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开彦[1](2009)在《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针对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发展的历程作了全面回顾,对这60年来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展状况、发展住宅产业化重点工作方向和模数协调与住宅产业化的关系作了全面阐述,对住宅产业化发展应加强模数化协调提出了具体建议。

曾丽娟[2](2007)在《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层次研究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体系,探寻住宅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的运行系统以及其内部结构。本论文所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对我国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调研是以陕西省为重点调查样本。在陕西省的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和榆林五个城市中展开实地调研和技术创新障碍的问卷调查,被调研的城市覆盖了陕西省的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根据调研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获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住宅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区域性不均衡;②技术创新要素缺陷;③住宅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④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⑤技术创新法律不完备。2.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层面,本文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理论和产业组织学等理论,分析了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并按照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设计其运行机制,从而构建了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模型。该模型体现了科学、技术、经济和政治之间正式又复杂的相互关联,使不同的行为者之间进行大量交流,以及在技术、经济、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之间进行反馈,从而探寻了住宅产业发展中产业技术创新的运作系统及其内部的结构。3.本文研究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创建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综合评价模型。它揭示了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变量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水平(OP),即影响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深层次“变量因素”中四十三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以量化,来评定我国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水平。该模型有利于决策者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把握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同时,通过不同地区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对比,识别区域间各自差异,有助于产业规划长期的发展战略,对均衡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区域实践,综合运用了该模型对西安市技术创新的水平进行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可行性。4.为了提升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水平,促进住宅产业的整体发展,本文提出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它借助博弈理论研究了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策略中网络联盟的最佳伙伴选择问题,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测算技术创新网络联盟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联盟风险,并逐步形成可量化的收益&风险的分配机制模型,解决了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中的核心性冲突问题。5.本文提出增强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和建议。它包含了增强微观层面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创造优良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完善适应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李大永[3](2006)在《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给大连市的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科技工作是整个建设事业的基础,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 从总体上看,大连市建设行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建设事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规划和发展建设科技,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建设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文总结了全国和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建设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建设科技的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大连市政府在“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能意识,尽快建立健全建设科技创新体制,逐步形成建设行业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同时,本文确定了大连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一是要重点制定促进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二是要以扩大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三是要着重开展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四是要以政务信息化工作和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是在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和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对大连市建设科技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路红[4](2006)在《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小康住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因素——人、自然、社会和我国国情的对应分析,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城镇小康住宅新的发展方向——和谐人居,并围绕和谐人居的基本目标构建了十一个指标评价和支持体系。同时论文还选取其中三个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外部空间、供应制度的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性指标。本文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研究住宅问题只注重微观、单一层面的局限,从多维、交叉的观察视角以及前瞻的观点,就和谐人居的模式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具体采取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论点——围绕论点进行探讨——论证结论”的技术路线。本文主要有四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及其定义和基本目标,构建了包含十一个体系的基本构架;二是从居住的基本功能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适宜的指标;三是从国情和人性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外部空间的发展建议;四是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适度保障”为原则,提出了和谐人居分类供应的具体层次和比例。和谐,永远是发展的主题。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就是达到和谐人居。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点和着重阐述的内容。

胡沈健[5](2006)在《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往的装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整个行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由于我们在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使得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住宅装修实践模式进行了回顾,然后从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现有装修产业化模式实践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定位,并针对各种模式分别论述了不同的实施策论。最后,对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肖吉军[6](2004)在《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住宅产业已列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住宅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城市住宅建设还是依靠劳动力、资金的高投入与资源、能源的高消耗的支撑,是在低技术水平上的粗放型发展,导致现有的住宅生产经营方式与现代化大生产方式格格不入。为此,急需根据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通过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依靠技术进步,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在综观国内外住宅产业技术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住宅产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总体模式;深入地分析了在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目前应发展的重点及优先发展领域,并阐述了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分析研究了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机制。 通过对住宅产业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的分析,提出运用技术进步贡献率(索洛余值模型)来评价技术发展水平,并对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在对陕西省的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和榆林市五市进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区域模式和政策建议。

肖瑜[7](2003)在《重庆主城区住宅业主导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重庆市主城区是指在重庆城市体系(或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区。主城区对其所处的都市经济圈来说,是都市经济圈形成的依托与“心脏”。 重庆直96年直辖后,城市化总体水平30%左右,正处于国民经济起飞的阶段,重庆城市的发展正面临较好的发展时期。主城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的为依托,通过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区也需要相应的主导产业如住宅产业来促进其发展,形成自己的产业“增长极”。住宅产业是一个跨越第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它是以商品住宅作为最终产品,并且按照住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而形成的产业链。 住宅产业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特性,对重庆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主城区住宅投资额占重庆城市固定投资额的比重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甚至已超过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主城区住宅产业的增量型发展,有助于城市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聚集,从而带动和加快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促进城市化进程。住宅市场体系的高度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微观调节作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调节和分配资源,满足日渐高涨的住宅需求,同时通过住宅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完善,优化住宅产业发展,联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重庆城市的整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相对而言,由于重庆住宅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一方面住宅建设还处于粗放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极其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主城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需要住宅建设在主城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主城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地需要住宅产业能作为主导产业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这就必须要求主城区的住宅产业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现代化,要实现产业现代化,又须加快主城区住宅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这三方面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是主城区住宅产业发展必须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直辖后经济数据的研究,从上述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叶晴[8](2003)在《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在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的角度,运用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全面介绍、分析和评价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着重探讨了企业集群理论在构筑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中的应用,阐述了我国砌块等住宅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和专业化市场的发展趋势。 首先,本文详细的论述了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住宅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其次,本文介绍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优越性、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论述了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系。 第三,本文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对砌块住宅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应用德尔非专家判断法,对砌块和实心粘土砖建筑体系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几乎在所有比较方面都优于实心粘土砖建筑体系。 第四,本文论述了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的形成过程,运用迈可尔·波特的企业集群理论,探讨了住宅产业示范基地和砌块产业集团的发展模式,论述了加大砌块产业R&O投入和建立技术创新机制问题。 第五,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代物流的现状、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砌块等住宅产品产业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和专业市场的建设问题。

吴敬凯[9](2003)在《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宅产业是以生产、经营住宅(区)为最终产品的产业,住宅是居民基本生活资料,住宅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保障居民的住宅权利,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住宅产业作为本国重大决策加以研究,同时高度重视制定本国的住宅产业政策。住宅产业政策直接关系到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秩序。简单地说,住宅产业化就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住宅的生产和经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针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和传统住宅建设供应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住宅建设要走产业化之路,同时把住宅产业培育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本文详细分析研究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起步、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论述了住宅产业化不仅可以解决广大城镇居民的居住问题,而且可以拉动国民经济的总体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中还蕴藏着巨大的房地产商机。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整体策略,探讨了北京市房地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我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为重点,着重分析了影响北京市住宅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各个因素。然后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组合预测方法预测北京市未来若干年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期望能够给予北京市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和城镇居民在作有关住宅的决策时提供定量的参考。最后,给出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

袁峻[10](2003)在《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住宅产业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住宅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住宅产业来扩大内需、激励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而我国住宅产业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取消了福利化分房,实行货币化政策以后,焕发了无限生机。为了加快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实现住宅建设的标准化、集约化,全面推行住宅产业化已成为解决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通过对组成住宅产业化的要素分析及其支持环节的研究,阐述了住宅产业化的定义、原则以及条件、推进基础等理论问题。在分析与比较国内外的发展模式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影响住宅产业化的各要素,包括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市场需求、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实施主体与载体、保障体系与监督机制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推进措施与实施办法。进而对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需求和住宅供给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我国商品住宅市场非常繁荣,住宅的个人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住宅产业进入了成长期。在市场经济中,面向住宅的房地产企业是住宅产业市场最主要的主体,对住宅产业的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开发商的总体问题是对市场研究不深、把握不住,表现在: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商品房供给结构不良,空置率仍在攀升;房屋质量问题突出;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管理;企业规模小,资质等级不高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引导开发商应以市场为中心,改善经营管理,走规模化之路,实施品牌效应,大力降低开发成本,调整开发结构,提高住宅内在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缔造战略联盟等。并通过深入分析,引导开发商在营销管理中强化全过程营销理念,建立完善的营销策略,运用新的网络营销手段,从而实现住宅产业化,市场管理、营销科学化。

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历史的回顾
2 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展状况
3 发展住宅产业化重点工作方向
4 模数协调是住宅产业化的前题条件
    4.1 我国模数发展简要历史
    4.2 模数协调基本概念
    4.3 住宅模数协调的目的
    4.4 模数协调缺失造成的危害
    4.5 发展模数协调的对策与建议
5 结语

(2)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1.2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2.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2.2 论文框架
    1.3 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的综述
        2.1.1 技术创新的界定
        2.1.2 技术创新理论的核心思想
    2.2 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2.2.1 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2.2.2 产业技术创新理论
        2.2.3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
    2.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2.3.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3.2 区域技术创新
    2.4 研究成果综述
        2.4.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2.4.2 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2.4.3 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2.4.4 海外典型国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措施
        2.4.5 研究中的不足
    2.5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界定
        2.5.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
        2.5.2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
    2.6 本章小节
3 我国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3.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调研
        3.1.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调研资料
        3.1.2 调研结果分析
    3.2 技术创新的障碍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3.2.2 问卷调查的分析
        3.2.3 问卷调查的结论
    3.3 本章小结
4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设计研究
    4.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
        4.1.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构成
    4.2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设计
        4.2.1 研究与开发阶段的运行机制
        4.2.2 设计、试验与生产阶段的运行机制
        4.2.3 市场实现与技术创新扩散阶段的运行机制
    4.3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5.1 建立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的动因与原则
        5.1.1 设置综合评价体系的动因
        5.1.2 设置综合评价体系的原则
    5.2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体系
        5.2.1 住宅产业地位评价体系的建立
        5.2.2 住宅产业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5.2.3 住宅市场状况评价体系的建立
    5.3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综合评价模型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2 基于优化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方法(AHP-FCE)
        5.3.3 AHP-FCE的综合评价结果
    5.4 实证研究
        5.4.1 西安市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况
        5.4.2 运用AHP-FCE法进行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
    6.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
        6.1.1 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
        6.1.2 网络组织理论及其特点
        6.1.3 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中的作用
        6.1.4 解决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联盟的核心冲突问题
    6.2 增强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6.2.1 加强住宅产业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建设
        6.2.2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6.2.3 创造优良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氛围
        6.2.4 完善适应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2 专家调查表
    附录3 住宅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问卷调查表

(3)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建设科技规划概述
1.1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1.1.1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历史
    1.1.2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现状
    1.1.3 我国建设科技发展趋势及重点发展领域
1.2 发达国家政府在建设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1.3 发展建设科技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3.2 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3.3 建筑“四节”是建设科技规划的重中之重
1.4 大连市建设科技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1.4.1 建设科技涵盖的范畴
    1.4.2 规划的空间范围
    1.4.3 规划的时间期限 2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状况分析
2.1 大连市概况
    2.1.1 概述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2.2 “十五”期间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2.2.1 建设科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2.2 建设科技教育稳步推进
2.3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3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3.1 建设科技发展总体思路
3.2 建设科技发展目标 4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主要任务
4.1 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
4.2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4.3 加速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4.4 加强和改善建设教育工作 5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5.1 建筑业领域
5.2 水工业领域
5.3 供热领域
5.4 路灯管理领域
5.5 环卫领域
5.6 环保领域 6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6.1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6.2 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6.3 贯彻实施建筑“四节”技术
6.5 广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6.6 实施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行动计划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小康社会和小康住宅的演进
    1.1 小康社会
        1.1.1 小康社会概念的演进
        1.1.2 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1.1.3 小康社会与小康住宅
    1.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发展进程
        1.2.1 中国现代城镇住宅发展概况
        1.2.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研究与实践
    1.3 部分国外城市住宅发展经验
        1.3.1 日本
        1.3.2 美国
        1.3.3 德国
        1.3.4 新加坡
    1.4 小康住宅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1.4.1 住宅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矛盾
        1.4.2 住宅发展与政策制度的矛盾
        1.4.3 住宅发展与城市景观的矛盾
        1.4.4 住宅发展与人的需求的矛盾
    1.5 小结:小康住宅发展亟需创新
        1.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1.5.2 小康住宅的内涵亟需创新
第二章 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
    2.1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2.1.1 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
        2.1.2 和谐社会的内涵
        2.1.3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2.1.4 和谐社会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2.2 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要素
        2.2.1 人
        2.2.2 自然
        2.2.3 社会
    2.3 和谐人居的基本构想
        2.3.1 和谐人居的定义和基本目标
        2.3.2 和谐人居的标准指标评价支持体系
    2.4 小结:和谐人居——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
        2.4.1 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2.4.2 和谐人居是小康住宅新的理想目标
第三章 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构成
        3.1.1 我国城市住宅功能空间构成现状
        3.1.2 人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要求
        3.1.3 环境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影响
        3.1.4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目标
    3.2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3.2.1 人体的基本尺度
        3.2.2 家具的基本尺度
        3.2.3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3.3 和谐人居的套型及其组合
        3.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与套型、户型的关系
        3.3.2 和谐人居套型的类型及其面积指标
        3.3.3 和谐人居的套型结构及组合
    3.4 小结: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第四章 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4.1 我国城市住宅外部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4.1.1 住宅单体及其外部空间
        4.1.2 住宅组群及其外部空间
        4.1.3 住宅区及其外部空间
        4.1.4 当前住宅外部空间的变异及问题
    4.2 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2.1 人的生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4.2.2 人的心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4.2.3 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住宅外部空间
    4.3 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省地节能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3.1 针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建设节约型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3.2 提升科技、文化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4 小结: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第五章 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5.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问题
        5.1.1 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5.1.2 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步成就
        5.1.3 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5.2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及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
        5.2.1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
        5.2.2 城镇居民社会阶层的居住现状
        5.2.3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及其突出问题
    5.3 完善市场机制和保障并举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5.3.1 完善的原则
        5.3.2 完善的方案
    5.4 天津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践
        5.4.1 廉租房
        5.4.2 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
        5.4.3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
        5.4.4 经济适用房
        5.4.5 合作建房
        5.4.6 经验和问题
    5.5 小结: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结语: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住宅装修产业化与全装修住宅
        1.2.2 住宅装修产业与住宅产业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1.3.1.1 从人的生活需求方面
        1.3.1.2 装修行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角度
        1.3.1.3 金融环境以及房地产开发
        1.3.1.4 政府行为与决策
        1.3.1.5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3.2 研究方法
        1.3.2.1 理论与实证
        1.3.2.2 分析与综合
    1.4 内容的组织与研究框架
        1.4.1 内容组织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装修产业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分析
        2.1.1 产业
        2.1.2 产业化
        2.1.3 住宅产业
        2.1.4 住宅产业化
        2.1.5 住宅装修产业
    2.2 住宅产业与产业化构成及其特点
        2.2.1 住宅产业的构成
        2.2.2 住宅产业的特点
        2.2.2.1 住宅产业是“创造人生”的产业
        2.2.2.2 住宅产业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2.2.2.3 住宅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手工操作、技术落后
        2.2.2.4 住宅产业是需要调动大量金融资本的产业
        2.2.2.5 住宅产业区域性很强
        2.2.2.6 住宅产业发展受土地和环境的影响大
        2.2.2.7 住宅产业是以住宅及相关政策为后盾的产业
    2.3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内涵
        2.3.1 住宅装修产业的构成
        2.3.2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点
        2.3.2.1 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特征
        2.3.2.2 住宅装修产业是否具备实行产业化的条件
        2.3.2.3 住宅装修行业进行产业化调整的难度
        2.3.3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目的
        2.3.3.1 提高住宅装修的质量和功能,相对降低成本
        2.3.3.2 提高住宅装修的劳动生产率
        2.3.3.3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2.3.4 实现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意义
        2.3.4.1 提高住宅装修的速度和质量
        2.3.4.2 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进行住宅装修
        2.3.4.3 有助于住宅装修成为经济增长点
        2.3.4.4 促进住宅装修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2.3.5 发展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2.3.5.1 住宅尚未成为居民真正的消费热点
        2.3.5.2 住宅装修科技水平不高
        2.3.5.3 标准化、工业化体系尚未形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借鉴
    3.1 世界主要国家住宅装修模式借鉴
        3.1.1 北欧—标准化与模数化
        3.1.1.1 基本情况
        3.1.1.2 瑞典
        3.1.1.3 丹麦
        3.1.2 法国—多种构造体系
        3.1.2.1 基本情况
        3.1.2.2 室内环境
        3.1.3 日本—住宅部品质量审定制度 BL制度
        3.1.3.1 基本情况
        3.1.3.2 室内环境设计的特点
        3.1.3.3 改建、扩建的住宅室内装修产业(DIY)
        3.1.3.4 KJ制度与 BL制度
        3.1.4 美国—走体系化道路
        3.1.4.1 基本情况
        3.1.4.2 建筑材料
        3.1.4.3 发展的趋势
        3.1.4.4 走上体系化道路
    3.2 我国室内装修模式的历史回顾
        3.2.1 中国古建筑中的住宅装修模式
        3.2.2 1949年前的住宅装修概况
        3.2.3 计划经济时期住宅装修概况
        3.2.4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装修的发展
    3.3 主要发展模式的启示
        3.3.1 科技进步是住宅装修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3.3.2 质量、功能、价格是住宅装修产业的生命力
        3.3.3 规模效益和社会分工是装修产业化的集中体现
        3.3.4 市场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3.3.5 政策是住宅装修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住宅装修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4.1 个性化需求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4.1.1 个性化需求产生的背景
        4.1.1.1 从个性到个性化
        4.1.1.2 个性化源于对多元化的肯定
        4.1.2 个性化导致市场的多元化
        4.1.2.1 个性化需求导致市场微型化
        4.1.2.2 需求的流行化趋势
        4.1.2.3 消费预期的不断上升
    4.2 经济社会因素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4.2.1 经济发展水平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4.2.1.1 住宅装修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4.2.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4.2.2 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
        4.2.2.1 社会阶层的产生及结构的多元化
        4.2.2.2 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
        4.2.3 住宅装修发展的阶段性
        4.2.3.1 住宅装修发展阶段与定位分析
        4.2.3.2 住宅装修的发展目标定位分析
        4.2.3.3 把握我国住宅装修的发展阶段
    4.3 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4.3.1 住宅产业滞后于住宅装修的发展
        4.3.1.1 本世纪初的探索性实践
        4.3.1.2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4.3.1.3 影响住宅产业化的体制因素
        4.3.2 住宅装修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
    4.4 设计思想的演变对住宅装修的影响
        4.4.1 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误区
        4.4.2 西方国家集合住宅个性化产生的根源
        4.4.2.1 社会经济根源
        4.4.2.2 思想根源
        4.4.2.3 文化价值观
        4.4.3 从“研究住户需求”到“居民参与设计”
        4.4.3.1 研究住户需求
        4.4.3.2 居民参与设计
        4.4.4 关于灵活性、适应性的研究
        4.4.4.1 荷兰的支撑体系研究
        4.4.4.2 阿塞纳-汉里住宅灵活性研究
        4.4.4.3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理论
        4.4.4.4 C·亚历山大在墨西哥的实践
    4.5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5.1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4.5.2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4.5.3 住宅装修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探索
        4.5.4 住宅装修的生态环保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装修模式选择与定位
    5.1 已经出现的住宅装修模式
        5.1.1 初装修
        5.1.2 毛坯房
        5.1.3 全装修房
        5.1.3.1 全装修房的产生
        5.1.3.2 全装修房的适用范围和含义
        5.1.3.3 实行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理论根据
        5.1.3.4 全装修房的优越性
    5.2 现有装修模式的分析
        5.2.1 传统装修模式的分析
        5.2.1.1 传统装修模式的历史背景
        5.2.1.2 传统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5.2.1.3 传统装修模式的主要问题
        5.2.2 全装修模式的分析
        5.2.2.1 住宅全装修的历史背景
        5.2.2.2 全装修模式的优势分析
        5.2.2.3 住宅全装修模式遇到的问题
    5.3 我国住宅装修的模式定位
        5.3.1 全装修将是新建住宅的主要模式
        5.3.2 传统装修模式仍将占主导地位
        5.3.2.1 传统装修模式应用范围
        5.3.2.2 完善二次装修的几个重点
        5.3.3 装配式装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5.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概念
        5.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优点及其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住宅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6.1 传统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6.1.1 个性化是传统住宅装修模式的核心
        6.1.1.1 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6.1.1.2 居民的整体素质还较低
        6.1.1.3 住宅装修研究不够
        6.1.1.4 设计机制落后
        6.1.2 住宅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展望
        6.1.2.1 室内空间类型更加多样
        6.1.2.2 住宅内部功能扩展更趋多元化
        6.1.2.3 住宅装修风格越来越重视地域文化
        6.1.2.4 住宅室内的空间形态将日益丰富
        6.1.2.5 住宅细部形态更加多样
        6.1.2.6 满足普通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
        6.1.2.7 引入住户参与将成为发展趋势
        6.1.3 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设计方式
        6.1.3.1 针对特定人群的设计方式
        6.1.3.2 住户全过程参与的设计方式
        6.1.4 住宅室内设计内容
        6.1.4.1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
        6.1.4.2 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
        6.1.4.3 住宅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6.1.5 设计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协调
        6.1.5.1 建筑与室内装修一体化模数协调系统
        6.1.5.2 产品标准化系统
        6.1.5.3 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
        6.1.5.4 设备管线系统
        6.1.5.5 界面装修部件系统
        6.1.5.6 装修装饰材料与设备系统
        6.1.5.7 室内设计系统化成套化系统
        6.1.5.8 绿色生态产品系统
        6.1.5.9 质量保障系统
    6.2 全装修模式的实施策略
        6.2.1 住宅全装修的建设要求
        6.2.1.1 住宅全装修的定义
        6.2.1.2 住宅全装修模式
        6.2.2 住宅全装修的实施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6.2.2.1 市场环境因素
        6.2.2.2 项目运作流程中亟待优化的因素
        6.2.3 实施住宅全装修的要点
        6.2.3.1 家居设计的完善性和超前性
        6.2.3.2 加强管理保证购房者的合法权利
        6.2.3.3 设计、施工方案审定的科学性
        6.2.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发展
        6.2.4.1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发展的经济背景
        6.2.4.2 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借鉴
        6.2.4.3 住宅工业化的内涵与观念
        6.2.4.4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的生产体系
        6.2.4.5 工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需要具备的条件
        6.2.4.6 住宅产业化与工业化的几点分析
        6.2.5 工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规模定制的市场开发策略
        6.2.5.1 规模定制的三个内涵
        6.2.5.2 规模定制的四个优势
        6.2.5.3 规模定制的四个步骤
    6.3 装配式装修的实施策略
        6.3.1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模式
        6.3.1.1 装配式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6.3.1.2 传统建造住宅的装配式住宅装修
        6.3.2 装配式装修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6.3.2.1 标准化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6.3.2.2 专业化和协作生产间的矛盾
        6.3.2.3 机械化生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矛盾
        6.3.3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展望
        6.3.3.1 装配式住宅装修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6.3.3.2 装配式住宅装修的发展趋势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住宅装修产业化设计与反思
    7.1 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7.1.1 户型设计
        7.1.2 建筑施工图调整
        7.1.3 样板间设计及装修菜单的制作
        7.1.4 装修施工标准图的设计
    7.2 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7.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矛盾
        7.2.2 个性化需求与产业化装修之间的矛盾
        7.2.3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01 大有恬园户型图
    附表-02 装修菜单编码对照表
    附表-03 产业花装修施工工序时间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已发表论文

(6)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国内外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分析
        1.2.1 国外住宅产业技术发展分析
        1.2.2 国内住宅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1.2.3 我国住宅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模式
    2.1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的概念及作用
        2.1.1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的概念
        2.1.2 技术发展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2.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
        2.2.1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的分类
        2.2.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的内容
    2.3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条件
    2.4 发达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经验
    2.5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模式
        2.5.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准化、工业化、部品化为发展方向
        2.5.2 以技术创新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5.3 以政府指导为保证
        2.5.4 以住宅产业集团作为技术实施的主体
        2.5.5 以示范工程作为技术实施推广的综合载体
        2.5.6 实施技术产品性能认定制度是技术实施的保证
    2.6 小结
3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模式的推进和实施
    3.1 预期发展的目标和各阶段特征分析
    3.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实施的重点
        3.2.1 建立住宅建筑体系
        3.2.2 建立住宅部品技术体系
    3.3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可持续性分析
        3.3.1 约束理论界定技术优先发展领域
        3.3.2 技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3.4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机制
    3.5 住宅企业技术发展的内容
    3.6 小结
4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评价
    4.1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概论
        4.1.1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进步
        4.1.2 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4.2 技术进步贡献率评价
        4.2.1 技术进步贡献率评价方法
        4.2.2 技术进步贡献率评价
    4.3 陕西省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4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4.4.1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几点认识
        4.4.2 建议
    4.5 小结
5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5.1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5.1.1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
        5.1.2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5.2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区域发展模式
    5.3 陕西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5.3.1 推进标准化配套建设,为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5.3.2 加强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
        5.3.3 加强技术转移与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
        5.3.4 引导和扶持产业集团的发展和住宅技术产品的产业化
        5.3.5 建立省内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技术发展评价发布制度
        5.3.6 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住宅产业技术发展政策环境
    5.4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重庆主城区住宅业主导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背景分析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2 城区住宅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理论
        2.1.1 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圈)发展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2 城市化理论
        2.2.1 城市化的概念
        2.2.2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及住宅产业发展的关系
    2.3 住宅产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3.1 住宅产业的概念
        2.3.2 住宅产业化
        2.3.3 住宅产业结构
        2.3.4 住宅产业组织
        2.3.5 住宅产业布局
        2.3.6 住宅产业政策
        2.3.7 住宅产业链理论
        2.3.8 住宅产业发展战略
3 国内大型城市住宅业发展情况个案分析
4 重庆主城区住宅业发展分析
    4.1 重庆主城区
        4.1.1 主城区在重庆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
        4.2.1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在重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2.2 重庆城市住宅产业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
    4.3 主导产业化
        4.3.1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主导产业化是重庆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4.3.2 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4.3.4 影响重庆主城区主导产业形成的因素
        4.3.5 培育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意义
        4.3.6 主导产业培育的原则利模式
        4.3.7 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
        4.3.8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政策目标
    4.4 住宅产业现代化
        4.4.1 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含义
        4.4.2 住宅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4.4.3 国家产业政策对现代化的要求
        4.4.4 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内容
        4.4.5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4.5 住宅产业市场化
        4.5.1 住宅市场化的含义
        4.5.2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市场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4.5.3 重庆城市住宅产业市场主体分析
        4.5.4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相关服务的市场化分析
        4.5.5 重庆主城区住宅产业市场化的测度
        4.5.6 市场化中的问题和对策
        4.5.7 市场化中的政府作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墙体革新和建筑节能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住宅产业的应用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2.1.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3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住宅产业的应用
        2.1.4 住宅产业化是新世纪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
    2.2 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住宅产业政策
        2.2.1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 我国住宅产业政策
        2.2.3 国外住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4 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2.2.5 近时期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目标
    2.3 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2.3.1 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3.2 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意义
        2.3.3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
        2.3.4 我国墙体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2.3.5 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的产业化之路
3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系
    3.1 砌块建筑体系的优越性
    3.2 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概况
        3.2.1 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2.2 “十五”期间我国建筑砌块的发展规划
        3.2.3 我国建筑砌块的分类
    3.3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状况
        3.3.1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状况
        3.3.2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试点所取得的成果
        3.3.3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
        3.3.4 我国砌块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
        3.3.5 砌块建筑的节能
    3.4 国外砌块建筑现状和发展趋势
        3.4.1 砌块建筑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3.4.2 砌块建筑在国外墙体建筑结构体系的地位
        3.4.3 具有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复合墙体
    3.5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3.6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领域
        3.6.1 国外砌块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3.6.2 我国砌块产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
4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4.1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4.2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4.2.1 推广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核心是推动住宅产业发展
        4.2.2 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主体是住宅产业发展体系
        4.2.3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砌块住宅建筑体系的重要指标
        4.2.4 推广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4.2.5 发展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必须重视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
    4.3 构建砌块住宅建筑体系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4.4 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4.4.1 德尔非法的基本原则
        4.4.2 专家的选择和专家组
        4.4.3 用德尔非法确定和评价砌块住宅建筑指标体系的工作程序
    4.5 结论
5 构建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
    5.1 中国砌块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平台的形成
    5.2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建立
        5.2.1 建立住宅科技产业园区
        5.2.2 建立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技术创新机制
        5.2.3 建立产业化生产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5.3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5.3.1 企业集群理论的内涵
        5.3.2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5.3.3 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5.3.4 企业集群模式是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最佳组织模式
    5.4 政府在住宅产业示范基地运作中所起的作用
        5.4.1 制定优惠政策
        5.4.2 在住宅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5.4.3 提升整个区域住宅产业的竞争优势
        5.4.4 培育高级资源要素
    5.5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案例
        5.5.1 住宅产业科技园的投资开发模式
        5.5.2 住宅产业科技园的功能
    5.6 构筑住宅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5.6.1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链上的多主体合作
        5.6.2 建立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5.6.3 集群式创新是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最佳组织形式
        5.6.4 住宅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模式
        5.6.5 政府在住宅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5.7 大型砌块产业集团的建立
        5.7.1 砌块企业的战略重组和集团化管理
        5.7.2 大型砌块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5.7.3 砌块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5.7.4 砌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5.7.5 砌块产业集团化管理模式探索实例
        5.7.6 砌块产品结构的调整
6 住宅产业物流配送体系与市场发展趋势
    6.1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6.1.1 物流的基本概念
        6.1.2 国内外对物流的认识与利用
        6.1.3 物流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中的关键作用
    6.2 国内外物流业的特点和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6.2.1 美、日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6.2.2 我国物流业所存在的问题
        6.2.3 中国物流同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
    6.3 国内外住宅产业的物流发展模式
        6.3.1 我国住宅产业目前采用的物流模式
        6.3.2 国外住宅产品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6.3.3 我国住宅产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6.4 住宅产品企业的配送和配送中心的建设
        6.4.1 现代物流管理首先是从配送发展起来
        6.4.2 配送中心的发展
        6.4.3 配送中心分类
        6.4.4 配送中心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6.5 住宅产品市场的建设
        6.5.1 我国住宅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6.5.2 住宅产品市场面临竞争的新形势
        6.5.3 我国住宅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房地产业综述
    2.1 房地产的特性与类型
    2.2 房地产业的特性与房地产市场
    2.3 房地产业与我国国民经济
第三章 我国的住宅产业化
    3.1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起步和发展
    3.2 住宅产业化与房地产商机
    3.3 住宅产业化制度的完善
    3.4 我国住宅产业化与国外住宅产业化比较
    3.5 我国传统住宅建设供应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北京市房地产业现状分析
    4.1 北京市房地产业现状
    4.2 北京市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北京市住宅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五章 北京市住宅房地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1 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5.2 入世对北京住宅房地产业的影响
    5.3 申奥成功对北京住宅房地产业的影响
    5.4 北京市住宅市场需求预测
第六章 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
    6.1 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导向
    6.2 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住宅产业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住宅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1.2.1 国外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住宅产业发展的历程
        1.2.3 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2.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
    2.2 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基本原则、条件与技术基础
        2.2.1 住宅产业化的基本原则
        2.2.2 住宅产业化的条件
        2.2.3 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基础
    2.3 日美等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
        2.3.1 日本
        2.3.2 美国
        2.3.3 对比分析
    2.4 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2.4.1 市场需求为向导
        2.4.2 科技进步是基础与关键
        2.4.3 政府指导是有力的保证
        2.4.4 住宅产业集团是实施的主体
        2.4.5 示范工程是实施的综合载体
        2.4.6 实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实施的保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推进与实施
    3.1 预期目标与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3.2 扩大市场需求
    3.3 解决关键技术与产品
        3.3.1 住宅产业化的技术路线
        3.3.2 建立住宅产业化的技术体系
    3.4 具体实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3.4.1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道路
        3.4.2 钢材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型建筑材料
        3.4.3 如何实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第四章 我国住宅产业市场的供求分析
    4.1 消费需求分析
        4.1.1 城市居民居住现状
        4.1.2 城市居民收入情况
        4.1.3 购房群体分析
        4.1.4 居民希望购买的房型
        4.1.5 购房考虑的其他因素
    4.2 住宅产业供给分析
        4.2.1 城市住宅产业一级市场即土地市场具有垄断性
        4.2.2 住宅产业开发二级市场欣欣向荣
        4.2.3 住宅产业三级市场潜力巨大
        4.2.4 加入WTO对住宅产业供给的影响
    4.3 对当今住宅产业市场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住宅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与研究
    5.1 住宅型房地产企业战略管理的提出
    5.2 住宅型房地产企业竞争与发展战略选择
        5.2.1 SWOT分析模式
        5.2.2 住宅型房地产企业价值链的确定
        5.2.3 价值链与成本优势
        5.2.4 价值链与差异化
    5.3 波特战略思想在住宅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
        5.3.1 总成本领先战略
        5.3.2 差异化战略
        5.3.3 集中化战略的应用
        5.3.4 持续竞争优势的取得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住宅产业化60年历程与展望[J]. 开彦. 住宅科技, 2009(10)
  • [2]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D]. 曾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3]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D]. 李大永.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4]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D]. 路红. 天津大学, 2006(05)
  • [5]住宅装修产业化模式研究[D]. 胡沈健. 同济大学, 2006(08)
  • [6]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分析研究[D]. 肖吉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7]重庆主城区住宅业主导产业化研究[D]. 肖瑜. 重庆大学, 2003(03)
  • [8]砌块住宅建筑体系及其产业化平台的构筑[D]. 叶晴. 重庆大学, 2003(03)
  • [9]面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北京市住宅建设对策研究[D]. 吴敬凯. 天津大学, 2003(01)
  • [10]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住宅产业的对策研究[D]. 袁峻.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住宅产业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