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必要合理利用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技巧,彰显地域性特征,展现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韵味与美感,打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及景观生态设计的意义,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优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为园林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
1风景园林概述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讲究风水,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大户人家风景园林的设计都十分讲究,府邸建筑中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使人赏心悦目,更是融合了人们对于家庭与城市的期待,可以说在风景园林的细节设计中,蕴含着人们的愿景和期待,充斥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现如今,城市化发展进程十分迅速,人们谈到城市化进程,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总是一片生硬的景象,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新时代城市化建设已经摆脱了往日只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弊端,更加注重温和化,生态化,自然化,有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的城市化建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只注重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而忽视城市化进程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感受,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也因此不同于往日,需要研究与考察的项目细节更多,面临的挑战也更多。
2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意义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依据当前的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经验,我们把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意义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合理的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都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案能够显著的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施工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并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又好又快的解决。例如,在景观生态设计中,通过勘察发现污染源,能够根据污染的现状作出净化处理,并针对这个问题,对景观生态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为景观生态的运营提供基础。
3风景园林中景观的生态设计的原则
3.1兼顾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兼顾适用、经济和美观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原则,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较为明显,因此应充分兼顾适用、经济和美观三个要素。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量其适用性。所谓适用,通常就是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来选择植物的类型和品种,其既可降低投资,也能规避经济问题。而若要解决经济问题,就需在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取得较高的效益。在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适用、经济和美观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3.2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原则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健康和文明的社会活动当中。在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设计中,要根据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个学科,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人本思想为支撑,确保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保证人与自然和环境能够形成完整的生物系统,充分展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3.3绿地景观立体绿化的原则
园林绿地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始终坚持立体绿化的理念,高度重视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注重立体景观形式的构建,结合绿地的特点,利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发挥绿地应有的功能。在设计中要采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多种方式,既要加强景观的层次性与多样性,还需起到调节小气候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设计中可采用乔木下种植灌木,灌木下种植花草的绿化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4.1充分结合植物的特点
在基于生态城市理念对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结合植物的特点,以便能够确保设计完善的园林绿化更加具有观赏性与实用性。首先需要加强对花、叶的结合,通过绿叶来衬托出花的鲜艳与美丽,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绿叶的光合作用来净化城市中的尾气排放与工业排放等有害元素。其次需要加强对树木的搭配。例如常青树可以搭配映山红而百合可以与红叶李进行搭配,这两种搭配方式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同时这四种植物还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其能够有效预防风沙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损伤,为生态城市的实际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最后需要针对植物的四季变化进行研究。在实际配置植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四季的变化进行配置,将园林绿化的设计做到“春观百花、夏季荫凉、秋季怡人、东不萧条”的效果,同时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重新定位园林绿化的实际作用,并充分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与能力进行设计,将具有较高观赏性与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植物融合到设计工作当中,以便能够提高实际设计工作的效率,最终为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帮助。
4.2多层次的设计方式
通常情况下多层次的设计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需要科学设计植物的颜色。根据有关科学研究结果显示绿色能够有效缓解人类的视觉疲劳与压力,因此在对颜色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绿色设为主体颜色,并针对绿色来选择相应的搭配植物,例如绿化带中可以选用小叶黄杨、结缕草等作为铺地植物,点缀植物可以选择一串红、桂花等,这样不仅在颜色上有着较高的观赏性,同时这几种植物的成活几率较高,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园林工人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合理设计园林植物。在设计园林绿化时不仅需要针对植物的颜色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针对植物的品种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将生长特点与要求较为相近的植物划分到一个区域,同时还可以将作用较为相似的植物划分到一个区域,这样一来就使得在设计园林绿化时可以确保相同区域内的植物不会因生长特点不同而出现争抢养分的情况,最终也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工人的工作难度与工作压力。
4.3体现地域特性
4.3.1地域自然特征
所谓自然特征,即包括气候条件、地形环境、地质土壤、水文条件、植被等各方面因素,其在整个自然环境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方面因素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每一项自然特征进行充分地认识与掌握,对使用功能、生态保护以及艺术价值等进行综合地考虑与思考,同时与当地实际地质地貌等因素相结合来对园林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山、水等天然景观能够与人工景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因地制宜的目的,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融合。
4.3.2地域人文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也得到了极大地进步。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地域的文脉更加的尊重,并对其进行了延续,这也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历史遗迹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遗留下来的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后人对历史活动以及历史人物的研究工作,同时,在整个历史的记载与传承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历史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实现园林景观与历史遗迹的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可以起到优化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并有效改善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会有助于塑造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设计人员应坚持生态设计理念,从植物配置、多层次设计、地域性表达等方面强化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使城市外貌更加美观,环境更加良好,城市特色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笑静.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园林绿化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52+254.
[2]张舒钰.城市化进程中的风景园林[J].居业,2019(01):61.
论文作者:陈健,孙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风景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