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政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_田中角荣论文

田中政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_田中角荣论文

田中政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日论文,田中论文,政府论文,邦交正常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中日两国人民长期的愿望,使中日邦交最终走向正常化。日本的田中政府及田中角荣本人在这中间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作者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论述。

* **

1972年9月25日,日本内阁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实现了两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田中内阁成立与对华政策的根本性变化

1972年7月5日,田中角荣当选为日本自民党的总裁。7日,以田中角荣为首相的日本新内阁组成。新内阁主要成员有副首相三木武夫、外务相大平正芳、通商产业相中曾根康弘、大藏相植木庚子郎、法务相郡右一、防卫厅长官增原惠吉和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等。他们都积极主张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荣在当选自民党总裁的当日就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时机正在成熟”,“我要认真地谋求日中邦交正常化。”接着在新内阁首次会议上再次表示“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大平正芳、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也分别在首次内阁会议之后向记者发表了谈话。大平说:“日本同美国、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彼此相联系的。”“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他表示“要下决心从事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工作”。认为“当日中完全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日蒋条约“仍然存在就是不可想像的了”。三木武夫说:“日中邦交正常化和调整日美关系,是新内阁要处理的最紧要的任务。”中曾根康弘也说:“现在是日本走在时代的前头去处理中国问题的时候了。”〔1〕由此可见,田中内阁从一开始就把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作为重要外交课题来对待,并显示出积极真诚的态度,这同佐滕内阁推行的敌视中国的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佐滕内阁(从1964年11月9日至1972年7月6日),始终采取一种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在1971年9月22日即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前一个月,佐滕首相在会见记者时还宣布,日本政府决定同美国联合在26届联大提出所谓“重要问题”和“双重代表权”两项提案,妄图使台湾当局留在联合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在此阴谋彻底破产后,佐滕还在1971年12月31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继续鼓吹他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谬论,就在他实际上已经下台但还没有解散内阁的情况下,还让台湾蒋介石集团两艘军舰“衡阳”号和“方山”号从6月28日至7月6日“访问”日本军港。〔2〕佐滕一直压制打击自民党内和日本人民主张中日友好的正义活动,破坏阻挠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潮流。正如日中邦交国民会议议长中岛健藏所说:“恢复日中邦交决不可能在佐滕政府任期内实现。”〔3〕

田中内阁为什么要改变佐滕内阁的敌视中国的政策呢?田中角荣在上台前对内政外交就有他自己的主张。内政上他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论”。〔4〕外交上,他认为,日中关系问题,既是日本的外交问题,更是日本的内政问题,是明治百年来最大难题,解决了日中关系,日本国内三分之二的纷争就没有了。显然与中国缔结友好条约,日中邦交正常化是日本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田中曾表示,他上台后就要立即解决日中复交问题。〔5〕田中上台后,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必须打破因佐滕内阁过去执行敌视中国政策所造成的被动外交局面和改变国内及自民党内的强烈不满,以使日本适应时代的潮流和历史的要求。从国际上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也越来越多,仅1971年就有15个国家。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不顾美国的阻挠反对,以76票赞成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甚至连带头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政府,其总统尼克松也访问了中国,并在1972年2月27日发表了著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这给将要下台的日本佐滕内阁的敌视中国的政策是一巨大的打击,加速了佐滕的下台。从国内看,在自民党内,为能争取在佐滕之后坐上首相宝座的“三角大福”〔6〕等各派展开了争夺战。一方面批判佐滕的内政外交政策。另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宏池会会长、日后成为田中内阁外务大臣的大平正芳在1971年9月1日箱根宏池会议员研修会上发表了一个出马声明《改变时代潮流——新世纪的开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平在演说中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着二次大战后总清算这样一个转折”,“我国有必要毅然决然地纠正政治的姿态,大胆地修正政策轨道”,主张“努力开展自主和平外交”,“第一要改善对美关系,第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第三开展对外经济文化合作”〔7〕大平的演说,特别是对中国的认识,对政界很大冲击。〔8〕自民党内特别是广大日本人民不满佐滕内阁的反华政策,强烈要求恢复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田中内阁正是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佐滕的敌视中国的政策。正如田中首相在国会作施政和外交演说中所说,他处理日中邦交正常化,是因为“深切地感到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和时代的要求”,现在“世界上出现了不是通过对峙而是通过谈判谋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动向”,“我深思熟虑地想到这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过去半个世纪的日中两国的不正常关系”,“下决心使邦交正常化。”〔9〕

为尽快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打开被动的外交局面,田中内阁采取了几项实际的措施。第一,成立自民党中日邦交正常化协议会,直属于自民党总裁。通过协议会,调整统一自民党内意见,协助日本政府推进日中复交。协议会于1972年8月9日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田中首相访问中国,进行日中关系正常化的会谈;在田中访华前,由协议会组成访华团访华,了解中方态度,并进一步统一自民党内的意见;8月22日日本自民党总务会作出了日中复交和田中访华的决定。第二,在多种场合表明要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积极要求和田中要访华的愿望,并通过多种渠道征询中国的态度和意见。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决心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举动,也极大地推动了田中内阁决断。7月9日,即田中内阁成立的第三天,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南也门政府代表团的宴会上,表示欢迎田中角荣首相在就职演说中所表示的努力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积极态度。7月16日访华的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众议员佐佐木更三向周恩来总理、廖承志会长转达了田中角荣首相准备废除日台“条约”的意向,周恩来总理委托佐佐木转达他欢迎田中首相访华的意向。7月22日,周恩来总理正式邀请田中角荣首相访华。7月25日至8月3日,作为首相“密使”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他带着田中首相决心访华的信息和准备与中国谈判的20项内容,向中国领导人征询意见,并得到了中国政府准备在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草案的内容,田中首相清楚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意见后,特别是知道中国政府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没有提出异议,并且不要求战争赔偿之后,就下决心,要亲自访问中国,解决邦交正常化。〔10〕8月11日,大平外相向正在东京的孙平化、肖向前正式转达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的决定。8月12日姬鹏飞外长受权宣布,周恩来总理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第三,8月31日,田中角荣首相抵达夏威夷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美国表示“同意”日本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大平外相“感慨万千地说,‘首先是夏威夷大功告成了’!这就等于拿到了去北京的单程机票”。自民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于9月8日在党的总部召开大会,确定了政府进行日中复交谈判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基本方针”。即归纳为五项原则;(1)必须基于联合国宪章和万隆十项原则;(2)相互尊重不同的社会制度,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自同友好国家的关系;(3)互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4)增进相互间平等的经济文化关系,互不歧视;(5)为亚洲的和平与繁荣而合作。〔11〕此外,9月17日,自民党派副总裁椎名悦三郎特使赴台湾,向台湾当局解释日本对华政策。在完成上述各项实际措施后,中日两国政府于9月21日分别发表公告: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愉快地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将于9月25日至30日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以建立两国之间的睦邻关系。为使田中首相访华成功,一方面,针对自民党内的反对意见,派由负责协调党内意见的小坂善太郎(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委员长)担任团长的访华团,包括持反对意见的总共23人先去北京与中方交换意见。另一方面,为了使中国在田中访华前了解日方对公明党竹入义胜委员长访华后所传达的中方联合声明草案内容的看法,并征询中方意见,派古井喜实、田川诚一两议员和原外交官松本俊一三人访华。小坂善太郎访华团访华,既使中方了解了自民党内的不同意见,又使自民党内持反对意见的人直接听一听中方意见。古井喜实访华团访华期间,两次直接同周恩来总理会见,得到了中方更具体详细的意见。回国后将中方意见转达给大平外相,为田中首相访华成功打下了基础。

9月25日,日本内阁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官房长官二阶堂进及52名有关政府官员抵达北京机场,迈进了恢复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的道路。下午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举行了第一轮会谈。当晚,周恩来总理在人大会堂举行盛大欢迎宴会。田中角荣首相在答辞中说到日本侵华给中国“添了麻烦”〔12〕。26日上午姬鹏飞外长和大平正芳外相举行第一轮会谈。会谈中,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利用“条约理论”强调日本的立场,反对中国提出的方案。高岛提出的日方意见中,同中国草案意见的分歧有四点:(1)关于结束战争状态。中方意见“联合声明公开发表之日才是结束战争状态。日方认为1952年4月28日同台湾当局签订的《日华和平条约》已经结束了战争状态”;(2)关于对复交三原则的态度。中方意见,要求在复交三原则基础上实现邦交正常化。希望在声明中,日方对复交三原则有一个总括性的态度,即充分理解中日恢复邦交三原则。日方对复交三原则的第三条“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该废除”的看法不同,认为“日华和平条约”缔结及自身是有效的,没有理由要承认中方的看法;(3)关于战争赔偿。中方意见在共同声明中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权。日方认为“日华和平条约”中已经放弃了战争赔偿要求权,再规定“放弃战争赔偿要求权”,等于又承认中国有这个赔偿要求权,这是矛盾的。主张取掉“权”字,改成“放弃要求”。(4)关于反对霸权。日方对中方提出的反对霸权认为“霸权概念模糊容易引起误解”,不必要写入声明。总之,核心问题是日方在同意中国复交三原则基础上实现邦交正常化的立场上后退了。对高岛的言论,周总理给于严厉的批判。〔13〕这次会谈未取得成果。下午,周恩来总理在和田中角荣首相举行的第二轮会谈中,严厉批驳了高岛益郎的论点,并指出,田中角荣首相在昨晚宴会答辞中讲的日本侵华给中国“添了麻烦”一语不足以表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27日晚上,毛主席会见了田中角荣首相、大平正芳外务相和二阶堂进官房长官。双方进行了认真友好的谈话。毛泽东主席说,中日双方谈判是“不打不成交”。〔14〕经过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的四轮会谈,中日双方总理和外交部长终于29日在人民大会堂代表本国政府分别在《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上签字。中日有分歧意见的问题在《联合声明》中有了双方都同意的表述:“结束战争状态”→“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战争赔偿要求权”→“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反霸条权写明“日中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日台条约没写进声明中宣布废除。但在“共同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后,日本大平正芳外务相立即在民族文化宫的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日台条约“已失去存在的意义,宣告结束”。〔15〕对复交三原则总的表述:在前言中“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在正文中,“(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至此,中日两国结束了不正常状态,恢复了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田中首相一行圆满完成了访华谈判实现恢复邦交正常化的目标,在东京机场受到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田中内阁的信任率也因此而上升。

1972年11月8日,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日中联合声明的决议》。11月13日,参议院一致通过《关于日中联合声明的决议》。12月16日,台湾驻日“大使馆”关闭。28日,日本驻台湾“大使馆”关闭。1973年1月11日日本驻华大使馆正式开馆。3月31日,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小川平四郎到任。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开馆。3月27日,中国首任驻日大使陈楚到东京就任。

二、中日联合声明与两国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文献。

《联合声明》说:(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决定,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大使馆的建立和履行职务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并尽快互换大使。(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上述五条标志着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两国政府作出这种决断,是充分认识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16〕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恢复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是时代的要求,两国人民的愿望,历史的潮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根据上述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七)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关系和扩大人员往来,根据需要并考虑到已有的民意协定,同意进行以缔结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协定为目的的谈判。后四条规定了两国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为了实现睦邻友好,要谈判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及缔结政府间的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协定。为了保持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日两国不应谋求霸权,也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只有这样,中日友好才能扎实地向前发展。《中日联合声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日中关系史上,1952年当时的日本政府不承认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却追随美国,同一个被中国人民推翻并赶到台湾岛上的“国民党政府”签订“日华和平条约”,支持台湾当局,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9月,田中内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是一个新起点。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中日两国从此结束了长期不正常的状态,恢复了邦交正常化。更重要的是中日联合声明提出了发展中日长期稳定友好合作关系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基本原则,成为中日友好关系的基础。在中日联合声明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指导下,中日两国相继签订了航空、渔业、贸易、经济合作、文化科技交流等多种业务协定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一步发展了两国友好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两国人民长期共同奋斗的结果。没有日本各界人民长期努力奋斗,就没有中日友好。日本人民和各界人士组织的日中友好组织,对促进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和促进恢复两国邦交起了重要的作用。日中友好协会(正统)、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等友好团体,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友好活动,向日本人民介绍中国的情况,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正如田中首相在评价在野党和议员联盟的作用时所说:“在日中邦交正常化方面的一个有利之处,就是迄今为止通过在野党和促进恢复日中邦交议员联盟的努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铺好轨道,对这些劳苦给予肯定。”〔17〕

由藤山爱一郎为会长的促进恢复日中邦交议员联盟、由蜡山道雄为召集人代表的日中邦交正常国民议会,由中岛健藏为议长的恢复日中邦交国民会议等友好组织,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推动了日中友好和恢复日中邦交运动的发展。

日本社会党、公民党、民社党这些在野党在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方面进行了巨大努力。特别是日本社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和委员长成田知己、公民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民社党中央执行委员长春田一幸等人为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日本著名人士久原房三助、村田省藏、南乡三郎、自民党内石桥湛山前首相、自民党国会议员、政府经济企划厅前长官高崎达之助以及自民党顾问松村谦三等有识之士长期以来也为促进日中友好和恢复日中邦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做不出面的工作,埋头苦干,这样最光荣”〔18〕的古井喜实先生,不仅长期坚持中日友好,为之奋斗终身,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成千上万的日本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学生、政界、经济界、宗教界人士以及电影、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艺、美术、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卫生、渔业等日本各界人民,为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和人员交流、互相了解和恢复邦交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贡献了力量。正是千百万人民的呼声形成了强大的历史潮流,才有今天的两国邦交正常化。

田中内阁(1972年7月9日至1974年12月9日)在任职的二年零三个月中,不仅通过谈判,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恢复了邦交正常化,在各自的首都分别开设了大使馆,互派了大使,而且先后签订了《中日关于建设海底电缆协定》(1973年4月底5月初)、《中日贸易协定》(1974年1月5日)、《中日航空运输协定》(1974年4月20日)、《中日海运协定》(1974年11月13日)。1974年9月29日中日民航正式通航。两国政府间和民间人员互访,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都日益迅速发展。并就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双方外交部于1974年11月10日进行了第一次预备性谈判。总之,田中内阁时期的中日关系处于很好的发展时期。作为内阁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坚持中日友好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古井喜实先生所评价的那样——“完成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的是田中角荣总理和与他一条心的大平正芳外务大臣,假若没有这一对好搭档的同心协力合作,恢复邦交的日子还不知要推迟到何年何月呢”。“田中、大平二位纵然有其他的缺点或过失,但在这一伟业上的功绩应该永世受到称赞”。〔19〕对田中、大平及其他为中日友好作出贡献的日本朋友,中国人民会永记不忘的。

三、田中内阁后历届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田中内阁于1974年12月9日辞职后经历了三木内阁、福田内阁、大平内阁、铃木内阁、中曾根内阁、竹下内阁、宇野内阁和海部内阁共八届政府。

其间,虽然日中关系之间也发生了日本文部省修订教科书时篡改侵华战争史实、日本内阁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光华寮事件、污损周恩来诗碑和日中友好纪念碑事件、日方擅自在钓鱼岛上修建灯塔等问题。但从总体来看,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木内阁继承了田中内阁的对华政策。三木内阁执政第一年,即1975年8月15日中日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日渔业协定。中日两国政府还决定在大坂和上海互设领事馆。中日之间的贸易继续增长。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75年上半年日中贸易额达17.98亿美元,比1974年同期增长30.2%。人员互访接待增加。据日本法务省发来的1975年出入境统计,中国访日人数为4441人(1974年为3161人),日本访华人数为16655人(1974年为12990人)。在田中内阁时,中日双方就和平友好条约预备性谈判已举行了一次。三木内阁于1975年1月就继续同中国进行条约预备性谈判。1-4月接连举行了四次预备性谈判后就转入正式谈判。4月底5月初正式谈判举行了三次。但由于三木内阁在条约反对霸权条款上的见解同中国的意见相距太远,加上原苏联政府干扰破坏中日条约谈判,不断对三木内阁施加压力。因此,日方提出一个所谓“宫泽四原则”的反霸条款,既没有反霸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也没有反霸的措施和行动,使这一条款成为一句空话。于是使双方谈判于1975年9月28日中断。1976年,中国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逝世,政局有变动,三木内阁在对华关系上,既没有倒退,也没有大前进。到年底,三木内阁下台了。

福田内阁执政两年,继续执行对华友好政策。第一年(1977)福田内阁很想打破中日友好条约谈判的僵局,希望恢复谈判。但由于日本同韩国签订了侵犯中国主权的《日韩共同开发大陆架协定》,同时中国粉碎了“四人帮”以后,国内要进行“拨乱反正”。因此,1977年,除了9月29日签订了《中日商标保护协定》外,对华关系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但是11月28日福田内阁改组,由园田直任外相,从而为停滞的日中缔约谈判带来重要的转机。同时福田首相决心要推进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的决断起了决定作用。所以,福田内阁在1978年对华关系有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2月16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两国长期贸易协定》,推动两国贸易繁荣增长发展。恢复缔约谈判后,经过双方努力,在1978年8月12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日中友好制定了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标志着中日两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条约》贯串和确认了《联合声明》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从而巩固了《联合声明》的成果,成为中日世代友好的基本关系准则。同时实现了中国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大平内阁是积极发展日中友好关系的。这同大平首相本人历来主张并积极致力于日中友好是密切相关的。大平内阁认真按照中日联合声明和和平友好条约规定的原则精神,扎扎实实为中日友好增砖添瓦。首先提出并确定了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中国特惠关税待遇,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发展。其次,签订了《中日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80.5.28)、《中日共同开发渤海湾东部和西部海域石油的长期协定》(1980.5.29)。同时又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邓小平于1979年2月6-7日访日,大平首相于1979年12月5日-9日访华,华国锋总理于1980年5月27日-29日访日,都为日中友好起了重要作用。大平内阁还与中国建立了中日外交事务当局高级官员定期协商制度,并于1980年3月17日举行了首次协商。这为及时解决日中间重要外交课题架起了通道。由于大平正芳于1980年6月12日逝世,使日中友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掘井人”。铃木内阁成立后基本继承了大平内阁的对华政策。在中日外交事务当局高级官员定期协商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年一次的中日政府成员会议。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赵紫阳总理访日(1982年5月31日-6月5日),确立了“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发展中日关系三原则。同年9月26日铃木首相访华,同胡耀邦、赵紫阳、邓小平会谈。中日关系进入成熟时期。

中曾根内阁成立后,中曾根于1982年11月30日会见中国大使宇之光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于日中友好,发展两国经济合作。12月1日又打电话给赵紫阳总理,表示要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关系。中曾根首相在1983年2月18日日本国会演讲中,承认过去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在完成大平内阁确定的第一次日元贷款项目之后,正式确定第二次日元贷款(1984-1988年)年度为600亿日元,总计3000亿日元。实现了胡耀邦总书记访日,将发展日中关系三原则增为四原则。即: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互相信赖。中日双方确定成立“21世纪委员会”。中曾根首相于1984年3月23日至26日和1986年11月8日两度访华。中日青年互访交流在两国领导人关心下,掀起高潮。例如1984年9月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两国都着眼于世世代代日中友好,着眼于青年一代。在中曾根内阁期间,日中友好仍是主流。但也发生了中曾根首相1983年8月15日和1985年8月15日两次正式参拜神社,还发生了日本小学教科书和高中教科书中篡改历史,掩盖对华侵略战争真相的事件,以及“光华寮”事件。中曾根内阁对于参拜神社、教科书和光华寮事件负有不可推御的直接责任,这对日中友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中曾根内阁下台前的一年,中日关系经常出现不愉快的事情。

竹下登内阁成立第二天,即1987年11月7日就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尊重日中联合声明、和平友好条约和友好四原则。12月2日,竹下登首相会见了中国新闻代表团时说,希望明年成为增强日中友谊的年份。为此,1988年9月25日,竹下登首相访华,确定了1990-1996年第三次日元贷款8100亿日元的项目。8月27日,中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投资保护协定》,李鹏总理和竹下登首相参加了签字仪式。在竹下登内阁期间,也出现过1988年4月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发表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言论,1989年初竹下登首相发表所谓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应该留给后世的历史家去判断”的言论。〔20〕这些言论激起了中国人民包括日本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战争责任,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坚持日中友好。正如日本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在1988年7月28日回答《日本与中国》记者提问时指出的那样:“忘记日中两国的历史事实,就不能发展日中友好关系,日中两国加深友好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深远意义”。〔21〕迫于内外压力,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于1988年5月3日辞去职务。竹下登首相于1989年3月6日在全国第一次承认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

中国李鹏总理于1989年4月12日访问日本,与竹下登首相会谈。双方强调继续发展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日中友好要正确对待历史。由于李鹏总理的访日,把中日友好合作推向新阶段。

由于竹下登首相因涉嫌序路特寄而辞职,1989年6月3日宇野宗佑内阁成立。因宇野内阁到8月9日就辞职,只维持了两个月另六天。但宇野首相在任职后第5天即6月9日就承认日中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22〕7月10日,表示出席西方发达国家首脑会议时反对制裁中国。前首相中曾根、铃木、竹下登也支持这一主张。这说明宇野内阁是希望执行对华友好政策的。

海部内阁成立时,正值中国国内发生动乱并平息了动乱。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集体制裁中国的错误政策。但海部内阁采取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政策。海部首相在任职第三天,1989年8月12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深入发展日中友好关系。9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从9月25日起,解除要求日本人访问北京自我限制的劝告。由日本交通会社组织的百人旅游团于11月1-4日到北京旅游。这是日本政府解除“禁令”后的第一个团。海部首相在出席1990年7月9日休斯敦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时,明确表示,日本将在首脑会议后逐渐恢复对中国的第三次日元贷款,强调西方不应孤立中国。7月16日日本外务省派首相特使访华,向中国正式转达日本政府关于恢复对华第三次日元贷款的方针。同年12月21日日本分两次向中国提供第三次日元贷款,1990年度款项的协定在北京换文。1990年1月16日国务委员邹家华应日本外务省和国际贸促会邀请访日,同年9月21日日文部省大臣保利耕辅访华,同年11月11日吴学谦副总理赴日出席日本天皇继位典礼。1991年4月5日日本外相中山太郎访华,迅速恢复了两国政府官员互访。海部内阁率先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制裁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全面恢复了日中两国的正常关系,对中日友好产生了积极影响。海部首相在1990年5月21日说,太平洋战争是侵略战争。〔23〕1991年4月23日会见出席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日双方委员时说,“日中友好对世界和平稳定很重要”。〔24〕同年6月27日,海部首相会见访日的中国外长钱其琛说,希望不断发展日中友好合作关系。1991年8月10日,海部首相访问中国,同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杨尚昆会见。通过访华,全面恢复了中日关系。海部内阁的对华政策,为日后在宫泽内阁初期实现中国江泽民总书记访日和天皇夫妇访华,使中日关系达到新的阶段打下了基础。

总之,田中内阁之后三木内阁到海部内阁,历时17年时间。从田中内阁恢复邦交正常化到福田内阁时中日关系逐渐成熟,到海部内阁后期在邦交正常化20年之际发展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届日本政府较好地认识到,发展日中友好,不仅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从这一战略高度,妥善处理二十来年两国间的问题,才能使日中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四、结语

自1972年9月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后,20多年来,中日两国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扎实的发展。

中日之间的友好和合作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中日两国有利,而且对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日友好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就是两国确立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只要中日两国严格遵守这些基本原则,就能保持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要重视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损害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基本原则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必将破坏两国的友好关系。

第一,要正确地对待历史事实,认真地吸取历史教训,切不可重蹈军国主义的覆辙。正如江泽民主席1995年8月12日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采访时强调,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上曾有过的那段不幸的历史,既是中国关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面向未来,发展世代友好的重要条件。〔25〕日本对中国和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战争是铁的历史事实,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采取不承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这是不尊重历史事实,不接受历史教训,不肯悔过自新的表现。中国人民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而且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中国人民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作为受害一方的中国人民对历史事实采取了正确的态度,深受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的赞扬。而日本国内仍有少数人经常就战争的侵略性质发表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言论,甚至出现“参拜靖国神社”、“高中、小学教科书中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等行为;不断增加军费以至突破宪法限额达到并超过百分之一;鼓吹日本要由经济大国发展为政治大国。这不能不叫人警惕日本要走向军事大国,从而谋求地区霸权和世界霸权。这虽然只是日本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干的事,但是对此丧失警惕,一旦这些人得逞,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中日两国人民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要正确对待历史,真正吸取历史教训,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日两国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任何其他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此种霸权的努力”的原则。日本谋求“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要坚持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做到既发挥日本在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应起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没有谋求地区霸权的企图,成为真正和平友好国家。我们中国也永远不称霸。这样中日两国才能世代友好下去。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正确处理日本与台湾有关的问题。1979年以来所出现的“光华寮”事件,徐立德出席广岛亚运会开幕式等都是与台湾有关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决不会允许的原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日本无权干涉中国内政。日本要信守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所明确的承诺,否则就会严重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第三,要从世界的角度处理好中日关系。中日关系不仅是对两国,而且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处理中日关系,不能单纯从两国关系来看问题,而要从整个世界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就会理智而慎重地及时解决中日之间的各种问题,从而使中日友好关系健康发展,长期稳定前进,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友好下去。

注释:

〔1〕以上引文俱见《人民日报》1972年7月9日。

〔2〕〔3〕《人民日报》1972年6月25日、3月4日

〔4〕参阅朝日新闻新泻支局《田中角荣与越山会》第十一章,“列岛改造”。

〔5〕参阅田中明彦《日中关系1994-1995)》第3章,“日中邦交正常化”。

〔6〕三角大福指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福田赳夫四人。

〔7〕日本大平正芳纪念财团:《大平正芳》,中文版第151-154页。

〔8〕日本《朝日新闻》1971年9月1日。

〔9〕《人民日报》1972年10月29日。

〔10〕《大平正芳》第378-379页。

〔11〕田中明彦:《日中关系(1945-1990)》第79页。

〔12〕《人民日报》1972年9月26日。

〔13〕参阅田中明彦《日中关系(1945-1990)》第80-81页,古井喜实回忆录《日中关系十八年》第213-216页。

〔14〕《人民日报》1972年9月28日。

〔15〕《人民日报》1972年9月30日。

〔16〕内容: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等荒谬主张。b、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坚持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策划台湾独立的阴谋。c、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

〔17〕《人民日报》1972年10月6日。

〔18〕1993年5月31日张香山为古井喜实回忆录《日中关系十八年》中文版作的序,见该书第7页。

〔19〕古井喜实:《日中关系十八年》第107页。

〔20〕《人民日报》1989年2月17日。

〔21〕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史年表》,第592页。

〔22〕《战后中日关系史年表》第608页。

〔23〕〔24〕《战后中日关系史年表》第620、638页。

〔25〕见《中国青年报》1995年8月14日。

标签:;  ;  ;  ;  ;  ;  ;  ;  ;  

田中政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_田中角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