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与资源安全问题探讨_资源浪费论文

我国人口与资源安全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人口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是指一定时间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满足国家或地区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开发与供应保障程度,对资源使用与消费需求的稳定程度,最终达到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构成危害和威胁的状态。

我国是资源大国,这是从资源总量上来看的,但如果从人均拥有量来看,我国又是资源小国,这种状况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国的资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影响我国资源安全的因素、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及我国在资源安全方面所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影响我国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三大人口高峰叠加的效应

20世纪70年代,我国进入了人口增长有计划的发展时期,实行了世界上最为严格、最为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30年来少生人口3亿多,并达到人口增长的平衡期。但在未来的20~30年中,我国将面临总人口、劳动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人口高峰叠加的问题。

总人口最高峰约为16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劳动人口最高峰约10亿人,劳动适龄人口过多,必然增大就业的压力。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5亿,未来10年内我国将有1.5亿~2亿个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登记率为3%,实际城镇失业率为8%,还有不少隐性失业者,就业压力已经很大,若劳动适龄人口增至10亿,就业压力将更为突出。老年人口最高峰为3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当老年人口达3亿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高达18%,形成资源供给、经济发展与老龄化趋势不同步的局面,从而对资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1.2 人均消费量的上升对资源安全的威胁愈加严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4790.6亿元,增长了28倍。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同时,消耗的资源数量也随之提高。如自1978年到2002年,原煤人均消耗增长了30.1%,原油人均消耗量增长了9.8%,发电量人均消耗增长了230.6%,钢人均消耗量增长了219.9%,水泥人均消耗量增长了307.8%(见下页表1)。

表1 我国人口及人均资源消耗量的变化情况

人口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钢

水泥

(万人)

(吨) (公斤) (千瓦时) (公斤) (公斤)

1985 105851 0.83118.83 390.7644.52138.86

1990 114333 0.95121.84 547.2258.45184.74

1995 121121 1.13124.54 835.8179.15394.74

2000 126743 0.79129.09 1073.62

101.77472.82

2002 128453 1.08130.43 1291.78

142.43566.2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计算整理。

1.3 公民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对资源严重破坏和浪费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公民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也在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资源忧患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以至于在实践中没有遵守“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造成了对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活资源的浪费严重。我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1/40,而人均能源消费已超过日本的1/5。统计表明,每年粮食浪费在600万~1000万吨。二是单位产值或产品耗能多。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为世界的4.8倍,钢材的消耗量为世界平均值的3.6倍,有色金属为2.5倍。我国在1995年每生产1千瓦时的火电需用412克标准煤(日本仅需330克),比日本多用1/4,目前仍多用1/5。三是开发利用不足导致浪费。据估计,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20%~30%的潜力,工业用水有30%~40%的潜力尚待挖掘,矿产资源有10%~20%的潜力尚待挖掘。由于资源的浪费,使资源的经济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减弱了对发展的保障作用。为满足发展的需求,必然要加大开发量,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形势

2.1 能源和矿产资源面临“峰极相逼”的威胁

人口数量的上升、经济高速的发展与资源需求量密切联系,这对资源人均小国的现实来说,资源安全直接受到威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到2000年已达12.6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可达16亿。到那时,资源拥有量按人均计算会更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近20年来,GDP以近10%的速度递增,对资源的需求量会进一步上升。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将导致资源供需的成本上升和紧缺风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资源有相互替代效应,如果说单项资源的供需短缺还不足以为惧的话,多项资源同时缺乏就将是非常可怕的状况。据估测,未来的10~20年,我国能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矿产中铁、铜、锰、硫等将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见表2)。

表2 我国部分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

资料来源:王礼茂,中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

2.2 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从总量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很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为人口多,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7%。按现有缺水程度标准划分,我国已进入轻度缺水向中度缺水方向发展的过渡期。根据世界149个国家的统计排位,按1990年人口统计的人均占有资源量计算,中国排在第110位,属贫水国家。另一方面,由于观念、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还很严重,造成缺水和浪费水两种现象并存。水资源浪费主要指农业上输水和用水的低效率、工业上万元产值耗水量过多等方面的因素。在农业用水方面,由于全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不善,灌溉技术落后,大部分灌区渠系利用率低,灌溉定额偏大,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供需矛盾。

2.3 耕地总量下降,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我国88%的食物源于耕地。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以占世界8%左右的耕地供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由于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国情,如何合理开发和切实保护耕地,事关重大。我国耕地面积在1996年为13004万公顷,由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阶段,工业建设用地规模将不断扩大,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原材料等产业基础用地数量均会增加。到2030年,我国耕地将减少975万公顷,其中工业化城市扩展将占用160万公顷以上的耕地。从现在到2030年,由于垦荒、土地整理、复垦等因素,耕地面积将增加445万公顷,减、增相抵,净减少530万公顷。也就是说,到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2474万公顷(18.71亿亩),人均占有耕地0.08135公顷(1.22亩),分别比1996年下降了530万公顷和0.027公顷。

2.4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资源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

加入WTO使我国的资源安全问题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综合考虑,是挑战大于机遇。主要原因是:(1)进口国外资源的风险增大。从长远来看,我国的资源安全度较高,但也受到结构性短缺的威胁。如油、气、铬矿、富锰矿、铜矿、金刚石等,长期短缺性矛盾突出,需要从国外进口。加入WTO之后,我国从国际矿产品市场上进口资源将需要更多的外汇。此外,消耗世界大部分资源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资源保证程度不断下降,我国劣势资源的竞争必将面临激烈竞争的挑战。(2)以优补劣、以出养进难度加大。有学者提出,在国际资源贸易中可以用本国优势资源的出口换取进口劣势资源所需的外汇,以出口弥补进口的不足。但是我国优势的矿产资源多为量小价低的小矿种,而劣势矿产又是量大价高的矿种。我国优势的小矿种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境不好,未来前景也不乐观。据有关部门分析,加入WTO将对我国矿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年要减少产出150亿元,就业减少1.8万人;进口增加33亿,出口减少36亿元;每年产出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减少3项之和为219亿元(见表3),影响着我国的资源安全。

表3 我国加入WTO对矿业行业产出、就业和贸易的影响程度表

项目 产出 就业 进口 出口

部门 亿元%万人 %亿元%亿元 %

煤炭采选业-29 -1.2

-2.2

-0.3 14.5 -5 -4.3

石油天然气开采

-116 -4.8

-3.8

-2.9224.9-25 -10

金属矿采选-25 -1.7

-1.1

-0.8 20.6 -2 -3.9

非金属矿选 16

0.45.30.4 86.7 -4 -2.2

合计 -150/-1.8 / 33 / -36

/

资料来源:杜厚文,世界组织规则与中国战略全书,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6-27。

3 保证我国资源安全的对策

3.1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我国一方面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又浪费严重,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产出率低,节约的潜力很大。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就是要降低资源消耗,杜绝浪费,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高效地利用资源,包括建立以节水、节地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动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

3.2 增加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和关键资源的储备

从我国资源供需态势全面紧张情况及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前景来看,资源征用过多依赖国内的局面不得不改变。随着重化工业时代的来临,我国一些大宗资源如铁、石油、木材等的国内供应已不敷所需,不得不转向依赖进口补充。所以,既要大力参与世界资源交换,从国外进口国内供应不足的资源,并适当增加诸如煤等资源的出口,促进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必须确保国内资源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潜力。加强对资源勘探、资源生产技术的投资,对资源行业的保护,可以保证国际资源市场的动荡出现时国内产业的安全。

3.3 建立合理的资源流通体系

由于我国资源总量的优势,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摆脱以资源为导向的观念,大量投资注入矿产资源初级产品的生产中,重复建设,生产过剩,导致产品大量积压,贷款回收困难,影响资金周转,经济效益低下。今后应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前提,彻底转变过去把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作为确定发展思路的出发点的传统思维模式,把市场需求的方向作为调整结构的方向,切实研究把握市场的需求,调整经济决策行为,用市场的力量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的资源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价格不合理、市场竞争无序,应努力建立和完善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导向作用会日益增强,这将大大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4 适度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公民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资源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安全的危机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加重,所以在短期内计划生育还不能放松。这就要求在人口生产中遵循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相结合。

当然,追溯到认识根源,资源安全也与人们的资源意识有关系。历史发展至今,资源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这就要教育国民树立增长意识、人口意识、人均意识、资源意识、需求意识,这些意识综合构成了迄今为止人们确认的最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当人们形成了节约资源的意识,就会自觉地转化为节约资源的行动,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资源安全度。

标签:;  ;  

我国人口与资源安全问题探讨_资源浪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