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合适剂量研究论文_吴鹏,林培佑,朱贤章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自7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剂量为20mg、研究组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取得不错效果,但以40mg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20mg,值得借鉴。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合适剂量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26-02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终末期极易并发慢性心力衰竭,造成治疗难度较大、预后差,五年生存率在50%以内[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加强重视。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方案主要以控血压、抗血栓、调脂、缓解心绞痛等药物综合治疗,随着研究增多,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2],但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合适剂量,我院针对接诊的14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48例,均为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时间2014年8月-2016年7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3],且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各自74例。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4~79岁,均值65.8±3.4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4例、Ⅳ级40例。研究组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45~77岁,均值65.5±3.7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2例、Ⅳ级42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降压药物与降糖药物等治疗,同时予以100mg阿司匹林(生产厂家:石家庄欧意药业有新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3635)口服治疗,早晚各1次,之后均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生产厂家: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50)治疗,对照组剂量为20mg、研究组则为40mg,每天1次,晚上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分析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组间治疗前后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组间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发生2例皮疹、3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对照组发生4例皮疹、5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研究组稍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各类心脏病变终末期常见并发症,主要因神经激素失衡、细胞因子与炎症增多等,造成心室重构,对心功能造成影响。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有不错效果,除了有明显降脂作用,而且可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抗炎症、抗氧化、调节免疫、改善心肌缺血及抗心室重构等作用[4]。慢性心衰作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后,除了要积极做好冠心病对症治疗,还应重视慢性心衰的处理。我院针对接诊的14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两组均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剂量20mg,研究组剂量40mg,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安全性较高,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近几年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增多,证实他汀类药物有抑制血管平滑肌肌细胞增生、抗炎及促进缺血心肌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炎性反应、抗血栓形成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发挥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也是临床常用调脂药物。由此可见,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取得不错效果,但以40mg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20mg,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晓明,陈生晓,钟春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4,26(17):60-61.

[2]崔艳红,马翠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2(1):59-61.

[3]林柏青,赖明耀,韩芳永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15,26(8):166-166,167.

[4]傅永刚.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对比[J].医学信息,2015,15(5):43-43.

论文作者:吴鹏,林培佑,朱贤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合适剂量研究论文_吴鹏,林培佑,朱贤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