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资江学校 李平 422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数学教育的起点,也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的侧重点应该落在培养学生形成数感,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素养。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培养学生形成数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学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分析数学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方法
前言:数感作为一个数学领域的概念在现代基础教育中得到了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成为了一项教学目标。数感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数感对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数感的概念及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目标。
一、“数感”的认知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数感”是对数学和数字的一种感觉、感受,或者感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以及计算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在潜意识层面从数学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释,将客观的数量关系、数据特点、空间形式表示出来,能捕捉到一些问题中所存在的数学因素和数学特征。通过对“数感”概念的理解,能认识到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
(一)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数感
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比如,去超市购物、去银行存取现金等,都会用到一些估算的知识。合理运用估算不仅能为学生带来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还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开展估算教学的方式比较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拿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上是一件88元的T恤,另一张图片上是一条65元的裤子,如果教师想要购买这两件商品,需要带多少钱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并进行估算。有的学生认为,88元接近100,65元接近60,那么相加就得到160,有的学生认为88接近90,65接近70,相加之后也是160。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准确计算并与自己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88+65=153,那么估算的结果很合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形成数感。
(二)以实际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包含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感。很多数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学生无法对这些数学概念形成清楚的感知,就很难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形成数感[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讲解到“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个部分时,会涉及到认识“0”这个数字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0”?学生能说出很多,比如,钟表、电话号码、温度计、直尺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来谈一谈“0”在不同的地方所代表的含义。比如,在直尺上,代表刻度的起点;在电话号码中是一个号码;在温度计上表示一个温度的分界点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对“0”的意义形成更加清楚的感知。
(三)借助课堂游戏培养学生形成数感
游戏是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目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作为一种工具。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感[2]。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教师讲解到“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每两个学生为一组,每人的手中有“0-10”这些卡片,一个人抽出一张,让对方猜这张卡片上的数字,如果猜的数字较大,那么拿卡片的学生可以说“偏大”,如果较小,这个学生提示“偏小”,直到猜对,互相交换游戏角色。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不仅能认识这些数字,还能更加熟悉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逐渐形成数感。
(四)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对数字和数学计算的感觉,也是一种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从而使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数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教学目标[3]。例如,教师讲解到“四则运算”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存钱罐,并告诉学生,在存钱罐中,有9个一元钱硬币,5个5角钱硬币,12张一元钱纸币,那么,现在想要购买一盒10元钱的水彩笔,应该如何从存钱罐中拿钱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拿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购物方案,共同学习一共有多少种拿钱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并通过实际操作对数字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感。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拿出钱后,教师可以让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出结果的,通过语言表达能加深学生的数感,达到巩固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形成数感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数感的概念形成深入的理解,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数感;以实际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借助课堂游戏培养学生形成数感;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伟.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7(07):36.
[2]张汝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219-220.
[3]顾伟伟.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6(13):48-49.
论文作者: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培养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字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生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