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25500
【摘要】目的 探讨轴式滚动移位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搬运方法,观察组采用轴式滚动移位法。比较两组患者搬运后的疼痛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搬运后疼痛加重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搬运方法,轴式滚动移位减轻了搬运过程中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骨折处碰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轴式滚动移位法;疼痛程度;不良事件;满意度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该病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均需要长时间卧床[1]。疼痛是机体对各种内外伤害刺激的生理反应,造成疼痛的原因极多,例如由创伤所引起的疼痛,其明显特点为受伤部位疼痛显著,尤其是在受伤初期疼痛程度更为严重,局部及其邻近部位在进行活动时疼痛程度会明显加重,在制动后会减轻[2]。临床中,胸腰椎骨折患者无论是从急诊到入院,以及进行影像学检查、翻身沐浴、更换衣服床单、手术前后的搬移等情况均会引起疼痛[3]。传统搬运患者的方法为2~3人平抬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往往会加重患者疼痛。为了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轻其疼痛,对其搬运方式进行改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分析了轴式滚动移位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均为2周内的新鲜骨折;(2)患者意识清楚,无表达能力障碍;(3)合并盆腔、四肢、肋骨或者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31~74岁,平均(47.83±7.94)岁;骨折类型:腰椎骨折14例,胸腰椎合并骨折12例,胸椎骨折24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11例。对照组男41例,女9例;年龄32~76岁,平均(48.19±8.23)岁;骨折类型:腰椎骨折13例,胸腰椎合并骨折11例,胸椎骨折26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7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搬运方法进行搬移,2~3名护士可分别平托住患者的腿、臀、腰、背和头部,同时将患者抬起移至平车上;在搬运过程之中手法要轻,要尽量保持骨折断端在同一平面进行移动,保持平稳。观察组采用轴式滚动移位法进行搬移,参照滑轮轴式滚动的机理,采取体位旋转法;将床与平车平行进行放置,在制动平车之后于床、车之间缝隙处铺平棉被,以保证连接处无缝隙;1名护士站于床侧,另1名护士站于平车的近侧,取平卧位,患者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站立于床边的护士要双腿屈膝,然后前后分开站立,将左手放置于近侧的近脊柱肩背部,将右手放置于近脊柱臀部,然后以以远侧半身作为轴心用力推动,而站立于平车侧的护士,扶住患者的右腿,使用右腿翻动拉力来带动躯体,2名护士合力协助下将患者由平卧位转至侧卧位,然后以顺时针方向即平侧俯侧平的顺序将患者搬移至平车上;在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躯干呈直线状,以防止脊柱扭曲。由本院护理的护理骨干及专家对护士进行相关搬运培训,每周1次,每次1 h,连续开展10周;并组织护士观摩教学录像,由护士骨干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使其完全掌握相关搬运知识。在住院期间对100例患者进行搬移过程中,护士要及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疼痛程度、不良事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搬运过程中疼痛程度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过程中疼痛加重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搬运后疼痛加重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00%,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传统的2名或者3名护士平抬搬运,轴式滚动移位法明显减轻了搬运过程中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其作用机制为在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搬运时借助了人体力学的原理[4],由于大部分患者自身体重是由床面所支撑,从而使得支撑面明显扩大,增强了患者稳定性,进而减少了对患者骨折面的损伤性刺激;轴式滚动移位法由于摩擦力比较小,在搬运时护士使用较小的力量就可以改变患者的体位,容易保持患者躯干维持一条直线;避免了搬运过程中的用力不均、动作不协调等,使得患者骨折处移位的发生风险大大降低。因此,轴式滚动移位法有效减轻了胸腰椎骨折患者搬运时的疼痛程度。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提示轴式滚动移位法减少了搬运过程中骨折处碰撞、挤压等不良事件。这是因为通过正压反作用力能够被分散于较大面积的原理,纵向叠成数层棉被被垫在目标床和平车连接处,从而增加了床褥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合理支持患者身体空隙处,因而避免了由于床缘的高低不平所造成的骨折处碰撞、挤压不良事件;同时,骨折处碰撞、挤压等的减少也有利于减少患者疼痛加重的发生。
临床中,影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较多,不过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减轻其疼痛不仅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轴式滚动移位法能够明显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搬运的护理满意度。创伤后疼痛疼痛与局部活动度、创伤程度密切相关,患者局部活动度越高,创伤越严重,其疼痛程度越高[10]。与传统2名或者3名护士平抬搬运相较,轴式滚动移位法不但省力,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持患者躯干平稳,维持了骨折端平稳。虽然该方法减少了搬运过程中疼痛加重的发生情况,但依然存在疼痛加重的现象。因此,因此,在搬运患者之前应当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说明工作,使其明确疼痛加重的原因,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既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又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搬运方法,轴式滚动移位减轻了搬运过程中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骨折处碰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许云.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20(10):1190-1192.
[2] 韦迪,刘翔宇,张敏,等.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 30(25):3082-3084.
[3] 黄天雯,彭莉,谭运娟,等.骨科患者疼痛个案管理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0):19-21.
[4] 陈小花,吴惠平,张丽,等.骨盆骨折患者臀背部皮肤护理的单人操作法[J].护理学杂志,2012, 27(14):55-56.
论文作者:陆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疼痛论文; 满意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护士论文; 平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