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的走向--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_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的走向--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_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哲学论文,十二届论文,走向论文,大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21日,中国哲学界的盛会——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李铁映同志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国际中国 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前院长方克立教授为大 会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和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在大会上作主题讲演。93岁高龄的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张岱年 教授莅临大会并发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奥地利、瑞典、斯洛文尼亚、澳大 利亚、巴西、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250余位学者, 在四天的时间里,围绕着本次大会的主题“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和讨论。除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之外,共召开了四次全体大会,52场次分组会议,204位 学者在大会或分组会上报告了论文。本次大会参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均为历届国际中国哲学 大会之最。特别是海峡两岸学者,抱持着民族复兴的厚望,求同存异,共同为民族哲学和文 化在新世纪的发展而相互切磋、慷慨建言。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哲学包容、开放、生生不息 的活的精神,体现了一代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历史使命意识。哲学大师、一百零一岁高龄的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委托他的学生Palmer Ric haid教授给大会带来的录音贺词——“欣闻国际中国哲学会将在北京召开大会,我表示最良 好的祝愿!我很乐意参加此次盛会,但因年事高迈,行动不便,不克前往,深感遗憾。”则 无疑表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已迎来了它创新发展的新纪元。

一、中国哲学与21世纪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许多学者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发表了自 己的看法。任继愈先生在大会主题讲演中指出,讨论中国哲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首先必须清 楚“多民族统一大国”这一两千年来的国情;其次要明确中国哲学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中 国封建社会阶段的历史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透视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缺点及走向世界的可 能路向。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立文先生近年来一直倡导“和合学”。在会议发言中,张先生从21世纪 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入手,对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精髓——和合文化进 行了新的哲学诠释,并透过“和合三界”——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世界与和合可能世界 的 演进历程,提出了化解人类冲突和危机的五大原理:和生原理、和处原理、和立原理、和达 原理与和爱原理。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陈德荣先生认为,作为21世纪发展中国哲学的第一步,需要对于传统 哲学语言来一番治理澄清的工作。他以传统哲学范畴“气”为例,分析了传统形上学中的经 验语词的局限性,指出在传统哲学中,用以表述“气”的语词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即经验语 词、理性化了的经验语词、形上语词和神学语词。这样的哲学范畴,当把它放在世界哲学舞 台上时,其丰富的形上学意涵往往会被埋没在一大堆经验语词中而很难被人认知。因此,当 代哲学家在建构或者重建形上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经验语词来表达形上学观念或者把 经验语词理性化。

台湾佛光大学的欧崇敬先生通过对过去出版的30种左右中国哲学史著作的优缺点之反省, 对21世纪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在新世纪能出现一部具现代化、 国际观的高水平的中国哲学史。他认为这样的哲学史著作将有助于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体系 中找寻到自己恰当的定位。

二、中国哲学及其精神价值

中共中央党校的许全兴先生在上个世纪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为 四个方面: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经世致用,实事求是;3.阴阳互补,辩证思维;4.大 同理想,止于至善。与对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探讨相关,湖南大学的朱汉民先生就中国哲学 的基本形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道论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形态和内容,要探讨中 国人的终极关怀、精神世界及其对人类的贡献,不能不研究中国的道论及其文化特色。“道 ”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支点,是因为它是一个终极意义的概念。它具有三个方面 的基本内容:第一,它是宇宙的终极存在;第二,它是天地自然秩序的总规律;第三,它是 人生理想的体现。与外国哲学中的“存在”、“逻各斯”、“上帝”、“梵”等观念不同, “道”具有天人一体、体用一源和古今一贯的特征。与以上二位先生的切入点不同,北京师 范大学的郑万耕先生通过对中国哲学界的一种流行观点的辨析,阐明了自己对中国哲学精神 及形态的看法。他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些人把中国哲学仅仅视为伦理道德哲学,认为 中国传统哲学是基于道德生活的要求,出于道德直觉或道德体验而产生的。郑先生认为,这 种看法是脱离了经学史的研究,孤立地分析一些哲学概念和命题而产生的一种误解。他以宋 明道学为例,指出其形上学和本体论是通过对《周易》经传的解释和阐发而建立起来的,其 中的许多问题,如理事、道器、理气、天人之辨,阴阳变易学说等,都是从易学命题中引申 和推衍出来的。他认为把中国哲学仅仅视为伦理哲学,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出于古人的道德 实践和道德体验的观点是一种片面的见解。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在会上受到格外的重视。北京大学的胡军先生专门讨论了中 国现代哲学建构的方法问题,他认为源于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是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一种主 要方法。但与西方的分析哲学相较,中国的分析哲学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特别重视对语言 分析方法的运用;二是冯友兰、金岳霖和张岱年等人都不同意维也纳学派拒斥形而上学的极 端的哲学立场,而努力从事形而上学的建构;三是中国的分析哲学家都是人文科学的学者, 能很自觉地把科学与哲学区别开来;四是中国的分析哲学家多没有自然科学的背景,但是却 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他们所以要运用分析方法建立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其根本原因 是试图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现代的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的人 生境界论寻找现代方法论的基础。

三、儒、道、佛、易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丰富,流派纷呈,与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术兴趣和生命关怀,对儒、道 、佛、墨、易等各家学说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现代诠释。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儒学 的研究,尤其是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一些学者着重研究和讨论了熊十力 、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钱穆等现代新儒家学者的思想和学说,多数都肯定了他们在传 统儒学的现代转化中的积极作用和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其消极影响和某些理论上的失误。

道家和道教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北京大学的许抗生先生认为,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反对古代文明“异化”的产物,今天研究和总结道家反文明异化的斗争 经验和教训,必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树人先生 同样看到了早期道家反异化的实质,并特别就庄子的批判精神进行了分析。

此次提交大会的佛教或佛学方面的论文内容也相当丰富,有的专门讨论了中国与东方佛教 “禅”的思想;有的透过天台佛性论的现代诠释,展望中国佛教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有的 则对《六祖坛经》在21世纪资讯时代的新意义进行了探讨。

在这次大会讨论的议题中,特将“易”与儒、道、佛、墨、兵诸家学说并列,是一个值得 注意的现象。它至少说明易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略的。美国加州Integral S tudies学院的吴怡先生以《易经与21世纪》为题,讨论了《易经》在开展21世纪人类精神文 明重建方面所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四、经典与诠释

自上世纪末有学者提出“回归元典”的口号以来,经学的研究大有升温之势,与之相关的 经学研究方法——传统经典解释学问题也被学者们提了出来。在这次大会上,这个问题继续 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回应和关注。武汉大学的郭齐勇先生指出,近年来经学研究复兴和经学 研究范式改良的契机,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勃兴。重新估计“六经”和早期儒学的价值与意义 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未来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借助于郭店、王家台、阜阳的出土 简帛和上海博物馆购藏竹简,经学的研究,早期儒家的研究,肯定会成为重中之重,并获得 长足的进步。

南开大学的严正先生围绕着训诂在经典诠释学确立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 见 解。他指出,传统的弘扬必须通过经典的重新诠释,拥有一套规范的话语和系统的理论解释 ,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人生需要吸取的思想文化资源。

五、天人之学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愈益尖锐和突 出,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诠释, 找到一种化解人与自然之矛盾的合理方法。河南大学的徐仪明先生讨论了中国传统天人之学 与21世纪生态文明的关系,指出中国古代人天观产生在农业社会中,尽管那个时代生态问题 并不突出,但古人提出的一系列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方法,在今天看来确实具有前瞻性 ,值得认真汲取。徐先生列举了四方面内容:1.“与天地参”——人在自然中的位置;2.“ 民胸物与”——尊重生命和善待自然;3.“理寓欲中”——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4.“天人 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的白奚先生就儒家“仁爱观”所具有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现 代生态科学是为研究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建立的,其出发点是人类自身的利益,本 质上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儒家的生态观与此不同,它不是出于人类之功利目的,而是 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道德义务,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 护,充满了浓重的道德情感色彩。在今天,如果人们在依靠科学和法律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的同时,也能够适当地吸收儒学“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将道德情感引入生态环 境的保护工作中,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培养起对自然万物的爱心和责任心,则对于改 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应该是十分有益的。

六、中西哲学交流与会通

中西哲学比较与交流会通问题,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并存的当今时代,中西哲学交流与对话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次大会中,不少中外学者的论文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成中英先生 多年来致力于“本体诠释学”的建构,他的本体诠释学就是基于中西哲学的交流与会通,在 结合中西诠释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与成先生专事哲学层面的建构不同,台湾大学的郭文夫先生则通过中西哲学的比较,发现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均遵循着一条规律,即反省与创新。只有经过反省,即对 真正伟大者的解读、疏通、领会,才有望永续进展,推陈出新,通变于变与不变。台湾辅仁 大学的张振东先生专门比较了中西伦理学的不同,他指出,中国伦理的重点是忠孝仁爱、礼 义廉耻、信义和平,西方的伦理标准则是智义勇节与宗教敬神爱人的戒律。中西伦理的基本 概念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中国伦理中的仁、义、孝、悌、忠恕、礼让与西方十诚及四枢 德相符合:中国讲仁者爱人,西方主张上敬神、下爱人;中国的义是人之正路,西方的义是 公正之途;中国以孝为德之本而敬老尊贤,西方十诫中孝顺父母在人伦系统中亦占第一位; 中国的忠恕、礼让、诚、信、廉、耻与西方十诫中的勿发虚誓、勿妄证、勿欺骗、勿诈财、 勿邪淫、勿偷穷,甚至连犯法的心愿也不该有等相符合。中南大学的吕锡琛教授专门研究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她指出,马斯洛对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天人合 一”的思维模式、慈让寡欲的主张及自然人性论等都有所借鉴、认同或吸收。中美精神心理 研究所的李绍昆先生就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现代中国哲学家熊十力新唯识论思想 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李文潮先生就中国哲学与欧洲早期启蒙运动的关系 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同时考察了西方接受中国哲学的几种范型。美国哈佛大学的吴疆先生 还从比较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角度,说明明末天主教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既丰富了我们对宋 明儒学的认识,也反映出两种符号体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张力。

七、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

值此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何以自处,中国当代文化何以建构,已经成为一个十分 现实的问题。北京工商大学的刘东超先生认为,全球化的必然性隐藏在人类能力的无限发展 和人类生存空间的有限性的关系之中。他着重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机制中最重要的一些 因素,并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将全球文化机制把握为一体化与多元化、同质化与异质化、资 本化与反资本化等多对因素的辩证统一,指出在当代全球文化的这三对辩证矛盾中,每对中 都是前者的力量大于后者。在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这一机制制约下的现实状况和运行方式之后 ,刘先生认为,全球化及其在文化层面上的诸多表现,总体上代表了人类能力提高和增强的 趋势,代表了人类自由本质更加充分展现的方向,因此,从整体上说,应该给予肯定的价值 评判。

如何化解“文明冲突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人们言论最多的是“多元化”问 题。本次大会有几位学者就中国文化的多元互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山大学的李宗桂 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其构成要素而言,无论从地域、学术流派来 看,还是从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来看,都是多元复杂的。从文化整合的层面看,不同构成要 素的共存、冲突、融会,在整体上形成了多元互补的功能。全国人大研究室的徐国宝先生从 传统的中国哲学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发生、发展、成长、演变的 基本脉络和未来趋势,揭示了它的主要特点和内在结构,提出并论证了“中华文化的多维向 心结构”的命题,探讨了如何建构现代中华文化的途径。

标签:;  ;  ;  ;  ;  ;  ;  ;  

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的走向--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综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