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李贵孚 胡悦琳 李 灿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093)
摘要: 媒体融合已成为目前媒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当然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现有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内容还远远没有跟上媒体融合发展的节奏,必须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需要。以《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为例,研究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课程内容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广播电视 课程创新
广播电视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进入了全新的融合发展时代。[1]
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内容势必要遵循媒体融合要求创新和发展规律,才能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需要。以广播电视专业培养基础课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为例,研究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程教学,构建满足现代广电媒体实际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密不可分,VR、云计算、智慧课堂软件、微课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从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部分重点阐述VR技术在高职智慧课堂中的应用。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发展,国内基于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课堂教学、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题目的研究陆续出现。例如,魏晓丽《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讨论了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充实更新、变革教学及考核模式方面的教学改革[2];陈丽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摄影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分析了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摄影教学改革创新[3];王青等《新媒体时代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则从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外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时代高校传媒学科,特别是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问题。[4]这些研究立足于教学方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从宏观观层面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值得我们参考。但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教学内容的创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媒体融合时代。媒体融合是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包括两方面,一是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生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二是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媒介要素的“融合”。新媒体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基于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5]
以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为例。节目由制衣环节+T台时装秀+品牌版权竞拍等环节组成,形成包含综艺、电商、广告等多种形态。[6]
2.循环训练法。此训练法将数种练习按一定顺序安排,严格控制,使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下,以发展多部位力量耐力训练。一般采用4~5个部位练习循环4~6组,每组间歇4~6秒,训练间歇2~3分钟。除了发展快速力量耐力外,对运动员内脏功能也有良好影响,也可提高练习兴趣。
因此,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更注重个性化和互动性,以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需求为主要目标。相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公益性和社会性需求为主的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为例。该节目结合互联网,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舆论热点,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话题,根据分析结果选定话题,遴选嘉宾现场录制,运用VR技术,引入在线观众,将电视、互联网、移动新媒体深度结合,网友通过手机实时现场参与,全程互动。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架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通用IT技术的存储、分发、制作、播出设备,逐渐开始取代基于专用视音频技术的传统模式,基于IP的制播工作流程,开始取代基于SDI的传统工作流程。
2.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华南某省一驻村干部表示,“公司+合作社+农户”是常见的产业扶贫方式,虽然上级没有直接的合作社这项考评,但有产业考核要求。
由于网络的公开特征和网络协议的风险,黑客能够通过在传输网络中嵌入窃取工具,获得网络传输中的关键数据,并设法译出其中信息,引发泄密或者数据遭到破坏等恶性事件;所以需要在信息交换层保障数据共享的安全,特别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防篡改、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同时要防范数据在网络传输时被窃取和失泄。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将越来越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满足受众体验与实用需求,构建以精品内容为基础,受众、产品、广告融合发展的节目生态体系。
国庆70周年大阅兵,除了电视荧屏外,中央电视台的4K直播,融合了文字、短视频及H5等多种节目形态,分发在各终端设备上。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发展过程中,无论在媒体形态上还是在思维观念上都将面临融合发展的理念。广播电视专业教学要融入这种融合发展思维,创新教学内容,全面完整地反映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成果。
3.广播电视节目技术体系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充分运用智能机器人、高清便携式摄像头、云存储、高速网络传输等手段,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制作中,形成全新的完整的全媒体制作体系。
媒体融合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和思维模式,代表了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形态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新媒体则是一种新技术体系下的媒体形态。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基本的技术体系是基于云技术由采编、制作、存储、发布、安全管控、运营一体的广播电视制播云平台构成。[7]
看客多好奇,爱扎堆,不管哪里围上一圈人,立马蜂拥而至,管他啥事,看看再说。个儿矮的只恨爹娘没给自己生一个高大挺拔的身材,只好发挥小巧灵活的优势,使劲往人缝儿里钻;个儿高的倒是侥幸占据了优势,却还想看得更清楚,照样往前挤。“认驴为亲”的闲汉便是众多看客的典型。
4.广播电视节目运营与管理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广播电视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更多体现出了“内容生产+传播+经营”的理念,在内容、渠道、运营、盈利模式等各个层面实现共建、共享和共赢,实现各种媒介形态的深入融合。形成以全媒体平台为核心,融合电视、广播、网络、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全媒体运营模式,形成了受众、产品、广告融合发展的节目生态体系。
三、结语
课程内容创新化要义之一就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教学内容,构建满足实际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体系。
《广播电视概论》作为广播电视专业基础课程,以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技术基础、节目形态、编辑制作、经营管理为基本内容,阐述了广播电视的基本理论。广播电视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节目制作方式、节目形态、技术体系及运营管理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云技术、个性化、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些新技术、新理念、新规范应该在广播电视理论体系中得以补充和完善,才能符合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现状,从而建立起符合当代发展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慕德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612/c40531-31131774.html,2019-06-12.
[2]魏晓丽.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6(15):21.
[3]陈丽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摄影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雪莲,2015(36):165.
[4]王青.新媒体时代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7(3):60.
[5]肖叶飞.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与新闻生产[J]新闻世界,2016(2):11.
[6]何芳.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创新方式[J].新闻世界,2016(2):11.
[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Z].新广电发[2016]124号.
中图分类号: G2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0—0256—02
[基金项目] 2019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项目、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内容创新化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李贵孚,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制作。
责任编辑:于蕾
标签:媒体融合论文; 广播电视论文; 课程创新论文;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