各有其因,即使同一种地方病,往往也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因此,应实行综合开发式扶贫,从改善发病贫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出发,使居民从物质和精神上同步脱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战略可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从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式扶贫,使这些居民能科学认识、积极预防、及时救治地方病,尽快摆脱疾病困扰,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扶贫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病致贫”是当前贫困人口致贫的重要原因。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汪春兰近日指出,农村因病致贫的人口占农村贫困人口的50%左右。去年对广东贫困农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9.5%的贫困家庭有长期患重病者,65%的农村患者经济困难应住院而未住院,33%的患者应就诊而未就诊[2]。为帮助因病致贫的农村人口尽快脱贫,政府及社会福利部门应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社会捐赠,义务支援,一帮一扶贫等社会扶贫形式,加快扶贫工作进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快农村社保制度建设。远离地方病,并不意味着这些贫困人口不再受其他疾病和自然灾害等侵扰而永久脱贫。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当前应着重突出农村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目前各地陆续探索和实践的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个别地市已经建立起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合作医疗新形式。农村低保是使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的社会保障,应大力探索和普及。对于这些贫困山区居民而言,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可确保他们在远离地方病之后,生活有一定的着落,不致再次轻易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而增强他们自力更生,自我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当前我国农村相当一部分陷入地方病困境的极度贫困人口,党和国家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和认识,实施可持续性扶贫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快缓解、尽早消除农村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