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度集经》文本的性质与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提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高华[2](2020)在《由孙吴佛教谈《六度集经》成书形态》文中认为孙吴时期佛教的传入和翻译,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旨在讨论孙吴时期佛教的传播情况及传教形式,以《六度集经》的成书过程为起点,讨论当时佛经的翻译状况,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徐令缘[3](2020)在《民俗学“互文性”方法的个案研究——以“水灾”与“动物报恩”母题的流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互文性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换,从而构成文本内部的互动关系,这对于审视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尤具解释力。佛教传入带来一系列外来观念与母题进入中国民间讲述系统,形成新的母题粘合方式与故事类型。其中"水灾"与"动物报恩"这两个母题的流变特点,体现着魏晋志怪文本与佛经故事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王琪[4](2020)在《太子须大拏本生故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子须大拏本生故事作为巴利本生经中的最後一个本生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南传佛教中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在今天的汉传佛教中,却很少能见其踪影。一直以来对於须大拏故事的研究,南传佛教中则主要围绕南传佛教中这个故事对文学和民俗学所产生的影响,汉传佛教中则主要集中在石窟图像和语言文本以及图文传播的互文性方面的研究。文本将从文献文本和故事内容两入手,对须大拏本生故事的所载经目、翻译版本、俗文学进行梳理,并以故事情节为立足点,结合佛教与儒家思想观念的差异,分析这个故事在中国的流传过程。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六度集经》的版本及性质,主要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六度集经》的成书年代和“编译”的性质。第二部分:《太子须大拏经》的文本校录及考证。本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之上,梳理须大拏经的翻译版本,对此前目录中记载混乱的条目改正归类,得出确定的结论,同时在前人的研究之中,对有价值的俄藏残卷进行文本校录。第三部分:太子须大拏故事的流传。这一章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对故事的文本及类型、情节及主题、以及故事在南传和汉传佛教中不同的流传情形做了整理、比较和分析,以探究故事在汉文化中流传逐渐减少的原因。
阮鸿璜[5](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提出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李心苑[6](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白俊凤[7](2020)在《《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故事源流考述》文中研究指明《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是在元泰定五年(1328年)编成,经过一位室号是“少室山人”的文士删繁校正,在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由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朱?(鹥)的儿子朱颙炔,在洛阳作伊简王时,命伊王府的一个六品宦官普秀刊印流通。该书中共有十个故事,包括释迦如来前世中最具代表性的九个本生故事,和他出家修行最终悟道成佛的一个佛传故事。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文献中这十个故事的记载,并且以“布施”“忍辱”“慈悲”类将其十个故事分为三类,考察了这十个故事的源流。对《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中的十个故事进行故事源流考察,不但可以认识到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我国,到元明时期的发展情况,而且可以认识到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从两汉时期到元明时期,在我国的流传、演变的情况以及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过程,也可以进一步考察佛教的传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尤其是认识元明时期佛教在民间以及域外传播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白春霞[8](2019)在《北朝女性与佛教》文中认为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统治者兼收并蓄的政策下,出现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佛教在北朝社会盛行传播,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义学兴起,儒家思想和佛教相互会通融合。由于北朝对佛教的利用政策和佛教对政权的依附,北朝翻译的佛教经典多出于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所以在女主政治的背景下,对女性成佛持肯定态度的大乘经典广泛流行,这对女性信仰佛教具有鼓励意义。本文试图从北朝女性群体内部阶层差异的角度,分析皇后妃嫔、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等不同女性群体与佛教的关系,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给予符合历史时代背景的诠释,以此探究佛教对北朝女性生活和北朝社会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据统计有17位皇后出家为尼,如果再算上其他妃嫔,数量更多。这些出家的后妃有“守贞”之意,也有由“受罚”、“失势”所致,还有“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之计掺杂其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探究佛理而出家的。比丘尼戒的粗食、节食、禁食美食,素朴无华的形象要求,严格防范情欲的男女之限,减少睡眠等断欲苦修的规范塑造出了自我克制、贞节高尚的新的女性形象,因而出家成为守贞皇后的选择。出家为尼是一个从世俗社会到神圣的宗教世界的过程,修持戒律需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因此使后妃出家又成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比丘尼身份全新功能的出现与北朝的政权与佛教的关系、女性在宗教信仰中的边缘化及社会对女性角色规范的加强等有关。虽然北朝后妃与人私通、宫廷淫秽之事时有发生,但总体上儒家的妇德女贞观念已渗透到鲜卑统治者的理念中,在帝崩、帝废、国亡之时,安置后妃出家守节逐渐成为惯例和制度,佛教成为父权制社会控制女性的新工具。士族女性因为特殊的阶层身份,一般以相对理性的态度接受佛教。虽然北朝社会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期待仍是具备儒家四德、六行之美,但佛教已经开始成为彰显女性美好品行的新元素。作为一种深奥复杂的哲学理论,阅读佛经成为女性才华横溢的象征;由于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妙解因果的女性拥有了感悟人生真谛的智慧等;表现慈悲善良的布施之举和柔顺精勤的忍辱精进亦符合儒家妇德标准。另外,北朝士族孀居女性奉佛成为明志守节的一种标志,使本身就是道德高尚之举的行为又增加了宗教的神圣色彩。北朝统治者倡导实行三年丧制,儒家对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日益强化,和类似断欲苦修的居丧生活培养起的孀妇的宗教性,及因持戒而展现出的崇高性等因素共同推动她们走向佛教。进入北朝士族女性生活的佛教,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其生活轨迹,作为一种辅助因素,佛教进一步强化了儒家伦理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品行。社会动荡的北朝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宣扬因果业报,福报轮回思想的佛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在北朝民众的观念中,佛是一位大神,与之相关的佛经、佛像等都具有神圣性,都是民众的崇拜对象。平民女性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力量,她们积极参加写经、诵经、持戒、斋戒、造像等易于实践的佛教活动。其中女性的造像活动最为突出,她们或者个人单独造像,或者与丈夫一起以家庭为单位造像,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结成佛社组织造像。虽然北朝平民女性借助于自己纺织工作带来的经济主动性,活跃于各种形式的佛教活动中,但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儒家伦理下的家庭生活仍是她们的重心所在,多种形式的崇佛活动主要是为家庭、亲人祈福的方式和手段。不过,在客观上,大乘佛教解脱上的男女平等思想,使得妇女在关注家庭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来世福祉,佛教使平民女性自我意识萌发,精神生活得到拓展,社会活动内容和范围得以扩大。北朝时期,各个阶层的女性佛教活动大体相似,但处于父权制社会的她们,在佛教信仰中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她们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和家庭家族的需要,去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北朝女性的佛教活动体现出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并交织着女性的情感因素,深刻地展现了在儒家伦理文化下,女性以家庭和生活为中心的社会角色期待。但佛教又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北朝后妃、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和士族女性为提升妇德而奉佛的现象延续后世,尤其随着儒家女性伦理的不断强化,持戒守志成为孀妇美德的重要体现,这种现象持续千年而稳定不变。北朝时期,作为同样是限制束缚的两种规范,儒家礼制和佛教戒律的结合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阶层的女性生活,女性参与佛教活动也影响着佛教女性文化的发展动向。
王文娟[9](2018)在《《六度集经》及其菩萨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六度集经》是流传中国最早的佛本生故事合集,据汤用彤、释印顺等人的考察,它并不是从梵文或胡文等其他语言的佛典文献翻译而来,而是康僧会自己对众多本生故事的集成。结合康僧会的思想特色,《六度集经》也带上了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其在后世流传过程中,经历过至少两次删改、重编,最后在隋唐时期形成定本,流传至今。通过对《出三藏记集》、《经律异相》、《开元释教录》、《法苑珠林》的考察,可发现梁代以至隋唐,《六度集经》中半数以上的经本都曾单独抄出流行,可见《六度集经》影响之深、流传之广。另外还发现原编本《六度集经》中的《忠心正行经》和《惒黑王因母疾悟道大行惠施一》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被删去了,且现存本《六度集经》中,至少有13部经是后来收入的,原编本中应当不存。《六度集经》中的菩萨思想主要结合佛教“六度”来讲,除此之外还有慈悲观念、发愿、授记、多佛多菩萨等思想的体现。从《六度集经》的文本特色来看,它还明显融合了儒家“仁”、“孝”等传统思想。中国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六度集经》是早期大乘佛教时期产生的本生故事文本,时间上处于佛教从部派到大乘的转化阶段。于此时期形成的《六度集经》,与中国佛教大乘菩萨思想必然有所交融,大乘佛教中常啼菩萨的故事就是对《六度集经》中“常悲菩萨本生”的扩展。从《六度集经》在中国的影响来看,则其文本中刻意的中国化改造成分非常具有代表性,这种中国化改造非但没有影响佛经的神圣性,反而更进一步得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元文广[10](2019)在《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文中提出譬喻故事作为佛经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本是佛说法的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工具,它根本的价值是帮助人们理解佛理。但是譬喻故事在实现它辅助佛法宣扬根本价值的同时,也附带产生了其它方面的价值,因此,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汉译佛典譬喻故事进行研究。第一,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与结构。首先,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从叙事学角度来看,佛经文本是一个叙事性文本,在这个叙事文本中,阿难或优婆离所讲述佛说法故事是框架叙事。在这个框架叙事中譬喻故事是嵌入佛说法故事之中的一个嵌套叙事。在这个叙事文本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叙事是通过主题的类比联系到一起的。其次,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譬喻故事作为佛经叙事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视为是构成佛经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由故事和佛理构成。然而构成譬喻故事的这两个部分,从表面上看存在表达方式的对立关系,即故事的具体生动与佛理的复杂抽象对立,像这样的两个表达方式对立的部分,在深层却以主题的类比关系建立联系。第二,譬喻故事与佛教业报思想。譬喻故事中塑造了许多丑陋、粗俗的人物形象。譬喻故事刻意丑化人物,不是审美的考虑,而是佛教教义宣扬的需要,佛教把个人的美与丑与前世之“业”建立联系,认为前世恶业越多,此生就越丑陋,因此,譬喻故事人物形象丑化是佛教用来宣扬善恶轮回果报等佛教思想的。第三,譬喻故事与古印度财富继承制度。佛经中用来比附佛理的譬喻故事,有一些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因此,这些譬喻故事对于认识古印度社会的财产继承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摩奴法典》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对譬喻故事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四点认识:一、女性因地位低下,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二、只有男子是唯一的财产继承者,并且男子在财富继承上呈现出一种平等、公平的继承原则;三、对于没有男子继承的家庭,财富将收入官府,即归国王所有;四、在无子,财富尽归国王所有的法律制度下,人们对男子的渴望主要是出于对自己生前财富继承的考虑。第四,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研究的意义。佛典文献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佛典文献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如佛典文献的疑伪经、抄经问题,校勘问题,散佚文献的辑佚问题等等。在对佛典文献进行文献学研究时,譬喻故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角度。因为譬喻故事作为佛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在佛经中反复出现,而且还被大量结集成书,因此,这些不同佛经中的同一故事对佛典文献的疑伪、抄录、校勘以及辑佚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譬喻故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首先,譬喻故事对中国故事的影响。在中印文学中存在着一些非常相似的故事,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相似型故事极为困惑,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有些相似型故事,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时间比在翻译佛经中出现的时间要早,这一现象使得人们将相似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平行发展的结果。然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平行发展只能存在于简单的故事中,而在情节复杂的故事中很难实现。另外,从中印相似型故事出现的时间来看,大都出现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此可以得出,中国许多此类故事很有可能是受佛教故事的影响。其次,譬喻故事对中国人兽对话型叙事的影响。先秦动物叙事分客观写实型叙事和人格化叙事两种,其中人格化叙事较有特色。但在先秦动物叙事中,动物作人言,与人对话型叙事极为罕见。但从魏晋开始,动物作人言,与人对话型叙事大量出现于各种文学典籍。文章认为魏晋以后,中国典籍中出现的动物与人对话型叙事,不是中国动物叙事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受佛教譬喻故事中人兽对话型叙事影响而产生的。
二、《六度集经》文本的性质与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度集经》文本的性质与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由孙吴佛教谈《六度集经》成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的传入 |
二、孙吴时期的传教 |
三、从《六度集经》成书形成看三国时期佛经的翻译 |
(3)民俗学“互文性”方法的个案研究——以“水灾”与“动物报恩”母题的流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魏晋志怪文本与佛经故事文本的互文性语境 |
二、“水灾”故事 |
三、“动物报恩”故事 |
四、结语 |
(4)太子须大拏本生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六度集经的版本及性质 |
第一节 六度集经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六度集经版本及流传 |
一 九卷本 |
二 八卷本 |
三 七卷本 |
第三节 六度集经的编译性质及地位 |
第二章 太子须大拏经的文本校录及考证 |
第一节 现存敦煌残卷 |
第二节 现存译本 |
一 失译本 |
二 六度本 |
三 圣坚本 |
四 六度本与失译本的关系 |
第三节 俄藏残卷校录 |
第三章 太子须大拏故事的流传 |
第一节 须大拏故事的版本及类型 |
一 多语种版本 |
二 各故事类型 |
第二节 须大拏故事的情节及主题 |
一 情节比较 |
二 故事主题 |
第三节 须大拏故事的地域及文学传播 |
一 南传佛教中的须大拏 |
二 藏传佛教中的须大拏 |
三 汉传佛教中的须大拏 |
第四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6)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一、观音经典研究 |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
参考文献 |
一、佛教文献 |
二、历史文献 |
三、今人着作 |
四、期刊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六、外文着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故事源流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佛教本生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十地记》概述 |
第一节 《十地记》与元明时期的佛教 |
第二节 《十地记》的编纂与重刻 |
第三节 《十地记》内容与语言特点 |
第二章 《十地记》“布施”故事考述 |
第一节 鹿王身代孕鹿供王厨本生故事考述 |
第二节 尸毗王割肉贸鸽本生故事考述 |
第三节 摩诃萨埵舍身饲虎本生故事考述 |
第四节 须大拿太子本生故事考述 |
第三章 《十地记》“忍辱”故事考述 |
第一节 修楼婆王施夫人儿子供夜叉食本生故事考述 |
第二节 羼提和断手足耳鼻忍辱不瞋本生故事考述 |
第三节 善惠童子供养燃灯佛本生故事考述 |
第四章 《十地记》“慈悲”故事考述 |
第一节 善行太子本生故事考述 |
第二节 金牛太子本生故事考述 |
第三节 悉达多太子故事考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北朝女性与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佛教经典中的女性观研究 |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所用材料 |
第一章 佛教的传播与北朝女性 |
第一节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会背景 |
一、战乱灾害与佛教的盛行传播 |
二、北朝佛教与政权 |
三、北朝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
第二节 北朝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 |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
二、北朝佛教女性观 |
三、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的交融 |
小结 |
第二章 礼制与戒律约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
第一节 北朝后妃出家现象及原因 |
一、北朝后妃出家现象 |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
二、比丘尼戒的内容 |
三、比丘尼戒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会形象 |
五、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
六、后妃为何出家为尼而不做女冠 |
小结 |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与佛教 |
第一节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
一、士族家学门风传统的影响 |
二、士族女性的个人追求 |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
第二节 佛教视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
一、佛教影响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义 |
第三节 丧礼的宗教性导向与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
一、三年丧制与北朝民众的居丧尽礼 |
二、北朝时期的居丧礼仪与佛教 |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与佛教 |
小结 |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与佛教 |
第一节 佛教影响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
一、佛教影响下的民众日常生活 |
二、戒律影响下的女性生活 |
三、女身污秽观与女性奉佛 |
第二节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动 |
一、造像方式 |
二、造像目的 |
第三节 平民女性实现造像的经济基础及意义 |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经济基础 |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时代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 |
一、信仰群体的差异性与信仰世俗性的结合 |
二、崇佛活动中伦理道德与情感的交织 |
三、崇佛活动与修持成就的性别化差异 |
第二节 北朝内尼制的后世影响 |
一、内道场的出现及职能 |
二、内道场内尼制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节 寡居女性的宗教选择 |
一、逐渐加强的贞节观念 |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选择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六度集经》及其菩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六度集经》的产生背景、流传与特色 |
第一节 《六度集经》的产生背景 |
一、编译者康僧会 |
二、康僧会与吴地佛教的初传 |
第二节 《六度集经》在晋宋至隋唐时期的流传 |
一、晋宋至梁时期《六度集经》的流传 |
二、梁至隋唐时期《六度集经》的流传 |
第三节 《六度集经》的特色 |
一、《六度集经》的体例变化 |
二、《六度集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
第二章 《六度集经》中的菩萨思想 |
第一节 《六度集经》中的菩萨形象 |
一、“王臣”形象 |
二、“旁生”形象 |
三、“宗教师”形象 |
第二节 《六度集经》的“六度”菩萨行 |
一、布施度无极 |
二、戒度无极 |
三、忍辱度无极 |
四、精进度无极 |
五、禅度无极 |
六、明度无极 |
第三节 《六度集经》中慈悲观念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佛教大乘菩萨思想的交融 |
一、《六度集经》中大乘菩萨思想的萌芽 |
二、《六度集经》中的大乘菩萨故事原型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佛经的中国化改造 |
一、《六度集经》内容的中国化特征 |
二、佛经内容中国化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汉译佛典文学与譬喻故事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譬喻与譬喻经 |
第一节 譬喻 |
第二节 譬喻经 |
第三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阅读与接受的意义 |
第二章 譬喻故事与佛经文本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佛法的产生与佛经文本的形成 |
第二节 佛经文本的叙事特征与叙事结构 |
第三节 譬喻故事的嵌套叙事 |
第四节 譬喻故事叙事与佛说法事件叙事的关系 |
第三章 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从二元对立原则到批评理论 |
第二节 譬喻故事的二元结构 |
第三节 譬喻故事与佛理的类比联系 |
第四章 譬喻故事与佛教业报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譬喻故事的民间性 |
第二节 譬喻故事中的丑陋人物形象 |
第三节 佛教业报思想 |
第四节 譬喻故事阅读中的化丑为美 |
第五章 譬喻故事与古印度财富继承制度研究 |
第一节 从譬喻故事角度入手研究古印度财产继承制度的意义 |
第二节 佛教与商人阶级 |
第三节 譬喻故事与印度财富继承文化 |
第六章 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研究的意义——以具体佛经文献研究为例 |
第一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的性质、成书年代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譬喻故事对佛经文献的校勘价值 |
第三节 譬喻故事对散佚佛经的辑佚价值 |
第七章 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现象研究 |
第一节 佛经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的相似现象 |
第二节 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性问题的认识 |
第三节 佛教传入前后譬喻故事与中国故事相似情况比较 |
第四节 佛经譬喻故事对中国故事影响的事实 |
第八章 譬喻故事对中国动物叙事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先秦动物叙事 |
第二节 魏晋以后人兽对话型叙事 |
第三节 中国人兽对话型叙事出现的原因 |
第四节 早期人兽对话型譬喻故事的翻译与影响 |
结语 |
附录1:论藏中阿婆陀那与经律(藏)对照表 |
附录2:佛经重出譬喻故事汇总表 |
附录3:中国文献收录佛经譬喻故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六度集经》文本的性质与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由孙吴佛教谈《六度集经》成书形态[J]. 高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7)
- [3]民俗学“互文性”方法的个案研究——以“水灾”与“动物报恩”母题的流变为例[J]. 徐令缘.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4]太子须大拏本生故事研究[D]. 王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故事源流考述[D]. 白俊凤. 兰州大学, 2020(11)
- [8]北朝女性与佛教[D]. 白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六度集经》及其菩萨思想研究[D]. 王文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汉译佛典譬喻故事研究[D]. 元文广. 西北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