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摘要】目的:讨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施以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致残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急、病程长、致死率高,尤其是脑卒中患者,存在脑血液循环障碍,与焦虑抑郁等身心不良状态,不仅影响临床疗效,也增加了基础护理的难度。对此,康复护理应运而生,围绕改善患者身体功能,协助伤侧康复训练,与患者自我管理、功能恢复、再建等目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方式以指导患者自我护理为主,以常规护理方式的替代护理不同,患者身心状态改善的效果更加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过CT等检查确诊。排除精神障碍,以及心肾等器官出现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女13例、男18例;平均年龄65.3±6.8岁。对照组中女11例、男20例;平均年龄66.5±7.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病房干预、并发症预防、管道护理、药物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血糖安全护理:交感神经受损,会伴有反应迟缓、低血糖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血糖监测,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高渗昏迷与酮症酸中毒等症状。加强饮食与运动等护理,保持血糖平稳。②肢体功能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被动与主动活动干预,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神经功能坏死等不良情况。协助患者完成按摩(患侧肢体按摩2-3次,各关节每次按摩10-15下)、起坐、平衡、蹲起与行走训练等。适当辅以针灸与理疗等干预,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神经功能。③语言功能锻炼: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语言功能障碍;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语言沟通。同时制定开口与闭口音、舌头运动等语言锻炼计划,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④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并疏导患者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多为患者构建康复蓝图,主动讲述疾病与治疗效果知识,纠正患者及其家属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多做患者家属思想工作,使其给予患者更多家庭力量支持。⑤电刺激护理:施以神经、肌肉与痛觉等电刺激,能够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为患者饮食与营养补充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项,治疗总有效率可用显效率+有效率计算。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依据,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𝜒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多功能障碍与护理隐患。其中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肢体锻炼干预,能够避免患肢深静脉血栓、肌肉废用性。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取患侧与健侧卧位各2h,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患肢与良肢出现痉挛、水肿与关节畸形等不良情况。患者在主动活动前,可利用绳索或棍棒等设备,协助完成抬腿等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更换康复训练计划[1-2]。
综上所述,施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致残程度,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强化护理人员责任理念,更适用于神经内科护理。
参考文献
[1] 姚静珠, 刘玲. 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8):983-985.
[2]蒋珍, 李加玲, 霍宁侠,等. 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评估与动态监测的护理策略[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2):296-297.
论文作者:李俊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肢体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