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钻孔桩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质量与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有关。钻孔桩的施工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有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根据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标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钻孔桩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新的要求。为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和安全的正常使用,地基和基础必须要有很高的强度支撑和稳定性,变形应在允许范围内。而钻孔桩是桩基最常见的深基础。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方便等特点。但桩属于隐蔽工程,主要是在水下,有许多因素影响灌注桩施工的质量,使得质量检验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控制每个工序,在灌注过程中措施不严或稍有不注意就会产生缺陷严重影响质量问题。本文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技术流程
钻孔灌注桩技术常用于建筑施工工艺中,主要施工过程可分为八步:桩位测定、护筒埋设、装机就位、钻孔、清孔、安放钢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检查测定等。在这步骤中,如果存在没有遵循技术规范施工的,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将会危及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技术标准、各环节进行施工,应谨慎对待,施工质量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以提高施工质量。
二、钻孔灌注桩的控制要点以及质量问题
(一)控制成孔质量
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建设过程中,成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对质量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那将会很大程度上发生桩孔偏斜、塌孔以及缩径等现象,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建设施工的桩身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的桩承载力下降。因此,控制孔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对整个施工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采用隔孔施工的程序
钻孔桩在施工工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成孔,在此基础之上在孔内进行成桩,成孔周围的混凝土逐渐移动到工程桩体上,此时混凝土桩产生了一种动压力。特别是在刚开始成桩以后,桩身的混凝土没有绝壁很强的强度,并且在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需要借助泥浆来将成孔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之上,因此,应采取一个更合适的塌孔间距以及缩径进行有效防止是一项比较稳妥的措施。
2.保证桩身成孔的垂直精度
有效地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的准确性能够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就应该有效的对桩机的支撑面积扩大,使工程桩机可以稳定,主要措施可以对钻杆和钻校对的垂直度进行校对。
3.桩顶标高、成孔深度以及桩位
当护筒在定位以后要立即对护筒的位置进行反复的核对,并且还要有效的将桩位的中心线与护筒的重心的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然后对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行有效的检查,以此来防止建筑工程在进行钻孔的过程汇总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自然地坪的标准高度会改变,为了能够有效的对钻孔深度进行控制,就应该在工程桩架到位以后对桩具的总长度以及底梁的水平进行发福的审核,然后予以及时记录。以避免首次进行清孔的时候在对钻具进行提取的时碰撞到了孔壁或者控制泥浆不到位,造成塌孔以及沉渣过厚的情况。
(二)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以及吊放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与制作钢筋笼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所选用钢材的进行质量的检验,当钢材合格达标以后,根据施工的要求、设计和规范对钢筋的相关数据来进行验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钢筋验收的过程中尤其对钢筋笼的吊环长度是否达到相关指标参数以及要求进行注意,因为在吊放钢筋笼以后就会将其暂时的在钻架底梁上进行固定。因此,底料标高的不断变化能够对吊环的长度进行随时的影响,所以应该依照底料标高的改变来随时对吊环的长度进行更改,以此来保证钢筋的埋人标高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与要求。当进行吊放钢筋笼的时候,应该对钢筋笼的焊接质量进行仔细的验收,对于那些不符合规范以及要求的焊接与焊口进行及时的补焊。
(三)导管进水的问题
1.导管进水的原因
当导管的管口与孔低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当进行混凝土下落之后就不能对导管的管口进行埋设,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泥水从导管的管口涌入。究其原因就是导管的管口的密封程度不够、各个导管之间的接头处的橡皮垫出现破裂或者是各个导管之间的焊接缝出现破裂,从而导致泥水从缝隙中涌入导管。
2.解决措施
为有效防止管道的水问题,在施工前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首先是检查密封导管的程度,对管道焊接进行检测;然后测量了初始灌溉量,测量了导管的深度。当导管一旦出现进水时,应及时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卡管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灌注阶段,卡管主要是指混凝土在导管中堵塞而呈现下不去的情况。其中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就是在刚开始进行灌注的时候隔水栓出现卡管的情况,其中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混凝土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例如塌落的程度比较小,流动性比较差,混凝土的成份中夹有大卵石,对其进行搅拌不均匀,或者是因为在进行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产生离析。第二种可能就是各个导管的接头出现漏水,在雨天进行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遮盖,这样使得混凝土中的泥浆被雨水给冲走,混凝土中的粗集料瞬间凝聚在一起使导管出现阻塞的情况。
主要的处理办法有:能够使用长杆对导管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并且用吊绳对导管进行抖动,又或者在导管上一种具有振捣作用的机器,以此来使隔水栓出现下落,如果隔水栓仍然没有出现下落,那么就能够将导管以及导管内的混凝土从钻孔内提出来,对其进行清理以及整修,然后从新将导管插入钻孔内,进行重新混凝土的灌注。
当相关的机械出现事故的时候,导致管内混凝土停留时间过长,或由于混凝土灌注时间较长,混凝土凝结,导致导管堵塞。混凝土过早凝结的主要解决方案应该是对机械、机械、机械故障进行严格的维护,以便在机械故障时及时更换机械,同时也能加快输液速度。
(五)控制成桩质量
为了能够严格控制桩的质量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主要的方式还是检查工厂的材料质保书。如果发现某些材料不符合质保书的要求,那就应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严格禁止使用。钻孔灌注混凝土主要是借助导管进行的,在灌注的混凝土中还存在离析的情况,但是将混凝土实行优质的配合比,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程度。因此,混凝土必须在施工现场的混合搅拌,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使混凝土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为了防止钻孔灌注桩的泥浆、堵塞和断桩等现象,应在混凝土灌注的时候加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的话就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施工工程中导管和混凝土的深度应保持在2至4米之间,深度尽量不要超过5米,或小于1米。在施工工程,应严格控制灌注的操作工艺和施工过程,有效的对导管抽动,使混凝土具有适度的上升力度,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进行幅度过大的升降。
近年来,由于钻孔灌注桩其独特的特点,近些年在施工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持续发展,还将会修建出各种各样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相关钻孔桩将被广泛应用。实际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应首先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技术,然后根据其特点和施工重点,加强科学方法的施工,就能够很好地完成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六 结束语:
总之,钻孔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操作的一些细节,但如果不引起注意和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加强施工技术在钻孔桩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规范,并从各方面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赫俊岭,陈华国. 四川水利. 2017(02)
[2]试述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办法[J]. 秦伟. 山西建筑. 2017(10)
[3]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之探析[J]. 杨勇. 科技促进发展. 2011(S1)
论文作者:蓝瑜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