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 遂宁 629000)
【摘 要】: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自卑多疑、心胸狭窄、自我封闭,对健全人心存芥蒂。懂手语的学生家长是寥寥无几,能与孩子正常、顺利交流的更是凤毛麟角。提高沟通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聋生顺利融入社会、立足社会的前提之一。作为语文教师,要帮学生和家长搭建好沟通的平台,促使学生与家长和谐有效地进行沟通。
【关键词】:聋生 家长 交流沟通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他们往往心理很自卑,常常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正常人交往、沟通。他们活动、交流仅仅局限于家长、特校教师和同学这个特殊、狭窄的范围。当他们来到特殊教育学校,遇到与他们同样特殊的人群时,就会变得很活跃,愿意甚至积极主动和同学、老师沟通。而对于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家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又极不情愿、不耐心甚至粗暴地与家人交流,认为与他们无话可说、无法沟通。聋生学习手语主要是靠语文教学。与聋生交流机会最多、对聋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帮助最大的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是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的桥梁。作为特校的语文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与家长和谐、有效地沟通呢?
一、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分析来自家长、学生的原因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以我校为例,特殊儿童几乎来自农村,一般家中都有两个孩子。绝大部分家长常年都在外务工,把孩子交给没文化或文化程度极低的老人教育、管理,而部分在家的家长忙于工作,又不懂规范的手语,忽略了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极少时间或根本无法与孩子交流。个别家长偏袒正常孩子,对残疾孩子置之不理,让聋儿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有一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无形中加深了孩子的自卑心理。他们偏执、心胸狭隘,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了隔膜,不愿意甚至拒绝和家长交谈。有时由于沟通上的原因,还会产生误解,使聋儿与家长交流时的态度差,简单粗暴、爱走极端,甚至会出现与家长交谈时出手打家长的现象。也有的家长溺爱、放纵聋儿,听之任之,以至于孩子产生优越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部分孩子往往自私自利,争强好胜,态度强硬蛮横,与人交谈不注意技巧,认为无论自己说什么、做什么事都是对的;无论是谁,都要让着自己,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使他很难与人相处。聋生喜欢察言观色,猜疑心重,心胸很狭隘,遇事总是爱以自己处事的方式从别人的表情、行动中去胡乱猜测、揣摩别人的心思,有时还会与人树立对立情绪,从而导致聋生情绪、行为难以自控,带有攻击性,严重地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难以融入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语文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和学生个人情况,包括学生本人的身心特点、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等,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缓和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愿意沟通、学会沟通。
二、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好桥梁作用
语文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进行角色转换,以学生最易接受的身份与他们敞开心扉交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语文老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严厉的脸色,学生迫于压力,极不愿意与老师交流,更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敷衍,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会有抵触情绪,使问题得不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如果教师瞻前顾后,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对他束手无策,因而会目中无人,与家长说话也会更加肆无忌惮,弄得大家不欢而散。语文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格、家庭、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等,以适当的身份,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谈心,真正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接着,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和谐的交流环境,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手语、书面语配合使用,帮助家长、学生翻译,扮演好助手角色,确保他们相互之间无障碍沟通。最后,教师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能灵活自如地调控好沟通局面、内容,使谈话双方心平气和,确保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三、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
在处理事情时,教师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要客观、公正地作出评判。例如有一次,我班学生唐子杰周末在外上网,玩了一个通宵。妈妈晚上等了很久不见孩子回家,才开始急着到处找,结果没有找到。孩子第二天早晨回家后就躺在床上睡觉不上学。家长因为心急,边哭边打骂,非要孩子说清楚去向,并主动认错。孩子却沉默寡言,置之不理,两手紧握拳,两眼充满了愤怒 。因为孩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为了生计,一天打两份工,早出晚归,晚上回家时孩子都睡了,平时很少和儿子交流,加上不懂手语,相互沟通存在很大困难,结果造成了母亲和儿子对打,两人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事后,据他母亲说,这孩子经常上网,以前就有玩通宵的现象。每次教师向家长了解学生上网情况,因顾及孩子的面子,加上自己对孩子的放纵,就帮着孩子一起骗老师说自家孩子没去上网,以至于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如连续在外上网几天不回家。每次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家长简单粗暴,孩子也暴躁,谈着谈着就谈崩了,孩子最后拒绝和家长说话。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首先当着孩子的面,严肃地指出了家长疏于管理和教育的过错,正是因为家长一贯地放纵孩子,忽略孩子的感受,才使得他一步步走向不回家、翘课的路。接着给家长分析孩子现状,告诉她与孩子交谈的策略、技巧。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不回家的原因,教师聆听但不批评学生,放一天假让他陪着母亲去上班,并接送弟弟上、下学,回家做家务活。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从中体会单身母亲的辛劳,再做自我反省。
四、做好家长、学生的培训工作
由于家长基本上不懂手语,造成了自己与孩子沟通困难。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用笔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而没有上学,或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让孩子绘图,通过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方法需要家长长期和孩子绘画交流,才能真正读懂画意。定期举办常用手语培训,让家长适当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手语,以便家长能与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加强学生和家长沟通技巧的培训,并给学生和家长推荐与交流沟通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提高沟通技巧。建议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切忌简单粗暴,严禁以武力征服孩子。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参加亲子活动,在促使家长和学生相互积极主动交流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关爱,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五、给学生营造合适的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因各种原因造成所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受手语的局限,有时他们能用手语表述,但形成文字非常困难。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一般用纸笔与孩子交流;对低年级和新生而言,交流靠肢体语言、演示、实物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教师应鼓励、指导学生阅读,收集好词好句,让他们尽可能将积累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表达能力。鼓励、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心事等写出来,也可以让他们以写纸条、写信的方式,向老师、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并及时批改,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与健全人交流搭建一个平台,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健全人接触、交流,让学生从社会活动中去领悟、体会沟通的技巧,增强自信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边事例,给学生讲解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巧,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使用委婉的词句,让学生学会沟通,善于沟通,并加强这方面的辅导,逐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门艺术,是连通人与人的一座桥梁,是顺利融入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条件之一。作为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担任着促使家长和学生有效和谐沟通的桥梁作用,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朴永馨 张宁生:《缺陷儿童心理》 科学出版社 1987
2、方俊明、雷江华:《特殊儿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3、邵志创:尊重与沟通,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J] 科学之友,2010(7)
4、李彦:浅谈提高聋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学习,2012(9)
论文作者:刘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家长论文; 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手语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