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国有经济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用外资和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两个热点问题。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体现。“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注: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1997年12月24日。)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各项改革的关键所在,这些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国有经济的改革来展开的。可以说,利用外资和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课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新课题。
一、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世界全球化和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是目前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
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就是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过程中,在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外资来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利用外资置换一般竞争性领域里的国有资产,集中力量加强国家必保的行业和企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利用外资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加强重点,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客观需要。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过程中,通过利用外资来参与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解决国有经济布局过散、战线过长状况,集中必要的国有资本加强国家必保的领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要使国有资产从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向大型和特大型的企业集团、从低效的劣势企业向高效的优势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战略性领域集中。适当减少国有经济介入的行业和企业,达到集中力量、保障重点、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利用外资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并不是简单地利用外资来替代国有资本,并意味着国有资本数量的减少,仅仅是通过利用外资调整国有资本分布的领域。通过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产从较低效益领域向较高效益领域的流动,国有资产的数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是盘活了国有资产,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就是利用外资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改造。近20年来通过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带动了12万多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技术改造,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加速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资产的重组,同时还形成了上海贝尔、上海大众、康佳、TCL等一大批现代名牌企业。据统计, 在批准设立的30多万家外商投资企业的产权中,国有和集体成分约占57%,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在混合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到了保值和增值。
辽宁省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约半数是建国初期前后建立起来的,由于技术装备严重老化,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陷入困难境地, 从1993年起,辽宁省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改造国有企业上,使一大批国有企业获得生机,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走出了一条用老企业的厂房、场地和设备作为股本同外商进行全部或部分合资合作进行改造的路子。(注:参见《亚太经济时报》,1998年7月21日。)
实践证明,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是现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形式之一。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现有国有企业利用外资进行重组的显著成效促进了传统所有制结构的改变,对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利用外资促进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机制的客观需要。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过程中,除特殊行业外,通过外资的参与及示范作用,可以迅速转变国有经济的投融资机制及实现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多元化,推动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我国利用的外资大多来自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外企来华投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丰厚的利润,因为中国是个大市场,且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但一个基本的前提则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参照国际惯例,组建现代式的独资、合资及合作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颁布一系列有关利用外资的法律。这为外资进入创造了条件。外资的进入对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加快市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以上海保险业来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相继落户的外资保险公司,对上海保险业的开放和发展已带来积极的“催化效应”。外资保险的进入,打破了国内少数几家公司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强化了各保险公司的竞争意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海保险业经营机制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市民商业保险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是近年外资保险进入的结果。在友邦保险公司1992年抢滩上海之后, 它的4000多名持证营销代理人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向市民宣传商业保险知识,冲击了我国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保险观念,使城乡居民商业保险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近20年的实践证明,凡是利用外资多的地方,市场经济就比较发达,经济发展就比较活跃,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3.利用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增强国有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70%,世界贸易额的三分之二,世界技术专利的80%,均为跨国公司所有。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世界500强, 今后利用跨国来华投资是我国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重要力量。跨国公司资金雄厚,具有信息、管理和高科技的优势,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综合效益显著,正以其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要加强同跨国公司进一步发民合作,重视吸收跨国公司投资,抓住利用国际资本及其带来的科学管理、运作方法和最新科技成果的机会,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放宽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借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和换代的步伐,尽快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睛,我国吸收跨国公司投资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既要加强与它们的合作,又要做到趋利避害。跨国公司的开发能力控制能力很强,有一套国际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系统,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利用它来为我们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当然,也要防止它的垄断性、控制强的一面,在合作中争取主动。同时还要看到,他们在转移利润和避税等方面也很有办法,我们也要有相应的对策。这是我们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二、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善于利用外资,就有可能出现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就会出现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利用外资时指出:“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吸引外资、更好地利用外资的问题,……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利用外资工作的认识。”(注: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1997年12月24日。)
1.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必须注意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1993年就曾指出:“我们将把美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主要目标”。英国、法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一些前计划经济国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也很关心本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对于不同国家,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有所差异,对于象我国这样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指经济发展的基础稳固,能够抵御大的对整个经济的打击;体制转轨过程中,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地调控经济生活,整个经济运行健康;在利用“后发优势”中能够形成和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不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在培育新的经济秩序中,能够抵御大的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国的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秩序等;二是在既定条件下,来自国内较大的“非正常干扰”如政权不稳,社会动荡等等;三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别国对本国经济利益的“侵害”。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在由封闭的传统计划体制向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三方面因素同时并存。因此我们应该比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因此,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慎重行事。对外资进入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国防建设、更新尖技术、稀有资源等影响国民生计和战略发展的领域及产业要严格限制外资进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行业如铁路通讯、化工纺织等等,外资的进入必须进行适度控制;对于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的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必须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外资进入必须是渐进式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甚至其他地区更多的国家带来的冲击充分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时候必须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头脑要清醒,警惕性要高。
2.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必须注意“三个结合”。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吸收外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摸索和实践,我们也积累了不少利用外资的经验与教训。
外资在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过程中,外资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地域结构不尽合理。在外资金额投向分布中工业、房地产占绝大部分,而农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业所占比重较低,全国最大的500 家外资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汽车等领域,其他行业所占的比重仍很小。尽管在过去五年中,农业、能源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外资投向工业的一般加工工业偏多,投向房地产业的比重略高,投向农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业较少的情况需有所改变,外商投资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太大。
外资在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益等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国有老企业为了积极寻找国外投资者,希望通过吸收外资进行改造。在实际操作中对国有资产缺乏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造成国有资产低估甚至漏估,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对于流动资产以及企业无形资产(如企业商誉、原有名牌产品的品牌)的作价评估更是缺乏规范甚至不估。此外,国有企业与外资合资以后,如何加强合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合理增值,避免外方侵吞我方国有资产,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今后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一利用外资与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相结合,通过利用外资收缩战线,加强重点,使有限的国有资产相对集中到重点领域及重点产业;二是利用外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要积极引导外资来华投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利用优势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是利用外资与地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结合。今后利用外资的有关政策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投资,政府不仅要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给政策,而且还给配套资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3.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必须注意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前进,当前我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对企业种类繁多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我国投资环境的整体形象,法律法规尚需完善,法制观念薄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仍普遍存在;部门责权不分,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企业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有的部门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等。今后,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要特别加强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力度。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尽快将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均应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吸收外商投资将从主要依靠税收政策逐步转变到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上来。
要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完善和实施涉外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根据新的情况修改现行利用外资的几个基本法律。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使颁布的法律法规切实得以实施。
进一步治理“三乱”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把治理“三乱”作为树立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收费制度,坚决制止一切形式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制定地方性法规,使外商投资企业拒付不合理收费的行为受到法律保护,确保收费合法、合理、透明、规范。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廉政、勤政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之,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大胆引进外资,坚持利用外资同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注: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1997年12月24日。)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开创利用外资工作的新局面。
标签:国有经济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