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阅读教学质量是当今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育要求独特的理念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才能够提高课堂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如何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068-01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时代所淘汰,最终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过于被动,无法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价值。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和形式。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阅读教育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关注学生主体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的三大主科之一,但是在新时期下依然有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大纲框架教育形式,虽然应试教育方法可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是无法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实践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作为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体现了孩子们乐于求学的精神,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无法联系到学生自身的生活,则会丧失该篇内容大部分价值。再加上教学方法教学死板,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难以表达个人看法,教材内容难以延伸,从而束缚住了学生思维,学生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
2、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2.1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素质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语文阅读恰好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渠道,教师要认识到语文阅读的价值,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加聪明和睿智,以阅读为载体表达自身的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在《春》教学当中,《春》作为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教师在教学前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几幅春天的景色,之后让学生对多媒体上的图片进行简单阐述,并让学生说一些关于春天的诗词,引导学生思维不断联想春天的相关内容,学生也会从生活角度联想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魅力。此外,激发学生语文思维还需要从文章作者角度出发。在多年学习中,学生对朱自清较为熟悉,但是《春》是通过诗文的形式表达春天景色,和散文写景文章不同,这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从而为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2.2阅读融合写作
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通过阅读融合写作,让知识内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如上文所说,阅读知识综合性非常高,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表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让二者相互促进,学生阅读越多写作素材越多,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发挥阅读课堂效益。写作作为语言的表达,阅读是语言的积累,做好阅读知识内化从而优化学生的写作语言。从某些角度看,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服务,学生大量阅读势必会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阅读课堂上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东西,可以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这也是写作中的加分项,再融入学生自身的看法,从而创造出优秀文章。
例如在《邓稼先》阅读教学当中,文章中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的忠厚平实、坦白真诚的性格特点,邓稼先为推动我国“两弹”事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突出了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并充分挖掘了他产生这种精神、性格的根源。《邓稼先》作为一篇典型写人的文章,也是初中写作的重要主题,写作中的人与事物有着直接联系,为了能够保障阅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将二者进行融合,开展综合性教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邓稼先》文章,并标注出内部的好词好句,记录在“写作素材本”当中。在阅读完毕后,将学生利用记录下的好词好句写一篇200-400字的读后感,加强学生的阅读转化能力,阅读素材也会成为写作素材,这样即可在一堂课上同时进行阅读、写作教学,大大提高了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2.3通过阅读素材拓展知识
语文知识作为我们的母语知识,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根本学科。中华文化五千年,累积下的文化非常丰富,知识量也非常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一个片段或一个故事,仅凭一篇文章来提高学生能力远远不足,并且语文阅读教育也不仅仅局限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写作能力,还需要深入到知识广度层面,强化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主观性,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了能力,这对推动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阅读教学需要以教材阅读为基础,不断的外扩,这样学生才会多交流、多思考、多应用、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家,其作品也极大的影响了后代人思维。鲁迅文章在小学、中学阶段出现频率很高,表达出了鲁迅对我国文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之大。鲁迅文章多是以白话文为主,所表达的观念和思想很具有参考价值,如《孔乙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孔乙己》文章的认知,还需要对鲁迅作品进行延伸。如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及之后的《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等等,仅凭借一篇鲁迅文章即可延伸出这么多作品,可以不断的拓宽学生阅读渠道,并且相比其他类文章,学生更容易接受白话文,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素材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问题引导、情景创设等等,无论是哪种教育形式,都需要教师多探究、多挖掘、多尝试,这样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贾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解析[J]. 课外语文, 2016(19):53-54.
[2]周耀先.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课外语文, 2016(20):46-47.
论文作者:周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文章论文; 鲁迅论文; 有效性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