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翟政玻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翟政玻

翟政玻

身份证号码:45262619870204xxxx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便捷的交通道路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路基作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基础,其直接影响到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期限,所以在道路施工工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以确保道路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测量;挖方

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的稳定程度是保证道路稳定程度最基本的条件,道路的质量问题与路基的质量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路基的稳定性出现了问题之后,会造成市政道路的路面表层不均匀,出现沉陷的问题,还会影响市政道路的平整性,造成行驶车辆的速度以及安全性都有所下降,所以改善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在进行施工技术的改善之前,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章可依,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1、保证道路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道路路基在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之中肩负着承载的作用,可以说是道路的根基,路基的稳定性决定着整个道路工程的稳定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面对着这样的问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是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的重中之重,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首先要保障的就是路基结构具有很强的坚固性以及稳定性,并且能够在长久的使用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道路工程的路基经常长时间的受到地下水、土壤等地质条件的腐蚀破坏,容易出现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道路交通的整个工程被迫停止,所以在市政公用工程的道路工程质量要求之中,特殊的提出了路基稳定性这一基本要求,所以本文针对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作出了相关的研究,希望可以提高路基工程的稳定性,给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水平带来积极的作用。

2、保证道路路基结构的强度。

由于市政公用道路在投入使用之后会有大量的车流以及人流会在道路上流通,必然会给市政公用道路带来巨大的压力,道路的承载能力必需达到要求的标准,这时必需道路的路基有着足够强大的强度保证道路的路基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在市政公用道路路基的质量要求之中,要求路基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必需是在一定的地质考察之后才可以确定的,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保证道路路基不但具有一定的密实性,还能够通过碾压来保障路基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既确保了路基的建设符合设计方案,还保证了路基的建设与道路的使用环境相契合,不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测量

在市政道路工程开工以前与施工过程中,依照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勾勒出构造物的具体位置。进行施工测量的主要作用:把图纸上面设计出的建筑物形状、平面位置与高程对应施工现场地面进行标注,以起到指导施工的效果,确保工程严格根据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流程即:测量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要求每位施工工作者充分理解图纸意义,并认真检查图纸和设计之间存在的偏差。为了达到路基施工期间的相关要求,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加设置加桩地面标高,临时水准点标高,在测量没道施工工序的防线时,确保纵横断面有一定定位精度,并保证后期施工路基、构造物定位与几何尺寸符合实际质量的要求,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施工损失,此外,还必须检查路面下覆盖的各条管网路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路基填方

在路基填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实施试验填方,特别是进行大规模的路基填方工作时,需先选取某一路段进行填方试验,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检测出路面铺设松弛度,进而确定好压实路面要进行的路压次数,再合理安排作业人数,使其和设备有机组合,并记录施工工人工作完成量的最大数值与平均数值[3]。

对于不同填土高度选用不同的填土方法,但均需在施工前清理、挖除原来地面。比如:填土高度<80cm,需将路面表层的土翻松30cm左右,压实平整翻松的土以后再进行填筑;填土高度>80cm,需要先平整路堤路基面再实施碾压,然后在路面上方实施土方填筑作业。填方作业通常分成填作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等各个不同的部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部分之间的流水组织进行施工,先用平地机根据检测所得的松铺系数摊平土方,将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范围内,路床顶层最末层的压实厚度≥8cm。在摊平过程中保证每层土方保持一定路拱,确保路基内排水畅通无阻,每层填土宽度>路基宽度,且每侧宽出≥50cm,保证边缘土体的压实程度符合相关要求,再开始碾压,在碾压过程中第一遍不振动,随后从弱到强慢慢振动。在碾压过程只用每侧轮机应该重叠(0.4~0.5)m左右,保证均匀碾压,坚决不允许出现漏压、压死情形,当碾压结束后按照规定的检测频率检测碾压效果。

此外,路基填方需要分层填筑,在确保基础部分稳固坚实的条件下才能操作其它程序。先要确保路基下层压实后,再进行上层填筑,若路基填方分段实施,则需依照不同浇筑方法采用不同的填筑控制措施,若纵向临界地段的交接位置未在统一时间浇筑,则需做好放坡处理,在相同规格放坡操作结束后分层设置台阶。若两个地段在相同时刻填筑,则要求衔接工作精确细致,确保分层交叠式相互衔接的两个地段,重叠搭界的有效长度≥2m。在填土过程中,还需准备测量水含量,检测填筑的不同土质密度并做好相应的标记,控制施工路堤尺寸与坡度,保证在每层压实工作结束后无缺坡情况,路堤处于稳定状态。

3、路基挖方

一般情况下,路基挖方的设计高度<实际路面高度,在开挖路基时同时兼顾路面质量。其中排水工作时开挖路基的重要环节,也是开挖路基有效性的基础保障。在开挖路基前,先要设计好排水沟,保证水排出过程的流畅性,依照当地实际地质条件做好防渗漏工作。开挖路基土方需要分层实施,在作业开始阶段,确保边坡稳定,且不会损坏周围建筑物结构。开挖土方主要借助挖掘机进行作业,当选取符合标准的挖方材料后,在确保路基排水通畅的条件下,借助挖掘机、自卸车的高度配合完成开挖工作。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人工开挖,从整体而言,不管在何种条件下,实施开挖时要控制好高度、坡度,杜绝多挖、少挖的不良现象,确保边坡稳固,且遵照从上之下,有顺序开挖的规则。

针对路基穿过水网地段的情况通常采用遇沟设涵的方法,重新系统化布置路线两边灌溉沟渠,而不用穿越管线的排灌涵洞做法。针对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盲沟及暗沟的方法,如果水流量非常大则用带渗水管的渗沟进行排水。最近几年相关人士研制出了带有滤布、钢圈,利于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这种类型的水管十分便于地下排水施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道路交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结构的基础,路基的性能、质量会道路的整体功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市政公用道路施工时,需要严格依据道路施工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精心策划,才能保证修建的路基坚实、牢固,满足市政道路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先贵.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02).

[2]张永钢,李江.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民营科技,2014.7(04).

[3]牟守国.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关键程序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16).

论文作者:翟政玻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翟政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