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通过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方式,从而掌握文化、创造文化艺术的一种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教育人民群众,增强人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动态化的流程,其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与管理。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管理
1 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分析
1.1 利于实施社会管理
社会基层管理工作和群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人民群众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所遵循的传播理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群众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不利于社会管理工作的落实,在实际的社会基层过程中,还要促使管理方式更为完善和科学,积极地引导文化活动更具创新性,最终将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予以凸显。
1.2 便于对历史文化进行传承
群众文化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域性,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地域习惯,并将这些特色文化内容融入其中,因此,群众文化的活动也要秉承着文化传承的目标,同时也要将精神文明的精髓予以传递,还要对地域文化予以融合,强化人们的参与积极性,让人们感受到当地文化的同时,也会感受到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1.3 可以切实提升我国整体性的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较为灵活,人员的交流和流动性也较差,此时则会给管理层面增加难度。因此,在实际的群众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当力求将群众学习中、工作中以及生活中的压力予以释放,而后令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得到切实的身心舒缓,此后在实际的参与到文化活动时,同时还要切实的把控文化活动的类别和内容,确保其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使内容可以涉及到各个阶层,并将各个阶层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释放自己的压力和负面心理,促进身心平衡,为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正常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使自己的本质工作更为高效,使社会整体的大环境更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切实的动力。
2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管理,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是群众的主观实践,是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是表现群众以“自我”的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自我意识欲与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群众文化活动主题应将群众参与性和传导正确的人生观和高雅的艺术享受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人们思想活跃,性情开朗,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管理要根据群众的口味、年龄、阅历、知识结构、欣赏水平等因素决定。为大众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文化服务,从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引导新的、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管理,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民间文艺是中国传统文艺的瑰宝,种类多,绝活多,群众基础广泛。民间文艺与群众文艺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民间文艺的自在性、原生态属性,反映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就呈现出了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早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视野较为狭窄,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一般以生产对象和劳动过程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民间文艺逐步扩大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民族民间歌舞、武术、戏曲、曲艺、谣谚、皮影、剪纸、绘画等形式。如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礼仪、节日文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如在一定范围流行的语言文字、传统医药知识、有价值的手稿经卷及碑碣楹联等。民族民间文艺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一种文化生活。民族民间文艺有鲜明的个性,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如今,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也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群众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有许多相似的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变化、发展的体系,只有发展与创新才能使文化更有时代意义。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伴随电影、电视、手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传统文化产生出各自的优势、特点相适应的文化形式。如:影视类型片、博客文化、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等。我们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当代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传播途径传播有价值导向的内容。在这方面,电影和电视文化走在了前边,无论是曾经掀起收视狂澜的电视剧《潜伏》,还是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以及感人至深的《唐山大地震》,都为我们在探索大众化的形式与主导性文化内容相结合方面作出了成功的例证。
4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管理,应着眼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机,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结束语:我国正处于文化变革的重要时期,建立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向群众提供能够传达正面的具有导向性价值观念并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的文化精品。通过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参考文献:
[1]周爱宝:《群众文化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董桦.试论新时期如何在群众文化中打造品牌活动――以太原工人文化宫全健排舞推广为例[J].大众文艺,2012,23(22):211.
[3]赵文仁.试论乡镇文化活动站(室)建设在新时期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24(18):284-284,285.
论文作者:施锦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论文; 文化活动论文; 文化论文; 文艺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