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治理规划主要问题探讨论文_李迪英,王华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主要问题探讨论文_李迪英,王华

李迪英 王华

绍兴正大港道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发展相当程度地改变了原有天然地貌以及水文气象条件,导致洪涝灾害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高速发 展对河道治理又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就必然会导致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形象的保持和提升,严重时还会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 威胁。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河道;规划治理;规划设计

一、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河道的改造治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 来,但是这些河流的建设大多放在防洪抗旱上,或考虑园林建设,而把 河流改造成单一的型式,致使河流的自然面貌遭到了严重破坏,河流美 丽的自然景观和河流的个性特征也逐渐丧失殆尽。那种有着随季节变化 的植被、栖息着小鸟、昆虫等多种生物、充满着自然气息、地域风情的 河流变得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似乎成了都市人可望不可及的事物。要保 持、重现及创造河流原有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情,但也不是简单的保护 河流的自然环境,而是在采取主要的防洪抗旱措施的同时,将人类对河 流环境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与自然共存。

二、河道治理设计理念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改变过去工程水利的传统观念,建立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生活 环境。

1.“河道联网”理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水贵在灵气。现在通常是单独一条河 道或者一条河道分段治理,分段治之,相互孤立,活水往往被治理成“死 水”,虽不泛滥,也无水趣可言。而将一个流域内的河道或一条河道的 上下游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互为补给,则必将使整个水系 活跃起来,“水网”通畅,如龙其中。

2.“人水和谐”理念

城市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河道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维护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平衡相处的共同利益,达到了人水和 谐、人水相亲的河道治理目标。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 “人水和谐”的理念,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3.蓄洪涵水理念

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利于减 小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两岸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 丰俭,缓解旱涝灾害。然而,水利部门往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百 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建筑高坝雄堤,裁弯取直,结果却适得其 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顺其自然。

4.生态美学理念

自然河道和滨水带由凸岸、凹岸、深潭、浅滩和沙洲组成。是各种 生物适宜生存的境地,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 道。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互相依偎,动、静互 相映衬,自然且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审美统计实验表明,植物丰 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 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提高

三、城市河道治理规划主要问题探讨

要建造有多种物种栖息的河流,在河道规划时,既要关注河床的演变 规律,也要考虑生物的栖息习性,河道规划决定着河流的平面、纵断面和 横断面形态,在自由度小、制约条件多的河流上,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施工 方法,也只能进行有限的治理,因此,进行城市河流建设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必须要处理好保护河流的自然环境与防洪的关系,而这首先要从河道规划入手。

1.平面规划

由于水流的作用,河流大多数是弯曲的,因此在进行城市河流建设 时要充分利用河流的自然形状,力求平面形状要蜿蜒曲折,而且能够形 成交替的浅滩和深潭,并保留靠山河段,大的深水潭,以及河畔绿地, 尽量将原河床及沿岸滩地纳入平面规划中,并确保河道用地宽度。

2.纵断面规划

为了保留或形成蜿蜒曲折的河道,设计时要尽量减少直线型纵断 面,并认真研究是否有建造挡水建筑物的必要,尽最减少挡水建筑物, 同时要保证干流与支流的连续性。

3.河道的横断面规划

由于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以及旅游等功能,在河道治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不同的断面型式。在根据 过流要求设定标准断面的基础上,要尽量避免上下游河宽的规划设计, 在可以扩宽河道的地方尽量扩宽,在预留河道槽蓄能力的同时,设计具 有丰富内容和广阔用地空间的断面。城市需要和功能方面在河道治理 中,河流断面满足设计标准下的过流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河道其 他功能发挥而造成的过流能力影响,需要通过调整基本断面设计进行补 偿,从而得到各项功能相协调的河道断面设计方案,河道断面的选型设 计应充分体现生态水利的理念,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各种需 要,在考虑防洪安全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景观要求,在进行断面设计时 可以将防洪工程同景观设计相结合。此外,对于护岸及周围景观的合理 布置应能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的功能,营造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

4.河道的护岸工程规划

工程护岸规划应在充分考虑水利学计算的水面线条件和堤内自然 状况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有利于保持和创造生物生息的环境及自然景观 的方法。河道堤身结构和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 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在护岸工程 规划中,还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不宜过多 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减少混凝土、石护坡,以达到保护天然河道的 作用。尤其是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要特别慎重。河道 截弯取直后,既改变了洪水流向,增大了河槽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又 加剧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河槽的下切,使原有堤防和河岸垮塌更为严 重,往往前功尽弃;扩宽河道堵口,虽然能够增大下泄流量,减轻上游 的淹没损失,但对下游的淹没损失可能更大,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对 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时,必须认真调查,充分研究,结合 水能、水文计算成果,客观分析下泄流量和经济损失,采取多方案比较, 确定出科学的方案,设计合理的断面尺寸,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

4.河道辅助建筑物规划

河道辅助建筑物主要包括河道控制工程密切相关的闸、涵、站、桥、监测及相应的管理设施等工程,在这些辅助建筑物规划方面,除了一 般设计上应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以外,应特别注意各相关建筑物的造型、 色调、施工等与河道治理的生态景观相协调,与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相 协调,与整个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这些水利工程设施一般都是 个体庞大、效益显著而且有数年甚至上百年的存续时间,也常常成为一 个地区或一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如省内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工程以 及连港市石梁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在省内或当地都是重要的水利标志 性建筑。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时,构思具有专业功能的特色目标, 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工程面貌,还可以实现作用深远的社会效果。

结束语

城市河流综合整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简言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必须拿出“大规划、深治理”的决心,配套设施在规划 中体现,下大力气来构筑城市的特色景观,即不仅仅要求“防洪、水清、 岸洁、有绿”,更重要的是发挥河流在改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与空间 组织方面的潜在优势,达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 现持续为人利用。只有这样,河道综合整治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曹仲宏、刘春光,等.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1);70 - 72.

[2]许士国,高永敏,刘盈斐.现代河道规划设计与治理[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05):56-57.

论文作者:李迪英,王华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5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治理规划主要问题探讨论文_李迪英,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