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生活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立足高中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凸显生活化主题、遵循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引导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而在人教版《思想政治》的《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中,要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寻求最佳契合点,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机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将这项“大工程”化整为零,化抽象为具体,有机地将“三个倡导”的24字要求具体化为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需要教师的智慧挖掘。 如,在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教学中,如果教学目标还停留在“感受文化作为社会精神的力量作用,增进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这样的目标上,虽然与核心价值观目标中的“富强”“爱国”等要求相一致,但如此“高大上”的目标,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的处理中容易陷入空洞的理论说教,没办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就起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厦门实际情况,采用任务前置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探究:①调查思明区GDP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率;②审视厦门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③调查所在社区不同人群的文化活动需求,为文化益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定位为:关注家乡的文化发展现状,增进爱家乡的情感,树立投身家乡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学中,在学生展示、分享探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抛出我国近5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分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设置讨论话题“如何让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雄起”。这也就进一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升为:“在文化发展成就的案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层次递进的目标定位,力求以小喻大,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入手,巧妙地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情感态度对接,从认知社会、关注家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等角度切入,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奋斗目标,增强爱国情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应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如何寻找生活与课堂、社会与课堂的融合点,是引领学生跳出课堂的前提。课堂应该立足于社会生活,跳出甚至突破课堂教学的某些固有框架,才能达到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现象引入课堂,演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实现学生人际关系的构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方面的延伸,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我们寻求的最佳契合点应该包含3个方面:一是文本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二是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契合;三是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契合。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课堂与社会的有机融合。 二、直面认知冲突,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生活的多样,学生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纷繁复杂,所以他们在这当中形成的价值观有更多的不稳定性或摇摆性,与主流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歧甚至是冲突。而这也在不断拷问着学生的道德能力。面对学生价值观上的认知冲突,教师应善于捕捉认知冲突的切入点,做好化解工作,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该说,价值观上的冲突是连结学生固有价值观与正确价值观的通道,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前提。正因为价值观冲突的存在,学生的参与才会更有积极性。这就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价值交流寻找到了碰撞点和共振点,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契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负责任的、有生命力的教育热点一定来源于孩子成长的焦点或纠结点,又或者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应该预设或捕捉共鸣点,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消除认识误区,塑造有主心骨的灵魂。例如,针对当前文化娱乐节目中存在的市场化、庸俗化问题,可以设置争议点“文化节目的利益追求”,引导学生从利益的角度看待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辩论中认清市场应该有操守、有道德、有底线,娱乐应该有分寸,文化发展应该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结合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等主题的教学,可针对学生热衷于过“洋节”,觉得中华传统的节日“无味”的问题,组织“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PK,让学生在辩证的视角下,领略“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精彩纷呈,进而引导学生以开放心态接纳外来优秀文化,在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就自然达成。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对话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理性地看待问题,教师再适时点拨、引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这一框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以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道德两难事例展开讨论。如: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手上垃圾随地扔与不扔;考试过程中,对好友“帮”与“不帮”;偶遇老人跌倒,扶与不扶等。看似简单的问题,呈现的却是生活中会遇到的难以抉择的矛盾或冲突。通过探讨,引发学生道德意识的不平衡,生成该何去何从的认知探索需求,从而推动学生深度思考,拓展思维广度,挖掘思维深度。让学生在认知和思维的摩擦中不断刺激道德认知结构的改变,在认知冲突的不断化解中及时构建新的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思辨能力,健全道德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创设条件。 三、开展社会实践,体验中催生情感认知与认同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文化生活》模块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行编写的,所以,引申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的是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社会化成长中的主动性。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奠定基础,让学生对社会文化生活现象有更清醒的认知,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束之高阁、只供仰望的奢侈品,应该与学科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社会文化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源,通过挖掘,将实践与理论教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可以突破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亲身感知、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有所知、有所悟、有所行,促使人格日臻完善。如,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主题探究活动,立足地方特色。诸如惠安女服饰、鼓浪屿建筑、漆线雕艺术、闽南歌仔戏、福州三坊七巷、南靖土楼以及不同地域下的传统习俗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主题。将学生探究实践成果引入课堂,可以在展示、分享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如,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框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登陆“厦门文明网”,了解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小博客”活动参与文明社区建设,传播文明,引领风尚;通过参与自愿者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再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厦门文明网”阅读“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普通协管员的道德人生”“美德少年”等故事,参与“海峡社区”道德论坛活动,引发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在课堂上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挖掘身边的道德模范故事;开展“我做小拍客”活动,曝光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宣扬文明典范,切身感受并理解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发出“道德大家行”的倡议,开展“寻找最美××”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情感,收获道德成长,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把教育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中,提升道德认知,增强责任意识,深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不应只停留在能够用语言描述其思想,而应该是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够实现个体价值观念和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归宿。作为行为主体自主进行的价值行为实践,不应仅停留在对自身认同的价值观的实证上,而应上升到转化、巩固和升华认知的层面,这种实证后的价值观将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 四、坚持主流引领,守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家园 据人民网调查,“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伴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诸如急功近利、焦虑浮躁、攀比炫富、麻木冷漠等也不容忽视,任其长期积聚,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在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下所呈现出的社会正能量蕴含着强大的激励、匡正、导向、立人的功能。立足于文化生活,这种主流价值的正能量,能够在积聚和传递中,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阳光心态,激发民族意识,养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宽厚仁爱的优良品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奋斗。 如,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深度挖掘福建的爱国志士,如王审知开疆拓土,倾心向化;陈文龙抗敌卫民,为国捐躯;张元幹激昂悲壮,翰墨寄慨;严复立新变法,西学救国;林则徐禁烟抗敌,万古流芳……其中的事迹感人至深,于课堂上分享,足可让学生明白,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自古已有。教师亦可将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其精神价值所在,感受其感人事迹背后所潜藏的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 又如,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当今社会存在道德滑坡的客观现象,教师可以更多选用如“年度最美孝心少年”“道德模范好少年”“温暖中国十大好人”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引领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形成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在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结合《文化生活》模块的相关内容教学,在“友善”价值观培育中,可以借助诸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爱心天使”评选,“争做美德少年”评选、“我为灾区献爱心”“道德讲堂专题宣讲”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友善;在“诚信”价值观培育中,可以结合无人监管的“诚信考场”“诚信阅览室”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可以怎么做到诚信;在“敬业”价值观培育中,可以结合如“十佳魅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爱岗敬业典范”的评选活动,引导学生采访或展示先进教师的感人事迹,从中体会敬业的魅力与价值。这些做法,使校园文化活动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三个倡导”具体化为日常的行为准则,感悟到这样的优良品质对其学习、生活乃至成长的意义。 如此正能量的积聚和传递,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为扬善抑恶、激浊扬清、提振士气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当学生从先进人物的事例中,领会或认可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时,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也就水到渠成,所形成的价值观就会更坚定、更持久。从国家层面上看,这样的积累和传递则能促进中国的未来朝着稳健、理性、民主、开放、有序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当然,如何在文化生活课堂中更好、更有效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渗透层面上,还需要在实践中,因时、因地、因生地不断探索,做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遵循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方能使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真实、有效、有理、有力,达到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波助澜的作用。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