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接近价值链上端_方正金融论文

中国企业如何接近价值链上端_方正金融论文

中国企业如何靠近价值链上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价值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魏新入主方正集团。出人意料的是,外表温和的魏新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2003年,方正集团接连在金融、医药、钢铁三个领域出手,在IT之外布下三颗棋子:2003年年初,方正花费3亿元,收购西南合成制药总厂,持股70%,由于西南合成是ST合成(股票代码:000788)第一大股东,方正成为ST合成实际控制人;当年7月,方正以2亿多元的代价,收购了苏州钢铁集团90%的股份;2003年9月,方正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控制武汉证信投资公司———此举实际上是一举收购了武汉市属的三大金融机构,因为武汉证信下面还有武汉国投和武汉证券。2004年4月,魏新被评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从魏新出手时,外界即纷纷大喊“看不懂方正了”,面对质疑。方正2004年推出“水晶”计划,解释自己的“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战略”。

虽然不再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但魏老师仍乐于为大家“解惑”。11月28日,2004中国企业创新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旨是中国正迎来以“开放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第三次创新浪潮”,中国企业应该学会通过创新赢得高增长。在此次会议上,方正董事长魏新再次从“创新”角度重新阐释方正道路。魏新提出,18年的发展,方正经历了自主研发原创性技术、资本换技术的构架性创新、购并式的产业链高端延伸、平台整合创造新产业链这4种“创新”模式,在会后的专访中,魏新对记者从创新的角度重谈方正战略。

技术创新能力能不能买得到?

记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自主创新这个概念一般更多的指技术创新,或者说是产品创新,但您所总结的方正4种创新,其中包括了企业经营中的多种模式,您如何看待您所说的这4种创新?

魏新(方正集团董事长):我们过去讲自主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其实创新不光体现在技术上。当然,一般来讲,技术是企业产品的基础,所以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没有好的产品,其他都是虚的,技术创新在创新层面上属于基础创新。但技术创新也有不同的模式,技术既可以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比如方正的激光照排;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经营模式创新获得,比如我们提出通过资本换技术,韩国的现代、三星,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换得的技术。另外,通过产业链整合,也可以获得某个产业的技术。

而且创新也不应只体现在技术上。技术对一个企业来讲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有时候有了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却没有诸如经营模式上、管理架构上的创新也不行。昨天我和几个朋友聚会,其中有MTV音乐电视频道中国区总经理李亦菲,她的观点是,MTV音乐电视频道就是一个纯粹的经营创新,创始人就是靠这样一个Idea:本身的电视频道从来不制作节目,只是把别人的MTV拿过来播放,并收取广告费用。所以,只要是Idea加行动,都可以称为创新。

记者:我们看到,在方正的4种刨新中,新技术的创新仍是放在第一位的。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同,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直到目前,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方正集团提供了十几亿的利润,奠定了方正的软件产业。但在您提到的方正技术创新,包括自主研发与资本换技术两种不同模式中。方正曾经提出的未来高科技产业核心LAS-CDMA,也是一项全新的原创性技术,但这项技术并不是由方正原创,而是通过投资组建北京方正连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了这项目技术。对方正来说,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

魏新:首先,十几年来,方正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75年,王选教授开始主持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是一项在封关锁国条件下由国家支持的科技攻关项目,当时代号为“748工程”。1979年研发成功后,方正主要的工作就是围绕该技术的产业化,至今方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海外华文90%以上的市场,中文照排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我们看到,一项原创性核心技术托起了一个企业,开创了一个市场,改变了一个行业。这条自主开发的技术发展道路表明,在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通过一定的技术能力积累,在部分高技术领域的特殊环节也有进入机会。

方正拥有的第二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方正连宇的LAS-CDMA技术。由此创立方正在技术领域的第二种创新方式。正如你所说,这项原创性技术不是方正独立开发的,LAS-CDMA技术起初也是李道本教授在封闭状态下的独自基础研究,但后来是数千万美元的国际风险资本将其孵化为成型技术,方正看到了产业化前景后,采取与境内外融资组合的方式组建北京方正连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从而掌控了LAS-CDMA这项原创性技术。

应该承认,自主研发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激光照排技术从国家立项技术攻关到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整整用于30年。而通过资本换技术的方式,方正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核心技术。方正技术方面的第二种技术创新方式表明,我们必须强调企业的自主研发,但核心技术的获得并没有必要囿于完全的自主研发。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一个开放式的创新体系更为有利,因为开放状态可以采用直接切入产业链中较高的增值环节,获取为己所用的核心技术,而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产品。

当然,要实现这种创新,企业本身必须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的长期积累以及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力,也就是说,能否实现第二种创新,必须建立在有无第一种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

记者:目前方正的这两项核心技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激光照排系统产业化一直伴随着方正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成熟期;而由于中国3G迟迟未能启动,LAS-CDMA前景并不明朗。您还认为LAS-CDMA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或者说,您认为LAS-CDMA还能称之为方正未来的高科技产业核心吗?人们担心,方正可能由于老产品的利润萎缩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延后而陷入利润真空期。

魏新:首先,我并不认为激光照排系统已经进入成熟期,实际上,这一系统的产业化进程仍在延伸。2001年我来到方正不久,曾经找方正电子的总裁谈话,他当时就说,魏老师,你对方正电子的要求不能像过去那么高,激光照排系统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最初印刷系统更新换代的时候,所有客户都要用我们的东西,但现在激光照排系统已经处于平稳增长时期。

我当时就对他说,你想没想过这个技术可以用在其他领域里,比如电子政务、公文传输等应用中,根据已有的技术、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做产品,你的市场不就更大了吗?后来这种形式被证明是对的。也就是说,可以将一项原有的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中,技术与市场需要的结合,才是产品创新的核心。

LAS-CDMA的产业化也确实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我估计,初步产业化要到2006年,而真正发展起来要到2008年,在此期间,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的东西。但我可以明确的说,LAS-CDMA还是我们的技术核心。实际上,我们当时把LAS-CDMA叫做3G技术那是出于无奈,因为中国政府只支持3G。其实这是一种无线接入的技术。我个人也认为就算国家发了牌照,3G今后的发展仍会非常困难,我想将来2G、3G,甚至4G很长一段时间会在市场上共存的。但LAS-CDMA技术可以兼容于这些网络,我预计整个无线接入领域会有上万亿的市场份额,就算我们只占其中10%,也是1000亿。

因此,我们计划干脆就先做无线接入,并先从固定业务做起,然后向移动无线接入过渡,这个市场非常之大,而且方正拥有其最核心的技术。我想,未来LAS-CDMA对于我们就相当于原来的激光照排系统。

记者:您刚才讲到,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技术与市场需要的结合,但高科技企业往往对技术过于自信而忽视市场的实际需求,方正如何避开这一陷阱?而且,搞研发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研发,风险性非常大,因为技术发展的前景是高度不确定的,您如何看待这种风险?

魏新:前些天,我到美国硅谷见了几位台湾的创业投资家,其中林福源先生的一席话对我非常有启发。他说,在硅谷,尤其是网络泡沫吹得最大的那个阶段,好像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有一个Idea,而且都觉得自己的技术如何如何好,但问题是他们没有市场观念,而是要求市场来适应他的技术,最后这些创投企业都以失败告终。

创新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你有了技术,再去了解市场需要,相互结合来做产品。方正也曾走过这样的弯路。三年前,我们的研发部门开发了一个电视台用的编辑软件,一年扔进去1000万研发费用,但软件做出来拿到电视台,电视台的人说,想不到你们的技术能力这么强,能做出这么多我们想不到的功能,但很遗憾,我们常用的功能你们的产品没有,结果是1000多万白扔了。我们现在一直非常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确实,研发的风险非常大。但我同意王选老师的一个说法,他认为冒险是一个企业家非常可贵的品质。这个冒险也是要谨慎的,对风险的控制到什么程度心里要有数,但任何事情你没做成之前都是有风险的,喝水还能噎死人呢。不能说因为有风险就不做,如果企业家没有冒险精神,他就不可能成功。

通过购并快速向产业链上端转移

记者:方正是中国第二大PC制造商,而PC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虽然2004年国内PC厂商占有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很明显,由于不掌握关键技术,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在这一领域,方正也无法进行核心技术创新,但您提出了“购并式的产业链高端延伸”的创新模式,为什么您认为这种创新模式可以使方正在PC产业中继续生存?

魏新:当然,在PC产业中,方正没有核心技术,实际上我们只掌握产业的工业设计和周边技术,因此处于产业的下游,严格意义上说只是大规模的一些加工组装,所具有的功能性能力只是在渠道和制造方面。近年来,PC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方正也只能被迫参与价格战,导致利润日益摊薄。但由于PC业务能为方正集团带来大量的现金流而不能舍弃,那么这项业务的发展方向只能有两个:一个是加大投资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个是沿着IT产业链向高端环节挺进。方正的战略重点在后者。

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购并式的产业链高端延伸,应该是属于产品创新及市场创新方式。具体地说,2003年9月,我们收购了珠海多层电路板公司,这是方正向IT产业高端转移的第一步,多层电路板的市场很大,全球有30%的电路板在中国制造并销售。方正以购并的方式组建珠海方正科技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后,可以利用资本实力和产业组织能力,将这一利润远高于PC组装的业务做大,在短期内建为国内最大最强的印刷电路板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投资芯片,采用资本整合的方式与外国锗硅芯片的技术领先者进行合资生产,通过方正控股这家合资公司进而拥有其核心技术,我认为,芯片生产线投产后将成为方正集团三五年后盈利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种创新模式的意义在于,中国制造业可以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产业纵深,通过购并方式快捷地向产业链上端转移,以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低成本在较高价值环节获得规模效应,以自主品牌为全球提供标准化产品。

重释多元化

记者:您所阐述的第4种创新模式,平台整合创造新产业链,是方正战略中最惹人非议的。我们看到,您带领方正进入了多个陌生的传统领域,此前,您将之解释为“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首先,您认为您的平台整合式并购与我们常说的并购方式有何不同?

魏新:我以方正目前正在启动一项进军医疗医药领域为例吧。方正依靠北大的医疗技术及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成立了方正控股的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公司,并以此为平台与北大医学部合作,以医疗管理公司形式进行大型综合医院的管理整合。此外,方正通过购并重组而拥有的西南合成制药、大新药业等制药企业,再将医药与医疗重组为系统产业链。方正的创新尝试是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一个医疗医药平台,平台为各个环节提供共性技术与资源支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互为补充性部件,通过各环节企业的相互协作建立起复杂的新产业生态系统,以一个整体形式出现在市场竞争中。也就是说,从低端到高端,全方位铺开。

记者:但正如此前有人质疑的,也许这些行业目前看来是有利润的,甚至是利润丰厚的,但对于方正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甚至有人认为,方正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了。按照您此前的解释,并购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做高科技。传统产业的作用是能够让方正财务变得稳健。也就是说,钢铁、制药等行业对方正来说,具有财务策略性投资的意义。但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有多种融资手段可以选择,您可以向银行贷款或者求助于资本市场,您为什么选择了多元化这条看起来更加曲折的道路?

魏新:对于方正来说,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是一种经营模式的创新。你说的融资模式任何企业都在用,我们也在用,那不能算是创新。企业的融资模式非常多,不必局限于银行或资本市场。如果有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或者有一个经营方面的Idea,但自己的资金不够,就会涉及到融资。而且,融资的历史非常长,银行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股市则更晚,早期企业融资主要是私募。当然,目前的金融工具衍生品非常非常多,但根本特性都没变,就是你的项目是能够增值的。万变不离其宗,我的创新也没有离开融资的这种核心,创新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不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

我们的银行家与西方银行家思路不同,虽然名义上是商业银行,但官方的银行成分非常多,当宏观经济调控的信号一发出,那不管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就是要卡贷款,当银根放松的政策一出来,他就拥上来要求贷款,这都是金融环境不成熟的表现,而且在我们国家,这就更加不利于高科技企业。与一般的传统行业不同,我们并没有大量的厂房、设备等不动产,而技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的东西。当我意识到我们的金融环境对企业生存不太有利的时候,我决定调整我们的资产结构,以适应目前的金融环境。大家也可以注意到,我们进入的钢铁、制药等行业,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可以说相对风险较小,而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大多拥有大量的土地厂房,可以为贷款做抵押。

记者:曾有人说过,对于企业的新舵手,最容易掉进两个陷阱,第一是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重新加以调整、加以改变;另一个可能是因循守旧,裹足不前。我们看到,您对方正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或者说创新,您认为这些变革都是必需的吗?

魏新: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到方正的4年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创新,从企业的技术研发一直到经营模式、管理方法。但这当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目的当然是为了企业更快的发展。世界在变,环境也在变,原有的模式一旦跟环境不适应,那就要死掉了,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就是适者生存。所以说变是必然的。

当然,创新是有风险的,正如王选老师指出的,敢于冒险是企业家的宝贵品质。我想,一个企业家创新和风险投资的概念比较类似,风险投资就是我投10个项目,如果成了3个,可能我就赚了,其中有7个可能是失败的。你也要允许他失败,如果你不允许失败,那企业也就没有创新,社会也就没有发展。

但目前我们对国有企业经营的评估是有问题的,有可能我的某一笔投资最终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失败了,如果因此就下定义说这件事情我是乱投资,我觉得这种评价不对。对企业家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评价,如果所有投资之和是正值,那就是成功的。

记者:对于方正多元化的最终目标,此前的说法是您把方正要做中国的GE,您是否认同这一看法?

魏新:我不认同这一看法。我是讲到过GE,但我也常讲三星。它们都是优秀的企业,都值得方正学习。但是有一点我心里很清楚,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不可拷贝的,因为它的成功有它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我从来不会说方正会成为另外一个GE,方正肯定要走自己的路。方正的思路是坚持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同时有选择的介入一些传统行业,寻求跨越式的发展机会,逐步把方正做实做强做大,最终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标签:;  ;  ;  ;  ;  ;  ;  

中国企业如何接近价值链上端_方正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