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台湾省在40多年前,还是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虽说在日本占领时期曾建立了一些工业,但后来又遭到破坏。近40年来,其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已完成了经济“起飞”,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80年代前五年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980美元上升为4150 ①。其经济振兴的原因很多:国民党从大陆败退至台湾时带去大量黄金白银和较多的科技人员;又接受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其自然条件较好,物产丰富;退居一隅的国民党,又抓住机遇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此期间极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50年代初,台湾进行农地改革。在1954~1964年的10年间,台湾实行“以农养工”,以工促农”、“以轻养重,贸易促进农工”的政策,到1963年台湾工业生产净产值超过了农业。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认识到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要,因此大力扫除文盲和普及义务教育,采取得力措施办好中等教育、兴办中专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1965~1975年的10年正是台湾经济“起飞”阶段,教育与之相适应,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考察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研究台湾怎样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不懈的抓教育,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第一。五六十年代普及义务教育与经济升级相适应。国民党退居台湾之时,大量兵员涌入岛内,一时人满为患,甚至交通为之堵塞,这虽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1952年台湾文盲占全部人口的42.1%。为减少新文盲的出现,从1949年起,台湾即开始实行普及义务教育,规定6—12岁的儿童一律入学,接受六年国民义务教育,不收学费,还供给贫困子弟书籍;对已逾学龄的国民,在小学设立失学民众补习班,利用假日或夜晚上课。到1954年,台湾学龄儿童就学率达到90%,到了1959年又达95.44%。1968年,台湾将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到1970年就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文盲率也降为9.12%。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成人文盲率的降低,出现了国民经济的新发展。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又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1952年台湾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61%,产值比重为17.4%;到1984年台湾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降为17.6%,产值比重不足1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至41.5%,产值比重上升为43.6%、这说明台湾经济完成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人员大流动,开始从传统意义的农业经济进入到工业经济,而且从业入人员所需科技文化素质也大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理所当然地归功于教育。据统计,在1970—1980年的10年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5%,在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诸因素中,技术进行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占年均增长率的一半以上,教育之功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素质优良的人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而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只有培养出素质优良的人才,才能使经济快速发展。首先从农业的发展看,台湾“农地改革”之后,废除了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提高了广大种田人的积极性,而农业的继续发展,则要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无论是水利、肥料、病虫害防治、优良品种的选育,都要加大科技成份,才能给农业注入勃勃生机。尤其是随着“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提出,发展台湾出口创汇农业,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要求重视科技和教育。农业科技是农业大发展的前提,为此,台湾除建立扩大了农业大学之外,又兴建了许多农业专科学校和农业职业学校,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农业科技机构,形成了教育、研究、繁殖、推广一条龙的农业服务体系。台湾科研经费较充裕,仅1985年用于农业的科教经费即达5920万美元,占全岛科研经费的16%。台湾农业科技手段也较为先进,如目前在生物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这就确保了台湾食品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先进地位。台湾农业推广体系也很健全,省、县(市)、乡镇形成网络,有足够的农业技术人员,而广大的土地经营者,由于文化素质较高,能较自觉地接受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据专家估算,60年代台湾农业技术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为31%。到80年代为60%左右。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②。其次,台湾工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渴求人才、利用人才到自己培养人才的过程。台湾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路程。时间是短促的,然而其科技基础差、起点低,经济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就特别迫切。台湾当局最初采取了技术引进的方式,通过技术贸易、吸收外资、与外商合作开发项目、招揽外国人才等途径,引进技术。在引进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建立“嫁接式”技术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其研究开发经费不断增长。60年代首创出口加工区模式,80年代又建立新竹科技园区,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工业,并将高科技研究与高科技工业品的生产结合起来,将尖端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这当中,专业技术人员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增加具有一定技术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台湾通过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新式劳动力,以应经济发展之急需。可以说,台湾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教育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第三、在经济增长中,台湾十分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60年代初,台湾劳动力价格低廉、素质较差,到了6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工业结构发生变化。迫切要求职工文化科技素质大大高于原有水平;同时经济发展又为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提供了财源。于是1969年台湾提出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其主要精神:一是改进科学教育,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以满足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的需要,为此补充师资,提高教师素质。二是加强基础科学,谋求科技事业的自主发展。三是支持工业、农业、交通、通讯、医药卫生、原子能运用等部门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这说明台湾科技发展已由引进为主转为自主发展的道路。为此相适应,台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949年台湾高等学校仅有6所,十几年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分别出现在台南、台中、台北各个地区。此外,原来的一些学院也升格为大学,另设一批医学院、技术学院、海洋学院、师范学院等。私人办学也很活跃,如中原大学、淡江大学、大同工学院及一批医学院皆为私人所办。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空中大学和长青学院,也给不同的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继续到大学受教育的机会。到1987年,台湾有本科院校37所,专科学校70所,总计107所高等学校。到80年代中后期,台湾大专毕业的技术人员按人口平均计算比美国还多50%以上,每71名居民中就有一名大学生、按部门统计,台湾的科技部门、经营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1.1%和58%。仅岛内大学普遍设立了研究所,而且出国留学也蔚然成风。1950年岛内本科毕业生去海外留学的占50%还多,1960年岛内赴外留学生人数比1950年增加三倍,1980年后留学生人数大致维持在6000人左右。留学去处以美国为最,日本次之。所学专业以理工科居多。为了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1979年台湾提出“科技升级”口号,并将其作为80年代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1983年,台湾又公布了“培养和招揽科技人才的方案”,致力于解决科技人才不足和人才长期外流的问题,目前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台湾政界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占行政部门人员总数的1/3以上,其中留学欧美者不在少数。良好的文化素质及对经济的广泛了解,使其在指导经济活动中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公务人员与企业家的关系比较协调。这些都是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
总之,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台湾已形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扎实的高中与中专教育、普遍的职业教育及较多优良的高等教育的体系,又有立足岛内培养与海外留学相结合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方针,大量的具有一定科技文化素质的劳动大军和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特别是高级人才供应,对台湾的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台湾经济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并将为今后台湾的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应当看到,尽管台湾经济和教育已经得到相当发展,并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台湾毕竟是一个岛屿且浮于大陆之外,不仅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政治上面对列强的种种心态及“台独”分子的活动,处置不当极有可能走向邪路,没有国家的统一,要实现真正意义的稳定和繁荣富强是不可能的。两岸统一才是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意愿,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注释:
①《中国经济年鉴》,台湾1985年版
②金泓帆:《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奥秘—其战略和体制的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版,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