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广东省 东莞市 523710)
摘要: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班级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与每个学生都息息相关的一种整体风貌。而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内容、源远流长的思想是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凭借。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打开国门吸收西方文化,这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既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危机。基于此,本文先从班级文化发展现状入手,再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最后再提出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结合。以此仅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班级文化;相结合
引言:
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加速渗透国民的生活,为复兴中华民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了国家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基础,而身为国家未来的新生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文化趋向将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格。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西方文化不断被引入,甚至是被部分国民完全接受,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性,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使得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度下降,反而对西方传进的文化更有认同感。而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很多教师并不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大部分学生对班级并没有什么感情,缺少归属感;又或者一些班级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没有引入传统文化,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班级文化建设的难以维持。有些中职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造成很多班级没有集体荣誉感,学生也没有集体主义。而学生一方面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又在受着新引入的西方文化的影响,这样的现状很容易造成新生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忽略传统文化建设[1]。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文化思想,可以代表班级集体容貌和学习生活方式的一种集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的班规、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精神文化的体现。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和基础,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结合起来,可以使得班级文化更好更有系统性地形成,也能充实班级文化的内容,为班级文化提供来源和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与班级文化的结合首先需要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为更好地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成果,要在传统文化和班级文化之间找到相通的点,并借助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对班级文化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担起传承传统文化重任的责任心,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也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感情,提升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改善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而且将传统文化引入班级文化建设,教师是第一个受到影响并需要作出改变的人。培养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传授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以教师为榜样,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实现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结合的措施
(一)通过传统节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在西方文化被进入国门以及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之后,不少国民特别是学生们更加注重的是外国的节日,比如圣诞节、万圣节等,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却寥寥无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含义和习俗方式都不了解,没有机会深刻体会传统节日传递的感情和文化底蕴。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节日,为学生创造过节的氛围和对学生普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比如在清明节放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举办一个与清明节有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传说等一切与清明节有关的东西,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3]。
(二)与本土传统文化相适应
要将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结合,首先传统文化需要与本土文化相适应,学校和教师可以先将与本土相关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说、著名人物等教授给学生,先将本土的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再让学生在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后慢慢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以及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以学生对本土的热爱之情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操。让传统文化更贴切本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融入班级文化建设。
(三)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融合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成为现如今传播信息、文化最方便也是频率最多的方式,同时也是形成文化多元化现状的原因之一。对于三观尚在形成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比较强,但却因为见识少而造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轻信网络上的信息。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在网络上多提倡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积极的网络环境;学校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倡传统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中对接收到的信息有所明辨的能力,让学生利用网络去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4]。
(四)借助经典,加强班级文化底蕴
经典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但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经典的了解却少之又少,甚至都不清楚什么足以称为经典。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早读时间诵读经典,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以此来加强班级的文化底蕴,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与经典相关的文化讲座和知识竞赛等,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去自主学习经典,了解传统文化,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
四、结束语
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也应当有所选择。对正在成长、三观尚未形成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班级是他们每天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与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因此,教师和学校应当重视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并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采用,以传统文化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靳青.中国传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7(23):129-130.
[2]梁妮.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102-102.
[3]贺朝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德育中[J].湖南教育(A版),2017(9):47-47.
[4]黄枝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6(22):4-5.
作者简介:王鑫(1985.02-),男,山东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助理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职业素养。
论文作者: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班级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传统节日论文; 中华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