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北京独有的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长期享受了“福利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文化产业是一个陌生的新名词。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早已在发达国家高度商品化的文化在我国、在北京正大踏步地进入经济领域。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当代文化正由长期以来奉行的事业型模式向产业型模式转化。
北京的文化市场从歌舞厅、台球、电子游艺等文化娱乐业起步,至今已涵盖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文物古迹、艺术品、表演、旧货流通等诸多方面。首都群众拿出工资的一定比例购买消费他们所喜欢和需求的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化发育已初见端倪。
有识之士称:发展文化产业,北京独占天时地利人和。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这样说过:正如人们的上齿与下齿之间不存在何者为主要何者为次要之分,说经济是主要的、文化是次要的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和文化之间只能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席话揭示了文化产业的深刻内涵。
文化的勃兴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和发展趋势预测专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曾在他们所著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这样推测:在2000年到来前的最后几年里,人们的消闲方式和花销习惯将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艺术活动将逐步取代体育而成为社会的主要消闲活动。眼下,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势头很猛,从中可以窥见艺术复兴这一出人意料的大趋势的端倪。
这种预测在1995年的北京,正初显端倪。
大片,引发电影院爆棚。世界级影星成龙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飞至北京参加春节前后《红番区》首映式。这个投资8000万港币的大制作使观众重新开始对号入座,15天票房达500万元,它充分解释了电影决不是一项赔钱的事业的疑惑。之后,《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狮子王》等热度一再升高。国产片亦开始走财运。《红粉》自1月2日首映至3月份已突破300万元大关,《红尘》信心十足接踵而至,之后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红樱桃》。人们开始询问:电影院明天还放映什么?
严肃艺术,脱离孤独。中央歌剧院在北京音乐厅推出'95新年音乐会,一家报纸欣喜地评论道:新年之钟由文化奏响。这一年,市场经济的发育真的没有以文艺的没落为代价。2月中旬,北京音乐厅开放走台观摩,500张票被抢购一空,又加售200张。接着,欧美风格的洛克塞特乐队在首体演出,票价最高达600元,一场观众有11000人。3月28日晚北京音乐厅的“中国爱乐交响音乐会”引发100张站票的出售。在4月--8月,北京出现古典芭蕾舞演出热潮。中国、德国、美国的艺术团献出了《睡美人》、《欧根·奥涅金》、《罗密欧与朱利叶》及《天鹅湖》。
图书销售,屡创纪录。去年底,读者挥泪告别王府井新华书店。元旦,该店借址开张,新老读者纷至沓来,当天下午2点就有2万读者光顾,销售总额达5万元。北京春季书市刚以火爆告结束,金秋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图书节又以举办10天、引百万人来逛创下销售总额1800余万元的历史纪录,超出上届图书节55%。
艺术品,整装上路。北京翰海'9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4月中旬经3天竞投,993件艺术品成交额为1.05亿元,成交率高达93.1%,总成交件数922件,创下国内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收藏投资热在社会广泛兴起。宁肯把作品养在深闺的画家越来越少。'95中国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预示着画斋打开大门,仍将在北京举办的'96中国艺术博览会目前已预订出200多个展位。油画也正在进入百姓家。
大型迪斯科广场成为年轻人新的根据地;文稿开始出售;专营古典CD盘生意可人;信息文化走红使京城出现展览四巨头:国际展览中心、农展馆、北展、国贸中心……
专家感慨:富裕的信息经济社会一旦形成,人们便要借文艺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文化的马太效应
梵·高的油画《向日葵》在一次拍卖会上的成交价高达3990万美元,恐怕比一个国家全部的向日葵总产量所赚的钱都高得多。
这就是文化商品的“马太效应”。
马太是圣经故事中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圣经·马太福音》记有一段格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借用这段格言,比喻社会对成名者与未成名者的不同态度,并称之为“马太效应”。文化商品领域中的“马太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
实际上文化对物质生产的渗透和产业的带动所赋予的活力又何尝不体现了一种马太效应呢?
作为创造精神产品的文化劳动要想得到物化,客观上需要适合这种文化劳动的物质资料,即文化生产的不断进步必然引起物质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视听设备、灯光技术、纸张、印刷等物质生产的急剧发展,导致这些与文化生产有关的物质生产部门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从而推动产业结构日益升高。
读书看报、家庭视听娱乐、公共场所消遣性娱乐等文化生活消费,就是从精神角度生产育人,是为了在紧张工作之余,通过这种鉴赏娱乐性积极休息,解除人的疲劳,调节人体的生理机制,以再生产出精力充沛的劳动力,这就促成人自身的内含式扩大再生产。
此外,文化因素日益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致使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艺术化。如服装、家具、建筑、日用品、食品、旅游、商业等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感染和支配,从而扩增其价值。
所有这些均意味着,文化产品一旦找到合适的载体,将产生一种惊人的物质力量。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特征,使其在市场经济领域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专家预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必定会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上,不但对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将可能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
据资料介绍:
美国克利夫兰的剧院广场中心,其中有3个剧院为市府增加了约3500万美元的经济收入。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在过去的10年里,连续举办斯波莱托美国艺术节,8万名音乐和艺术爱好者为该城增加了3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洛杉矶一家商业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艺术给洛杉矶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收入达50亿美元。
在英国,艺术业是一个规模达170亿美元的大行业,相当于英国的汽车工业,而且英国旅游业收入的27%直接归功于艺术。
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不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也不是印度的泰吉·玛哈尔陵,而是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它是现代艺术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每年吸引800万观光客,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建筑。
不言而喻,文化产业能够给社会提供广阔而新颖的就业机会。
面对如此宠大的产业,文化积淀深厚的北京不能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文化产业天宠北京
古都北京,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北京有着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到位的文化商品消费者,北京正在着力催化文化市场发育,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北京的文化资源包括拥有全国最多的文化机构,是全国文化人才最集中的地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藏品91万余件,是研究历代艺术的宝库。
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9000余件,是国家收藏文物资料和研究历史的机构。
北京图书馆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珍贵资料30万件。
其它重要的文化机构还有军博、革博、自然博、天文馆等及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
艺术团体有国家所属和北京市所属京剧、评剧、话剧、音乐歌舞团体。
有北京、八一、青年电影制片厂等多家影视艺术机构。
有众多的国家级、部委级和北京的新闻出版机构及大众传播媒体。
北京是我国文化人才和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高校60余所,其中重点高校22所;有中专和职业学校530余所及众多的中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家和北京科研机构540余所。
旅游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已开放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1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文物保护单位77项,等等。
北京有其它省市难望项背的丰厚文化资源,其中人才资源既是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又是最到位的文化商品消费者。
有人说,北京人实际上就是文化人。
目前,北京市有关文化管理机构正在推行文化体制的改革,深入研究文化市场的规律。可以想见当北京市文化产业化的障碍逐渐解除之后,其即将产生的惊人的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推动北京起飞
发展首都的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专家认为:
北京的文化产业应该凝聚中国文化的精华,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善之区;应保存、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应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基地。
有关人士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彻底改善北京存在的文化设施陈旧、低档次、功能差、小型化的问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曾在他所著的《首都文化发展战略初探》中描绘了北京未来的文化事业。他认为北京的优势表现为历史古都,现代科技,教育发达,人才集中四大文化优势上,应当成为支撑北京经济起飞的四大支柱。
有人这样设计北京:成为全国图书的集散地、中国的好莱坞、东方的迪斯尼、中国的大剧院、文物旅游的中心、艺术品集中地、世界的大舞台,让消费文化的人都到北京来。而以此产生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则托着北京走向第三个千年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