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先进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75(2007)02-0025-03
一、要在加快企业跨越式发展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
胡锦涛指出,必须把党的先进性要求切实落实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当前和今后我们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的大局和中心。为此,工会组织要在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上要有新成效,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五比四赛”、“创新成果、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释放职工的创新潜能。在竞赛内容上,要突出承揽,突出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突出技术和管理创新,突出重点难点工程。要根据生产经营形势,适时组织一些阶段性会战式的竞赛活动,把劳动竞赛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要积极探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壮大后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地从竞赛内容、竞赛形式、考核评比、总结表彰上加以创新,优化竞赛方案,搞好宣传发动,围绕“产品创牌、企业做强、职工增收”,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群策群力攻克难关,确保重难点工程顺利突破,并达到出成果、出经验、出先进的要求。要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发挥“三书一表一卡”的作用,加强工会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加大对尘毒有害作业点的治理,强化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人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用企业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教育和凝聚职工,用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熏陶和引导职工,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充分利用工会阵地优势,通过文化线建设、创建职工小家等载体,为职工开展“创争”活动搭建平台。从企业长远发展和职工群体的愿望出发,针对不同岗位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尤其要按照集体合同条款约定的比例提供足够的职工培训经费,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的权利。
二、要在充分发挥民主管理作用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还应体现在广泛发扬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在企业的发展中,调动好、实现好、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我们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让职工最广泛地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才能更好地激发职工热情,保证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最主要的是要健全完善广大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制度、措施、途径和渠道,构筑反应灵敏公开透明的民主“平台”,及时有效地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建议。通过建立职代会民主对话、民主咨询、职工旁听等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知情权;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巡视、职工代表参加行政办公会、职工值班厂长(经理)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参与权;通过完善职代会提案、职工代表联系卡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建议权;通过建立职代会效果评估、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代表述职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评议权;通过推行职代会听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监督权;通过完善职代会无记名投票、职代会决议跟踪执行制度,进一步落实职工的决定权。要推进企务公开的深入发展,在规范化、制度化、长效性上下功夫。坚持突出重点,不断提高企业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公开程度。要畅通公开渠道,对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职工切身利益和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等情况,及时真实全面地向职工公开,扩大公开领域,增强公开实效。既要公开有关政策和规定,又要公开具体内容和标准,让职工群众了解真情;既要公开办事结果,又要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过程,让职工群众感到可信可服;既要公开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公开对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让职工群众满意。
三、要在不断扩大组织发展会员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
邓小平早在解放初期就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把工人最大多数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和职工队伍迅速壮大的新形势下,提高扩大组织、发展会员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动员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建功立业的重要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要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要求工会组织必须进一步提高扩大组织、发展会员的能力。要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在所有基层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同时根据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的组建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对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员入会程序、会员会籍管理、会员优惠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我们既要加大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既要依法组织职工入会,又要切实增强职工会员意识;既要加强建会工作,又要开展建家活动,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制度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四、要在积极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环境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企业发展、实现职工利益的基本前提。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干部的天职,当前工会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会维权、不愿维权、不敢维权”的问题,影响到了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我们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从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进一步增强不维权、不代表职工讲话就生存不下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党的群众观念,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和“娘家人”。二是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要从维护企业稳定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综合作用,建立健全职工生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和谐稳定、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的新型劳动关系。三是不断完善职工互助合作保障体系。要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不断健全完善以送温暖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帮扶救助机制、以缓解职工因病致困为重点的互助合作保险机制、以生活线建设为基础的增进福利机制,形成职工互助合作保障、企业补充保障和社会保障相配套、相互补充的职工权益保障格局,更好地落实“三不让”承诺,解决职工困难,凝聚职工队伍,稳定企业改革发展大局。
五、要在努力提高工会组织自身能力水平中体现和保持先进性
开创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些都是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涵。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制定加强工会组织能力建设考核办法和具体落实措施,为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能力素质保证。一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实践,不断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苦干、实干、拼命干。二要做到增强全局观念。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党政的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开展,善于在全局中找准工会工作的位置,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体现工会工作的地位和作为。三要做到业务素质过硬。把进一步提升素质作为新时期工会干部的立身之本,营造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氛围,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练就善于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功夫。四要做到办事作风扎实。坚持好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工作宗旨,主动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到职工困难多、热点多、矛盾多的地方,与职工群众交朋友,倾听呼声、关心疾苦、反映他们的意愿和要求,脚踏实地地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真正把各级工会组织建设成为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学习之家、科技之家、民主之家、温馨之家,使工会工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