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骨折应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甘群

岳阳临湘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300

【摘 要】目的:分析胸椎骨折应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胸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骨折应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椎骨折;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

胸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骨质酥松与胸椎椎体血管瘤患者。在胸椎骨折的治疗上,当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1]。为了进一步探讨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了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与双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的不同疗效,现将对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胸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X线、CT、骨密度等检查确诊,均为单个胸椎骨折。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50~80岁,平均(65.5±10.3)岁。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50~82岁,平均(65.7±10.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1)明确Y轴:患者取俯卧位,明确责任椎体,行CT检查,选择椎弓根最大直径横断面层面,并测量数据,明确穿刺内倾角与棘突旁开距离;(2)明确X轴:DSA侧位定位,于Y轴上滑动穿刺针,明确椎体、椎弓根方向,模拟穿刺路径,利用椎弓根延长线找出侧位皮肤穿刺点;(3)穿刺: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点,DSA 辅助下行侧位穿刺;(4)注入骨水泥:抽出穿刺针内芯,调整注射用Ⅲ型丙烯酸树脂骨水泥,DSA连续辅助下慢慢推注5mL注射器,间断退针推注,将穿刺针芯慢慢插入以完成注入,骨水泥充填良好后拔出穿刺针,术毕。

对照组采用双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DSA正位定位双侧椎弓根并穿刺,穿刺针抵达椎体一侧中点,注入骨水泥,侧位透视检查,骨水泥固化后行对侧灌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WHO标准进行疼痛缓解情况判断。完全缓解:日常生活能自行处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日常生活大部分能自行处理,临床症状轻微,疼痛明显改善;轻微缓解:部分日常生活能自行处理,轻微疼痛,需使用止痛药;无效:疼痛剧烈,使用止痛药仍难以控制[2]。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P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深,老年骨质酥松症患者越来越多,胸椎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多[3]。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胸椎骨折患者约为10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在胸椎骨折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目前,选择单侧入路或双侧入路的问题成为研究热点。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双侧入路的骨水泥分布较为理想,但双侧入路会提升患者精髓神经损伤与椎弓根骨折的发生率,且手术时间较长,需多次行X线透视检查;单侧入路可强化椎体强度,固定微骨折,在椎体病理性骨折上能有效缓解疼痛,且能有效预防骨折后椎体高度的丢失,临床疗效显著[5]。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与双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的不通过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单侧入路的临床疗效优于双侧入路。

综上所述,胸椎骨折应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士军,高景春,宓士军,等.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折[J].临床医药实践.2011.(6):414-41.

[2] 王本玉.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46-147.

[3] 邵安泽,岳洋,潘长军.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J].黑龙江医药.2015.(4):956-958.

[4] 魏新建,纪向辉,张福华.单、双侧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的对比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2.(4):262-265.

[5] 魏新建,纪向辉,曹飞,等.四步法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在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2.(1):37-40.

论文作者:甘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胸椎骨折应用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甘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