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飞

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飞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是整个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用建筑施工的基础性工程,它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民用建筑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1导言

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对于整个建筑的建设来说十分重要。万丈高楼始于地基,只有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建设工作进展有效,相关建设技术符合国家要求标准,才可以进一步确定该类建设技术的实际应用是有技术保障的。同时,该类建筑才会有最基本的相关建设保障。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实际建设工作实施进展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的注意事项需要相关建设人员共同注意。

2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概述

地基基础是指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在民用建筑负载时传递给地基之下的结构,起到支撑和负载的作用。民用建筑物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土层不同,其具体的施工会遇到各种土层。天然的地基一般不需要人对土层进行加固,而人工地基则需要人为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加固可以采用石屑垫层、砂垫层以及混合灰土进行回填夯实。地基的基础起到支撑和负载的作用,所以建筑施工中对地基的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样才能保证基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有效的实现建筑物负荷的承受在规定的控制范围内。

桩基础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基础。在浅基础无法达到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强度的实用要求时便可将下部坚硬土层和岩层来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在深基础的应用中,常用是桩基础。桩基能将建筑的荷载通过桩传递给埋藏在深处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边摩擦力传递给地基。同时,因为桩基础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沉降稳而快、沉降量小而匀以及较好的抗震性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软弱地基。

3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1土质情况问题

因为地基基础和桩基础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的,受到的土地干扰和土地地质情况的影响最为严重。土地的松软与否、坚硬与否,土地是否存在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都会对该类建设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特别如果是建设地区存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的话,很可能会对桩基础的建设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地下水使土地变得潮湿,同时还会不断对基础产生影响,对挖孔等一系列工作的进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些水位较少的情况可以进行抽水解决,然而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建设工作开展地点的土质,可能会为桩基础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腐蚀桩基础等。

3.2冻土层情况的影响

当出现冻土层没有及时处理的话,随着土地渐渐开化,不断解冻之后,土层就会出现沉降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为该类建设工作的质量带来极大程度的危害。该类问题往往出现相对较隐匿,不易被发现,然而该类问题对建设工作的影响却十分大,对质量的危害也十分严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实际建设工作开展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格外注意。同时,冻土层和地下水是互相关联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故而冻土层和土质地下水的情况,必须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日后的建设工作进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相关的建设质量问题,确保桩基础和地基基础的建设是有质量保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桩基础质量问题影响

随着现如今高层民用建筑和各种载重量高而占地面积小的建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相关桩基础的实际应用也在不断变多,对于该类技术的应用强度和应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面临这样问题,稍有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就容易造成该类建设成果出现弯曲、变形甚至是破裂折断等建设质量问题,进一步影响到整体的建设工作的进行和建设工作实际质量问题。

4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4.1换土垫层主要是去除原本的浅层软土,用强度较高的砂石等材料代替,以达到提升地基土层承载能力、缩小土质胀缩性和湿陷性的目的,最终对沉降的可能性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素土垫层、碎石垫层和砂垫层是最常用的;在湿陷性黄土、浅层软弱的土地基上处理使用上较多。

4.2夯实碾压是对地基土进行夯实、碾压,达到改善土的液化性能、提高地基土强度的目的。①机械碾压对松散土通过推土机、压路机等重型机器进行压实处理。在铺土30~50cm,就需要进行8~12次左右的碾压,确保地基土的夯实度,此类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的夯实填土的工程。②振动夯实法通过电动机带动振动机械开展工作,对地基土能够产生5~10t的巨大垂直作用力。这类方式的使用,振动时间较长、振动效果明显,尤其是对透水性较好的地基、砂土地基的效果更为明显。

4.3排水固结土壤排水固结就是通过排除土质当中的水分,让其自动固结的方式。为了达到排水的目的,就需要将袋装砂井设置在地基的周围,塑料排芯板,通过水冲法、沉管法成孔,在孔内进行管砂预压。通过真空加压排除土质当中的水,同时加快地基的固结速度,从而提升土质的抗剪强度、降低土的沉降量,做好土的液化性能的改善。排水固结法的使用,不仅取材方便简单,而且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其在水力充填土、饱和粘性土、沼泽土中较为常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民用建筑施工当中。

5民用建筑桩基础的建设技术

5.1振动打桩建设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该类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和实际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时操作简单,相关联的设备便携性较强。通过振动设备,以振动的方式透过较薄的土层,进一步振动至较深的土层中。随着一点点向下的深入,一点点变深了之后,周围土层和岩层随着振动产生的密集性就将桩基础紧紧包裹,从而达到一个稳定的效果。该类技术有着较好的便携性和实际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该类建设技术投入使用中的相关成本较小,适用于不同土地和不同土质,打桩的效果较好。然而振动的频率和声音较大,该类技术往往不适合在闹市街区和临近居民区的地方开展实际作业,也成为该类建设技术中的“美中不足”之一。

5.2静力压桩建设技术的实际应用

如上所述,上一种建设方式在闹市街区和居民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且并不能实际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开展建设工作。而静力压桩的建设技术刚好弥补了这样的缺点。在民用建筑的建设工作中,尤其是在闹市街区的建设工作中是十分常用且十分常见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也较高。一方面这样的技术可以降低在建设工作进行时出现的噪声,另外一方面在打桩的实际效果上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这样的建设技术可以利用静压力将桩从较为松软的土层中打进去,降低了对于周围环境和噪声的影响之外,同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也较少,降低了很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建设成本。因为噪声较小,在闹市街区和临近居民区的地段都可以进行实际建设工作,对于土地相对松软的地段也十分适用,因此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结束语

建筑的地基是一个建筑的基础项目,因此必须对其加强关注。该类技术在实际建设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确保该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建设工作是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从技术、质量等多方面考量是经得起推敲的。

参考文献

[1]刘锐锋.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居业,2018(03):80-81.

[2]侯谕论.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门窗,2017(08):120.

[3]张亮,杨灵峰.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7.

[4]蔡丽诗.民用建筑桩基础及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剖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21.

论文作者:陈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